一种机器人用组合式自动抓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804852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7 22: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机器人用组合式自动抓取装置,其结构包括气缸、安装板和定位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了定位机构在安装板上,通过转动转杆带动蜗杆转动,同时蜗杆带动相啮合的蜗轮转动,并且蜗轮在转动的过程中通过拉杆带动传动板转动,从而实现传动板拉动T型卡板移动脱离安装板的前端面,然后向后拉动定位板脱离L型板外侧端面,从而将安装板带动吸盘取下,然后将新的吸盘带动安装板和L型板贴合在原先有的安装板上,并且继续转动转杆,使得转杆回转带动T型卡板向左移动,并且带动磁铁片紧贴在原先设有的磁铁片上,完成新的吸盘安装,达到了快速将抓取吸盘进行更换,提高工作效率的有益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机器人用组合式自动抓取装置
本技术涉及自动抓取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机器人用组合式自动抓取装置。
技术介绍
机械手臂是机械人
中得到最广泛实际应用的自动化机械装置,在工业制造、医学治疗、娱乐服务、军事、半导体制造以及太空探索等领域都能见到它的身影,尽管它们的形态各有不同,但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能够接受指令,精确地定位到三维(或二维)空间上的某一点进行作业,在物流自动化生产等领域,常常需要工业机器人完成一些抓取、分拣等工序,机器人末端执行器作为机器人进行物品操作的执行工具,而为了机器人能准确稳定的抓取不同材质、形状的物品,通常是在机器人的输工作端设置不同的抓取吸盘。当抓取吸盘在进行物品的抓取时,虽然在机器人的工作端安装有多个不同种类的吸盘,但由于物品的种类多余吸盘的数量,使得在加工不同种的物品时往往需要安装相对应的几种吸盘,而由于多个吸盘通常以固定连接的方式进行安装,使得拆卸更换吸盘的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机器人用组合式自动抓取装置,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机器人用组合式自动抓取装置,包括气缸(1)和安装板(2),所述气缸(1)紧固于安装板(2)顶端面中部,且气缸(1)底部输出轴穿过安装板(2)顶端面后固定连接于连接板(3)顶端面中部,所述连接板(3)底端面中部安装有吸盘(4),所述吸盘(4)进气端内侧紧固有气管(5),所述气管(5)缠绕于气缸(1)底部的输出轴侧表面;/n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定位机构(6),所述定位机构(6)设置于安装板(2)外侧,所述定位机构(6)由定位板(61)、L型板(62)、外壳(63)、透孔(64)、转杆(65)、凸型定位槽(66)、蜗杆(67)、套筒(68)、蜗轮(69)、传动机构(610)、T型卡板(61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器人用组合式自动抓取装置,包括气缸(1)和安装板(2),所述气缸(1)紧固于安装板(2)顶端面中部,且气缸(1)底部输出轴穿过安装板(2)顶端面后固定连接于连接板(3)顶端面中部,所述连接板(3)底端面中部安装有吸盘(4),所述吸盘(4)进气端内侧紧固有气管(5),所述气管(5)缠绕于气缸(1)底部的输出轴侧表面;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定位机构(6),所述定位机构(6)设置于安装板(2)外侧,所述定位机构(6)由定位板(61)、L型板(62)、外壳(63)、透孔(64)、转杆(65)、凸型定位槽(66)、蜗杆(67)、套筒(68)、蜗轮(69)、传动机构(610)、T型卡板(611)和磁铁块(612)组成,所述定位板(61)通过前端面开设的凸型定位槽(66)紧贴于L型板(62)外侧端面,所述L型板(62)为一体化结构设置于安装板(2)顶端面左右两端,所述外壳(63)紧固于定位板(61)后端面左右两端底部开设的透孔(64)内侧,所述转杆(65)穿过外壳(63)后端面右端后固定连接于蜗轮(69)后端面,所述蜗杆(67)与蜗轮(69)右端面相互啮合,所述套筒(68)固定安装于外壳(63)内侧右端面,且套筒(68)内圈活动嵌套于转杆(65)外侧中部,所述蜗轮(69)底端面中部通过转轴与外壳(63)内侧底端转动连接,且蜗轮(69)通过传动机构(610)带动T型卡板(611)于外壳(63)前端面开设的滑槽内侧左右滑动,所述T型卡板(611)内侧前端面贴合于外壳(63)前端面,所述磁铁块(612)紧固于T型卡板(611)左端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器人用组合式自动抓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610)由拉杆(6101)、传动板(6102)和转口(6103)组成,所述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严楚君
申请(专利权)人:萍乡市允浩企业管理服务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