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题为“具有控制阀的阻尼器”。一种阻尼器包括内管。阻尼器包括可滑动地设置在内管内的活塞。活塞在内管内限定第一工作室和第二工作室。阻尼器还包括围绕内管设置的外管。外管在内管和外管之间限定外室。阻尼器进一步包括安装在外管的外表面上的盖构件。盖构件在外管和盖构件之间限定收集器室。阻尼器包括安装在盖构件上的第一控制阀。阻尼器还包括第二控制阀,该第二控制阀安装在盖构件上并与第一控制阀间隔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控制阀的阻尼器
本公开总体涉及阻尼器。更具体地,本公开涉及具有控制阀的阻尼器。
技术介绍
车辆通常包括与悬架系统结合使用的阻尼器,以吸收驱动车辆时发生的振动。为了吸收振动,阻尼器通常连接在车辆的车身和悬架系统之间。活塞位于阻尼器内,该阻尼器通过杆连接至车辆的车身。此外,阻尼器主体连接至悬架系统。当阻尼器被压缩或伸展时,活塞可以限制阻尼流体在阻尼器主体内限定的工作室内的流动,由于此原因,阻尼器产生抵消振动的阻尼力。通过进一步限制阻尼流体在阻尼器的工作室内的流动,阻尼器可以产生更大的阻尼力。阻尼器通常包括一个或多个阀,该阀在活塞的回弹和压缩运动期间控制流体的流动。当前的阻尼器设计包括阀块,该阀块实现工作室、阀和阻尼器的蓄能器之间的相互液压连接。阻尼器的此类设计可能使阻尼器体积庞大,并增加阻尼器的总成本。给出的描述涵盖了一个或多个上述问题,并且公开了一种用于解决这些问题的阻尼器。
技术实现思路
在本公开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阻尼器。阻尼器包括内管。阻尼器包括可滑动地设置在内管内的活塞。活塞在内管内限定第一工作室和第二工作室。阻尼器还包括围绕内管设置的外管。外管在内管和外管之间限定外室。外室与第一工作室流体连通。阻尼器进一步包括安装在外管的外表面上的盖构件。盖构件在外管和盖构件之间限定收集器室。阻尼器包括安装在盖构件上的第一控制阀。第一控制阀的入口与外室流体连通,并且第一控制阀的出口与收集器室流体连通。阻尼器还包括第二控制阀,该第二控制阀安装在盖构件上并与第一控制阀间隔开。第二控制阀的入口与第二工作室流体连通,并且第二控制阀的出口与收集器室流体连通。在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阻尼器。阻尼器包括内管。阻尼器还包括可滑动地设置在内管内的活塞。活塞在内管内限定第一工作室和第二工作室。阻尼器进一步包括围绕内管设置的外管。外管在内管和外管之间限定外室。外室与第一工作室流体连通。阻尼器包括安装在外管的外表面上的盖构件。盖构件在外管和盖构件之间限定收集器室。阻尼器还包括安装在盖构件上的第一控制阀。第一控制阀的入口与外室流体连通,并且第一控制阀的出口与收集器室流体连通。阻尼器进一步包括第二控制阀,该第二控制阀安装在盖构件上并与第一控制阀间隔开。第二控制阀的入口与第二工作室流体连通,并且第二控制阀的出口与收集器室流体连通。阻尼器进一步包括设置在盖构件内的第一止回阀。第一止回阀可操作为允许流体从收集器室到外室的流动。阻尼器还包括设置在盖构件内的第二止回阀。第二止回阀可操作为允许流体从收集器室到第二工作室的流动。在本公开的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阻尼器。阻尼器包括内管。阻尼器还包括可滑动地设置在内管内的活塞。活塞在内管内限定第一工作室和第二工作室。阻尼器进一步包括围绕内管设置的外管。外管在内管和外管之间限定外室。外室与第一工作室流体连通。阻尼器包括安装在外管的外表面上的盖构件。盖构件在外管和盖构件之间限定收集器室。阻尼器还包括安装在盖构件上的第一控制阀。第一控制阀的入口与外室流体连通,并且第一控制阀的出口与收集器室流体连通。阻尼器进一步包括第二控制阀,该第二控制阀安装在盖构件上并与第一控制阀间隔开。第二控制阀的入口与第二工作室流体连通,并且第二控制阀的出口与收集器室流体连通。阻尼器进一步包括设置在第一控制阀内的第一止回阀。第一止回阀可操作为允许流体从收集器室到外室的流动。阻尼器还包括设置在第二控制阀内的第二止回阀。第二止回阀可操作为允许流体从收集器室到第二工作室的流动。根据以下描述和附图,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和方面将变得显而易见。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公开的方面的并入悬架系统的车辆的图示;图2是根据本公开的方面的与图1的悬架系统相关联的阻尼器的图示;图3是图2所示的阻尼器的液压回路的图示;图4是图2所示的阻尼器的盖构件、第一控制阀和第二控制阀的分解视图;图5是根据本公开的方面的与图2的阻尼器相关联的第一控制阀的图示;图6是根据本公开的方面的与图2的阻尼器相关联的第二控制阀的图示;图7是在回弹行程期间图2所示的阻尼器的图示;图8是在压缩行程期间图2所示的阻尼器的图示;图9是根据本公开的方面的与图1的悬架系统相关联的阻尼器的另一设计的图示;图10是根据本公开的方面的与图1的悬架系统相关联的阻尼器的又一设计的透视图;并且图11是根据本公开的方面的图10所示的阻尼器的图示。具体实施方式在所有附图中,将尽可能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指代相同或相似的零件。如本文所用,术语“基本垂直”是指两个部件以可接受的变化程度(例如小于90度的5%)彼此垂直。该变化可能是由于制造公差引起的。图1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并入悬架系统102的示例性车辆100。车辆100可以包括由内燃发动机驱动的车辆、电动车辆或混合动力车辆。车辆100包括车身104。车辆100的悬架系统102包括后悬架106和前悬架108。后悬架106包括适于操作性地支撑一对后车轮110的横向延伸的后车轴组件(未示出)。后车轴组件通过一对阻尼器112和一对螺旋形盘簧114操作性地连接到车身104。类似地,前悬架108包括操作性地支撑一对前车轮116的横向延伸的前车轴组件(未示出)。前车轴组件通过另一对阻尼器112和一对螺旋形盘簧118操作性地连接到车身104。在另选的实施方案中,车辆100可以包括用于四个拐角中的每个拐角而不是前车轴组件和后车轴组件的独立悬架单元(未示出)。悬架系统102的阻尼器112用于阻尼车辆100的簧下部分(即,前悬架108和后悬架106)和簧上部分(即车身104)的相对运动。尽管将车辆100描绘为乘用车,但是阻尼器112可以与其他类型的车辆100一起使用。此类车辆100的示例包括公共汽车、卡车、越野车辆100等。此外,本文所用的术语“阻尼器112”通常是指阻尼器112,并且将包括减震器、麦克弗森支杆以及半主动悬架和主动悬架。为了自动调整每个阻尼器112,电子控制器120(以下称为“控制器120”)电连接到阻尼器112。控制器120用于控制每个阻尼器112的操作,以便提供由车辆100的车身104的运动产生的适当的阻尼特性。进一步地,控制器120可以独立地控制每个阻尼器112,以便独立地控制每个阻尼器112的阻尼水平。控制器120可以经由有线连接、无线连接或其组合电连接至阻尼器112。控制器120可以独立地调整每个阻尼器112的阻尼水平或特性,以优化车辆100的骑乘性能。如本文所用,术语“阻尼水平”是指由每个阻尼器112产生的阻尼力,以抵消车身104的运动或振动。较高的阻尼水平可以对应于较大的阻尼力。类似地,较低的阻尼水平可以对应于较小的阻尼力。阻尼水平的此类调整在车辆100的制动和转向期间可能是有益的。在实施方案中,控制器120可以处理来自车辆100的一个或多个传感器的输入信号,以便控制每个阻尼器112的阻尼水平。传感器可以感测车辆100的一个或多个参数,诸如但不限于位移、速度、加速度、车辆速度、方向盘角度、制动压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阻尼器,所述阻尼器包括:/n内管;/n活塞,所述活塞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内管内,所述活塞在所述内管内限定第一工作室和第二工作室;/n外管,所述外管围绕所述内管设置,所述外管在所述内管和所述外管之间限定外室,其中所述外室与所述第一工作室流体连通;/n盖构件,所述盖构件安装在所述外管的外表面上,所述盖构件在所述外管和所述盖构件之间限定收集器室;/n第一控制阀,所述第一控制阀安装在所述盖构件上,其中所述第一控制阀的入口与所述外室流体连通,并且所述第一控制阀的出口与所述收集器室流体连通;和/n第二控制阀,所述第二控制阀安装在所述盖构件上并与所述第一控制阀间隔开,其中所述第二控制阀的入口与所述第二工作室流体连通,并且所述第二控制阀的出口与所述收集器室流体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20181228 US 16/235,0341.一种阻尼器,所述阻尼器包括:
内管;
活塞,所述活塞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内管内,所述活塞在所述内管内限定第一工作室和第二工作室;
外管,所述外管围绕所述内管设置,所述外管在所述内管和所述外管之间限定外室,其中所述外室与所述第一工作室流体连通;
盖构件,所述盖构件安装在所述外管的外表面上,所述盖构件在所述外管和所述盖构件之间限定收集器室;
第一控制阀,所述第一控制阀安装在所述盖构件上,其中所述第一控制阀的入口与所述外室流体连通,并且所述第一控制阀的出口与所述收集器室流体连通;和
第二控制阀,所述第二控制阀安装在所述盖构件上并与所述第一控制阀间隔开,其中所述第二控制阀的入口与所述第二工作室流体连通,并且所述第二控制阀的出口与所述收集器室流体连通。
2.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阻尼器,其中所述第一控制阀和所述第二控制阀中的每一者的阀轴线基本垂直于所述内管的纵向轴线。
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阻尼器,所述阻尼器进一步包括限定蓄能器室的蓄能器,其中所述蓄能器室与所述收集器室流体连通。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阻尼器,其中所述蓄能器设置在所述外管内。
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阻尼器,其中蓄能器相对于所述外管设置在外部。
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阻尼器,所述阻尼器进一步包括设置在所述盖构件内的第一止回阀,所述第一止回阀可操作为允许流体从所述收集器室到所述外室的流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S·德费尔姆,
申请(专利权)人:天纳克汽车经营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美国;US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