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阻垢剂搅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794997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7 20: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阻垢剂搅拌装置,包括壳体、搅拌机构、除杂机构、进液口、出液口和通气孔,搅拌机构包括搅拌槽、伺服电机、底座、搅拌杆、固定装置、搅拌扇叶、低液位报警器一、滤网一和槽底阀口一,除杂机构包括除杂槽、气缸、进液管、吸附板、低液位报警器二、滤网二和槽底阀口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区别于传统仅靠阻垢剂溶于水的化学性能的方法,通过装置内的搅拌机构和除杂机构的配合工作,使固体阻垢剂与水充分混合溶解,并排除掉不需要的大部分杂质,供给后面的工序,结构简单精巧,无易损件,实用性强,使用寿命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阻垢剂搅拌装置
本技术涉及净水剂搅拌器领域,具体是指一种新型阻垢剂搅拌装置
技术介绍
阻垢剂是一种可分散水中的难溶性无机盐、阻止或干扰难溶性无机盐在金属表面的沉淀、结垢功能,并维持金属设备有良好的传热效果的药剂,阻垢剂通过去除垢和阻止水垢的形成来提高热交换效率,减少电能、燃料的消耗,还可减少排污,提高水的利用率,符合国家节能减排的新政策。阻垢剂一般采用固体阻垢剂溶于水后生成阻垢剂水溶液来运用到水处理中,目前常用方法是利用人工将袋装固体阻垢剂溶于水,通过阻垢剂缓慢溶于水后收集至桶中使用,这种方法弊端偏多。因此,设计出一种新型阻垢剂搅拌装置势在必行。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目前的阻垢剂搅拌方法单一,仅通过人工方式将固体阻垢剂与水混合,溶解过程缓慢且溶解效率低,增加人员工作负荷,拖慢工作时长。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新型阻垢剂搅拌装置,包括壳体、搅拌机构、除杂机构、进液口、出液口和通气孔,所述的进液口安装在所述的壳体一侧,所述的出液口安装在所述的壳体另一侧,所述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阻垢剂搅拌装置,包括壳体(1)、搅拌机构(2)、除杂机构(3)、进液口(4)、出液口(5)和通气孔(6),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液口(4)安装在所述的壳体(1)一侧,所述的出液口安装在所述的壳体(1)另一侧,所述的搅拌机构(2)设置在所述的壳体(1)内,所述的除杂机构(3)设置在所述的搅拌机构(2)下方,所述的通气孔(6)设置在所述的壳体(1)一端,所述的搅拌机构(2)包括搅拌槽(8)、伺服电机(9)、底座(10)、搅拌杆(11)、固定装置(12)、搅拌扇叶(13)、低液位报警器一(14)、滤网一(15)和槽底阀口一(16),所述的搅拌槽(8)设置在所述的搅拌机构(2)内,所述的底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阻垢剂搅拌装置,包括壳体(1)、搅拌机构(2)、除杂机构(3)、进液口(4)、出液口(5)和通气孔(6),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液口(4)安装在所述的壳体(1)一侧,所述的出液口安装在所述的壳体(1)另一侧,所述的搅拌机构(2)设置在所述的壳体(1)内,所述的除杂机构(3)设置在所述的搅拌机构(2)下方,所述的通气孔(6)设置在所述的壳体(1)一端,所述的搅拌机构(2)包括搅拌槽(8)、伺服电机(9)、底座(10)、搅拌杆(11)、固定装置(12)、搅拌扇叶(13)、低液位报警器一(14)、滤网一(15)和槽底阀口一(16),所述的搅拌槽(8)设置在所述的搅拌机构(2)内,所述的底座(10)安装在所述的搅拌槽(8)上,所述的底座(10)上安装有所述的伺服电机(9),所述的底座(10)下方设有所述的搅拌杆(11),所述的搅拌杆(11)上安装有所述的固定装置(12),所述的固定装置(12)一侧设有所述的搅拌扇叶(13),所述的搅拌槽(8)内壁一侧设有所述的低液位报警器一(14),所述的低液位报警器一(14)下方安装有所述的滤网一(15),所述的槽底阀口一(16)安装在所述的滤网一(15)下方,所述的除杂机构(3)包括除杂槽(17)、气缸(18)、进液管(19)、吸附板(20)、低液位报警器二(21)、滤网二(22)和槽底阀口二(23),所述的除杂槽(17)设置在所述的除杂机构(3)内,所述的除杂槽(17)上安装有所述的气缸(18),所述的进液管(19)安装在所述的除杂槽(17)一侧,所述的进液管(19)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学森
申请(专利权)人:辽宁东益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