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罐式炭素煅烧炉炉顶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0151 阅读:2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炭素生产领域的罐式炭素煅烧炉,特别是涉及一种罐式炭素煅烧炉炉顶结构。一种罐式炭素煅烧炉炉顶结构,包括炉顶砌体、上部煅烧罐体、端部挥发份溢出口,在上部煅烧罐体的侧面设有侧部挥发份溢出口,侧部挥发份溢出口与侧部挥发份通道相通,侧部挥发份通道与蟹形挥发份主通道相通,蟹形挥发份主通道通过挥发份分配孔与炉体内的首层火道相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满足罐体内挥发份溢出量的流动需求;保证挥发份被顺利地引入火道;节约了能源,减少了车间的环境污染;提高炉子寿命。保证煅烧质量和产量;附合节能降耗的循环经济原则;简单易行,便于实施。(*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炭素生产领域的罐式炭素煅烧炉,特别是涉及一种罐式 炭素煅烧炉炉顶结构。
技术介绍
罐式炭素煅烧炉是炭素生产中煅烧石油焦的主要设备,它具有能耗低、 煅烧质量好、炉子寿命长、易于操作等特点。在石油焦煅烧的过程中,要产 生大量的高热值挥发份,由于罐式炭素煅烧炉的自身结构特点,可以通过专 门的通道将这些挥发份引入火道燃烧,所产生的热量足以将火道温度提高到1300 1350°C,满足煅烧工艺要求的温度。挥发份利用得当,完全可以实现 无外加燃料煅烧。现有的罐式炭素煅烧炉,为了利用罐体内溢出的挥发份, 一般都是在每 个罐体上部的一端,留设一个挥发份溢出口,再通过设在炉顶的对应独立通 道,将挥发份引入各个火道燃烧。这种各自独立的挥发份通道结构,存在以 下缺点1、每个罐体上部仅设一个挥发份溢出口,不能满足挥发份大量溢出 时流量要求;2、每个罐体对应其挥发份溢出口所设的一条挥发份通道,截面 小、阻力大,不利于将挥发份顺利引入火道;3、不能及时从罐体引出的挥发 份中,有一部分会通过设在炉顶的操作孔溢出炉面或在炉面燃烧,造成热能 浪费并污染车间环境;4、还有一部分挥发份会透过炉顶裂缝溢出并燃烧,加 剧了炉子的破损,降低炉子的使用寿命;5、由于火道温度的差异,各个罐体中的挥发份溢出时间不同,在同一时间溢出的挥发份量也不同,这时独立的 挥发份通道引入火道的挥发份量也不同,导致各个火道的温度差异更大,极 大地影响了煅后焦质量和产量;6、由于挥发份得不到充分利用,加之各火道 温差过大,为了保证煅后焦质量和产量,不得不给炉子供入外加燃料,提高 了煅烧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就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罐式炭素煅烧炉炉顶 结构,目的是解决由于挥发份通道不畅、流通阻力大而引起的挥发份利用率 低、热能浪费并造成环境污染、影响罐式炭素煅烧炉使用寿命、火道温差大、 降低煅烧质量和产量、需要外加燃料、煅烧生产成本高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罐式炭素煅烧炉炉 顶结构,包括炉顶砌体l、上部煅烧罐体2、端部挥发份溢出口3,在上部煅 烧罐体2的侧面设有侧部挥发份溢出口 4,侧部挥发份溢出口 4与侧部挥发份 通道6相通,侧部挥发份通道6与蟹形挥发份主通道7相通,蟹形挥发份主 通道7通过挥发份分配孔8与炉体内的首层火道11相通。 所述的蟹形挥发份主通道7贯通于炉子的前后操作面。 所述的蟹形挥发份主通道7的主截面形状呈矩形或多边形。 所述的端部挥发份溢出口 3与端部挥发份通道5相通。 所述的端部挥发份通道5与蟹形挥发份主通道7相通。 所述的蟹形挥发份主通道7的主截面面积大于所连接的各支通道的截面 面积。所述的端部挥发份通道5和蟹形挥发份主通道7内设有清扫门。所述的清扫门设置在前后炉墙的上部外表面上。所述的首层火道11顶部和上部煅烧罐体2的罐顶设有观察操作孔9、 13。 所述的观察操作孔9上设有火道顶部观察操作孔密封盖12。 所述的观察操作孔13上设有罐体顶部观察操作孔密封盖14。 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 留设于每个罐体上部的三个挥发份溢出口,可以满足罐体内挥发份溢 出量的流动需求。2、 每四个罐体的中间所设置一条贯通罐式炉前后的蟹形通道,极大地降 低了挥发份流通阻力,可保证挥发份被顺利地引入火道。3、 可实现所有挥发份均进入火道燃烧,既节约了能源,又减少了车间的 环境污染。4、 可有效减少挥发份对炉体的损坏,提高炉子寿命。5、 可通过设在每组罐体中间的蟹形主通道,有效调节进入各火道的挥发 份量,保证各火道温度均匀,进而保证煅烧质量和产量。6、 可有效提高煅烧挥发份的利用率,为实现无外加燃料煅烧提供有利条 件,附合节能降耗的循环经济原则。7、 简单易行,便于实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平面示意图。 图2是本技术立面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首层火道及炉顶砌体立面剖视示意图。 图4是本技术上部罐体及炉顶砌体立面剖视示意图。图中,1、炉顶砌体;2、上部煅烧罐体;3、端部挥发份溢出口; 4、侧 部挥发份溢出口; 5、端部挥发份通道;6、侧部挥发份通道;7、蟹形挥发份 主通道;8、挥发份分配孔;9、火道顶部观察操作孔;10、清扫门;11、首 层火道;12、火道顶部观察操作孔密封盖;13、罐体顶部观察操作孔;14、 罐体顶部观察操作孔密封盖。 具本实施方式下面对本技术的实施例结合附图加以详细描述,但本技术的保 护范围不受实施例所限。如图所示, 一种罐式炭素煅烧炉炉顶结构,包括炉顶砌体l、上部煅烧罐 体2、端部挥发份溢出口3,在上部煅烧罐体2的侧面设有侧部挥发份溢出口 4,侧部挥发份溢出口 4与侧部挥发份通道6相通,侧部挥发份通道6与蟹形 挥发份主通道7相通,蟹形挥发份主通道7通过挥发份分配孔8与炉体内的 首层火道11相通;蟹形挥发份主通道7贯通于炉子的前后操作面,蟹形挥发 份主通道7的主截面形状呈矩形或多边形;端部挥发份溢出口 3与端部挥发 份通道5相通,端部挥发份通道5与蟹形挥发份主通道7相通,蟹形挥发份 通道7的主截面面积大于所连接的各支通道截面面积,端部挥发份通道5和 蟹形挥发份主通道7内设有清扫门IO,清扫门10具有将挥发份通道与外界隔 绝的密闭作用;首层火道11顶部的火道顶部观察操作孔9以及上部煅烧罐体 顶部的观察操作孔13直通炉顶面,每个火道顶部观察操作孔9上均设有专门 的密封盖12、每个罐体顶部观察操作孔13上均设有专门的密封盖14。上述的各个孔口、通道均隐蔽砌筑在炉顶的耐火材料砌体内,各清扫门 则设置在前后炉墙的上部外表面上。在每个罐体上部的一侧留设两个侧部挥发份溢出口,并在每组罐体的中间设置一条贯通罐式炉前后的蟹形通道,本 实施例为每组罐体四个罐体,将四个罐体侧部的挥发份溢出口连接起来,同 时也将四条罐体端部的挥发份通道连接起来。权利要求1、一种罐式炭素煅烧炉炉顶结构,它包括炉顶砌体(1)、上部煅烧罐体(2)、端部挥发份溢出口(3),其特征在于在上部煅烧罐体(2)的侧面设有侧部挥发份溢出口(4),侧部挥发份溢出口(4)与侧部挥发份通道(6)相通,侧部挥发份通道(6)与蟹形挥发份主通道(7)相通,蟹形挥发份主通道(7)通过挥发份分配孔(8)与炉体内的首层火道(11)相通。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罐式炭素煅烧炉炉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蟹形挥发份主通道(7)贯通于炉子的前后操作面。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罐式炭素煅烧炉炉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 述的蟹形挥发份主通道(7)的主截面形状呈矩形或多边形。4、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罐式炭素煅烧炉炉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端部挥发份溢出口 (3)与端部挥发份通道(5)相通。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罐式炭素煅烧炉炉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端部挥发份通道(5)与蟹形挥发份主通道(7)相通。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罐式炭素煅烧炉炉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端部挥发份通道(5)和蟹形挥发份主通道(7)内设有清扫门。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罐式炭素煅烧炉炉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清扫门设置在前后炉墙的上部外表面上。8、 根据权利要求l、 5或6所述的罐式炭素煅烧炉炉顶结构,其特征在 于所述的蟹形挥发份主通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罐式炭素煅烧炉炉顶结构,它包括炉顶砌体(1)、上部煅烧罐体(2)、端部挥发份溢出口(3),其特征在于在上部煅烧罐体(2)的侧面设有侧部挥发份溢出口(4),侧部挥发份溢出口(4)与侧部挥发份通道(6)相通,侧部挥发份通道(6)与蟹形挥发份主通道(7)相通,蟹形挥发份主通道(7)通过挥发份分配孔(8)与炉体内的首层火道(11)相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忠心曹广和于国友吕博张晓新孙毅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铝镁设计研究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9[中国|沈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