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阻垢剂搅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794997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7 20: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阻垢剂搅拌装置,包括壳体、搅拌机构、除杂机构、进液口、出液口和通气孔,搅拌机构包括搅拌槽、伺服电机、底座、搅拌杆、固定装置、搅拌扇叶、低液位报警器一、滤网一和槽底阀口一,除杂机构包括除杂槽、气缸、进液管、吸附板、低液位报警器二、滤网二和槽底阀口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区别于传统仅靠阻垢剂溶于水的化学性能的方法,通过装置内的搅拌机构和除杂机构的配合工作,使固体阻垢剂与水充分混合溶解,并排除掉不需要的大部分杂质,供给后面的工序,结构简单精巧,无易损件,实用性强,使用寿命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阻垢剂搅拌装置
本技术涉及净水剂搅拌器领域,具体是指一种新型阻垢剂搅拌装置
技术介绍
阻垢剂是一种可分散水中的难溶性无机盐、阻止或干扰难溶性无机盐在金属表面的沉淀、结垢功能,并维持金属设备有良好的传热效果的药剂,阻垢剂通过去除垢和阻止水垢的形成来提高热交换效率,减少电能、燃料的消耗,还可减少排污,提高水的利用率,符合国家节能减排的新政策。阻垢剂一般采用固体阻垢剂溶于水后生成阻垢剂水溶液来运用到水处理中,目前常用方法是利用人工将袋装固体阻垢剂溶于水,通过阻垢剂缓慢溶于水后收集至桶中使用,这种方法弊端偏多。因此,设计出一种新型阻垢剂搅拌装置势在必行。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目前的阻垢剂搅拌方法单一,仅通过人工方式将固体阻垢剂与水混合,溶解过程缓慢且溶解效率低,增加人员工作负荷,拖慢工作时长。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新型阻垢剂搅拌装置,包括壳体、搅拌机构、除杂机构、进液口、出液口和通气孔,所述的进液口安装在所述的壳体一侧,所述的出液口安装在所述的壳体另一侧,所述的搅拌机构设置在所述的壳体内,所述的除杂机构设置在所述的搅拌机构下方,所述的通气孔设置在所述的壳体一端,所述的搅拌机构包括搅拌槽、伺服电机、底座、搅拌杆、固定装置、搅拌扇叶、低液位报警器一、滤网一和槽底阀口一,所述的搅拌槽设置在所述的搅拌机构内,所述的底座安装在所述的搅拌槽上,所述的底座上安装有所述的伺服电机,所述的底座下方设有所述的搅拌杆,所述的搅拌杆上安装有所述的固定装置,所述的固定装置一侧设有所述的搅拌扇叶,所述的搅拌槽内壁一侧设有所述的低液位报警器一,所述的低液位报警器一下方安装有所述的滤网一,所述的槽底阀口一安装在所述的滤网一下方,所述的除杂机构包括除杂槽、气缸、进液管、吸附板、低液位报警器二、滤网二和槽底阀口二,所述的除杂槽设置在所述的除杂机构内,所述的除杂槽上安装有所述的气缸,所述的进液管安装在所述的除杂槽一侧,所述的进液管下方设有所述的低液位报警器二,所述的气缸下安装有所述的吸附板,所述的吸附板下方设有所述的滤网二,所述的槽底阀口二安装在所述的滤网二下方。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区别于传统仅靠阻垢剂溶于水的化学性能的方法,通过装置内的搅拌机构和除杂机构的配合工作,使固体阻垢剂与水充分混合溶解,并排除掉不需要的大部分杂质,供给后面的工序,结构简单精巧,无易损件,实用性强,使用寿命长。作为改进,所述的通气孔设置在所述的壳体上,且内部设有滤网。作为改进,所述的搅拌槽和所述的除杂槽采用半透明抗氧化PE材料制成。作为改进,所述的进液口、搅拌机构、除杂机构和出液口间均通过管道相连。作为改进,所述的底座内设有连杆、齿轮和控制模块,控制模块主体为单片机。作为改进,所述的搅拌扇叶包括三块扇叶板,三块扇叶板采用同轴设计,根据电机分配速率不同,三块扇叶板绕轴旋转的速率和方向不同。作为改进,所述的搅拌扇叶上设有可啮合的齿结构。作为改进,所述的滤网一和所述的滤网二孔眼大小不同,所述的滤网一孔眼较所述的滤网二大。附图说明图1是一种新型阻垢剂搅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一种新型阻垢剂搅拌装置搅拌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一种新型阻垢剂搅拌装置除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1、壳体,2、搅拌机构,3、除杂机构,4、进液口,5、出液口,6、通气孔,7、管道,8、搅拌槽,9、伺服电机,10、底座,11、搅拌杆,12、固定装置,13、搅拌扇叶,14、低液位报警器一,15、滤网一,16、槽底阀口一,17、除杂槽,18、气缸,19、进液管,20、吸附板,21、低液位报警器二,22、滤网二,23、槽底阀口二。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技术在具体实施时,一种新型阻垢剂搅拌装置,包括壳体1、搅拌机构2、除杂机构3、进液口4、出液口5和通气孔6,所述的进液口4安装在所述的壳体1一侧,所述的出液口安装在所述的壳体1另一侧,所述的搅拌机构2设置在所述的壳体1内,所述的除杂机构3设置在所述的搅拌机构2下方,所述的通气孔6设置在所述的壳体1一端,所述的搅拌机构2包括搅拌槽8、伺服电机9、底座10、搅拌杆11、固定装置12、搅拌扇叶13、低液位报警器一14、滤网一15和槽底阀口一16,所述的搅拌槽8设置在所述的搅拌机构2内,所述的底座10安装在所述的搅拌槽8上,所述的底座10上安装有所述的伺服电机9,所述的底座10下方设有所述的搅拌杆11,所述的搅拌杆11上安装有所述的固定装置12,所述的固定装置12一侧设有所述的搅拌扇叶13,所述的搅拌槽8内壁一侧设有所述的低液位报警器一14,所述的低液位报警器一14下方安装有所述的滤网一15,所述的槽底阀口一16安装在所述的滤网一15下方,所述的除杂机构3包括除杂槽17、气缸18、进液管19、吸附板20、低液位报警器二21、滤网二22和槽底阀口二23,所述的除杂槽17设置在所述的除杂机构3内,所述的除杂槽17上安装有所述的气缸18,所述的进液管19安装在所述的除杂槽17一侧,所述的进液管19下方设有所述的低液位报警器二21,所述的气缸18下安装有所述的吸附板20,所述的吸附板20下方设有所述的滤网二22,所述的槽底阀口二23安装在所述的滤网二22下方,所述的通气孔6设置在所述的壳体1上,且内部设有滤网,所述的搅拌槽8和所述的除杂槽17采用半透明抗氧化PE材料制成,所述的进液口4、搅拌机构2、除杂机构3和出液口5间均通过管道7相连,所述的底座10内设有连杆、齿轮和控制模块,控制模块主体为单片机,所述的搅拌扇叶13包括三块扇叶板,三块扇叶板采用同轴设计,根据电机分配速率不同,三块扇叶板绕轴旋转的速率和方向不同,所述的搅拌扇叶13上设有可啮合的齿结构,所述的滤网一15和所述的滤网二22孔眼大小不同,所述的滤网一15孔眼较所述的滤网二22大。本技术的工作原理:药液由进液口通过管道进入搅拌机构,伺服电机工作,三块扇叶板根据设定好的方向和转速绕搅拌杆做同轴旋转,使药液得到充分搅拌,搅拌后的药液透过滤网一沿槽底阀口一流出,通过管道进入除杂机构,从进液管流出的药液进入除杂槽,吸附板跟随气缸在除杂槽内做上下往复运动,通过活性炭吸附的原理对药液中的杂质进行吸附除杂,除杂后的药液透过滤网二沿槽底阀口二流出,通过管道进入出液口供给给后面的工序。通气孔设置在壳体外壁上,保证了装置内工作温度正常,相应的内壁区域安装有过滤网,防止工作中粉尘杂质飞出污染空气,搅拌槽和除杂槽采用半透明抗氧化PE材料制成,半透明的设计可使用户简单直接看到槽内情况。三块扇叶板为同轴设计,根据设定好的程序,三块扇叶板做不同速度、不同方向的绕轴旋转运动,使搅拌槽内的药液得到充分搅拌,且三块扇叶板间设有可啮合的齿结构,在搅拌过程中可充分打碎固体阻垢剂,保证搅拌充分,滤网一和滤网二孔眼大小不同,滤网一用以过滤搅拌后质量体积较大的杂质,滤网二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阻垢剂搅拌装置,包括壳体(1)、搅拌机构(2)、除杂机构(3)、进液口(4)、出液口(5)和通气孔(6),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液口(4)安装在所述的壳体(1)一侧,所述的出液口安装在所述的壳体(1)另一侧,所述的搅拌机构(2)设置在所述的壳体(1)内,所述的除杂机构(3)设置在所述的搅拌机构(2)下方,所述的通气孔(6)设置在所述的壳体(1)一端,所述的搅拌机构(2)包括搅拌槽(8)、伺服电机(9)、底座(10)、搅拌杆(11)、固定装置(12)、搅拌扇叶(13)、低液位报警器一(14)、滤网一(15)和槽底阀口一(16),所述的搅拌槽(8)设置在所述的搅拌机构(2)内,所述的底座(10)安装在所述的搅拌槽(8)上,所述的底座(10)上安装有所述的伺服电机(9),所述的底座(10)下方设有所述的搅拌杆(11),所述的搅拌杆(11)上安装有所述的固定装置(12),所述的固定装置(12)一侧设有所述的搅拌扇叶(13),所述的搅拌槽(8)内壁一侧设有所述的低液位报警器一(14),所述的低液位报警器一(14)下方安装有所述的滤网一(15),所述的槽底阀口一(16)安装在所述的滤网一(15)下方,所述的除杂机构(3)包括除杂槽(17)、气缸(18)、进液管(19)、吸附板(20)、低液位报警器二(21)、滤网二(22)和槽底阀口二(23),所述的除杂槽(17)设置在所述的除杂机构(3)内,所述的除杂槽(17)上安装有所述的气缸(18),所述的进液管(19)安装在所述的除杂槽(17)一侧,所述的进液管(19)下方设有所述的低液位报警器二(21),所述的气缸(18)下安装有所述的吸附板(20),所述的吸附板(20)下方设有所述的滤网二(22),所述的槽底阀口二(23)安装在所述的滤网二(22)下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阻垢剂搅拌装置,包括壳体(1)、搅拌机构(2)、除杂机构(3)、进液口(4)、出液口(5)和通气孔(6),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液口(4)安装在所述的壳体(1)一侧,所述的出液口安装在所述的壳体(1)另一侧,所述的搅拌机构(2)设置在所述的壳体(1)内,所述的除杂机构(3)设置在所述的搅拌机构(2)下方,所述的通气孔(6)设置在所述的壳体(1)一端,所述的搅拌机构(2)包括搅拌槽(8)、伺服电机(9)、底座(10)、搅拌杆(11)、固定装置(12)、搅拌扇叶(13)、低液位报警器一(14)、滤网一(15)和槽底阀口一(16),所述的搅拌槽(8)设置在所述的搅拌机构(2)内,所述的底座(10)安装在所述的搅拌槽(8)上,所述的底座(10)上安装有所述的伺服电机(9),所述的底座(10)下方设有所述的搅拌杆(11),所述的搅拌杆(11)上安装有所述的固定装置(12),所述的固定装置(12)一侧设有所述的搅拌扇叶(13),所述的搅拌槽(8)内壁一侧设有所述的低液位报警器一(14),所述的低液位报警器一(14)下方安装有所述的滤网一(15),所述的槽底阀口一(16)安装在所述的滤网一(15)下方,所述的除杂机构(3)包括除杂槽(17)、气缸(18)、进液管(19)、吸附板(20)、低液位报警器二(21)、滤网二(22)和槽底阀口二(23),所述的除杂槽(17)设置在所述的除杂机构(3)内,所述的除杂槽(17)上安装有所述的气缸(18),所述的进液管(19)安装在所述的除杂槽(17)一侧,所述的进液管(19)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学森
申请(专利权)人:辽宁东益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