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铸造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8983 阅读:1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再生铸造炉属于一种铸造用炉。目前我国生产机械铸件多用冲天炉,其不足是原料要求高,机械加工铁屑无法直接利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这一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由炉体、风加热体、烟囱三大部分组成,风加热体设置在炉体正上方,烟囱安装在风加热体的顶端。由于风加热体在炉体正上方,炉料燃烧产生的火焰和热量可对风进行直接加热,因此进入炉膛的热风温度高可达500℃-550℃,使铁屑和配料充分混合反应,达到浇铸标准,且铁水出炉温度高,流动性能好。(*该技术在200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一种铸造用炉。目前,我国生产机械铸件多用冲天炉。冲天炉使用原料为新生铁,加料一般在五层以上,由冲天炉浇铸的产品焦比高,燃料省。但冲天炉也有它的缺点,即原料必须采用国家牌号铁——新生铁,成本高,效益低。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高速发展的时期,源材料紧张,这种小型铸造业与国家重点工程、项目争抢原料的状况急待解决;另一方面,机械加工业的发展带来越来越多的铁屑,铁屑不能直接使用,必须重新冶炼成新生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铁屑和新生铁的往复运输使本来拥挤的交通问题更显突出,同时大大提高了再加工的成本。鉴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铁屑为原料,直接浇铸机械铸件的再生铸造炉。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再生铸造炉由炉体、风加热体、烟囱三大部分组成,风加热体设置在炉体的正上方,烟囱安装在风加热体顶端,风加热体由热风卷和设在热风卷上方的热风炉组成,热风炉内排列若干层U形管,热风卷的出风口与热风炉的进风口相连,热风炉的出风口与炉体进风管进风口相连。热风卷和炉体上各有一个相应的缺口,组合成填料口。炉体呈杯状,由铁板和耐火砖组成,炉体下部开出渣、铁口,带冷却水套和观察孔的风口管安装在略高于出渣、铁口的位置,并与炉体进风管相连,炉膛底部和出渣、铁口铺设炭精。凸块和炉体进风管进风口分设在炉体出渣、铁口的两侧,并通过车台将炉体支撑在铺设于地面的钢轨上,连接热风炉出风口和炉体进风管进风口的热风引管与炉体进风管进风口采用螺纹连接,扳杆端连接在炉体上,支点固定在钢轨上。使用时,从填料口向炉膛内加入两层炉料,点火,炉料在炉体和风加热体组成的空间内燃烧,用鼓风机向热风卷的进风口吹风,风在热风卷中行驶一周,被第一次加热后进入热风炉,在热风炉中,风逐根逐层经过U形管,进行第二次加热,经过两次加热后的高温热风从热风炉进入炉体内助燃,当从出渣、铁口可观察到铁水时,利用板杆使炉体倾斜,铁水可顺利流出。为了方便冷却水套的使用,可在两钢轨之间开一水槽,以便冷却水的循环使用。本技术由于将风加热体置于炉体正上方,炉料燃烧产生的火焰和热量可对风进行直接加热,因此被送进炉膛的两次加热后的热风温度远高于热风冲天炉的热风进炉温度,可达到500℃-550℃,由于热风温度高,很好地起到了助燃助溶的作用,使铁屑和配料充分混合反应,达到浇铸标准,且铁水出炉温度高于冲天炉,流动性好,本技术结构简单,制造方便,成本低。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本技术炉体局剖图。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详细说明。本技术由炉体22、风加热体、烟囱12三大部分组成。炉体22呈杯状,由铁板18和耐火砖19组成,炉体22下部开出渣、铁口5,出渣、铁口5下方设出铁水槽6,炉膛底部和出渣、铁口5处铺设炭精26和炭精23。炉体进风管24的位置略高于出渣、铁口5,并紧贴炉壁绕四分之一周,炉体进风管24的进风口4与凸块20分设在炉体22出渣、铁口5的两侧,炉体进风管24的出风口与带冷却水套和观察孔的风口管25连接,风口管25贯穿炉壁。在地面上铺设两道钢轨1,两车台2分别叉着炉体进风管进风口4和凸块20,并将炉体22支撑在钢轨1上。扳杆21一头连在出渣铁口5上方的炉体22上,支点固定在钢轨1上。风加热体由热风卷16和热风炉14组成,热风卷16为一由钢板制成的中空的带有进风口7和出风口8的圆环,进风口7和出风口8之间有隔板。热风卷16和炉体22上各有一个相应的缺口,组合成再生铸造炉填料口。热风卷16被立在地面的四根柱子17架在炉体22正上方,热风炉14由耐火砖13直接砌在热风卷16上,八层U形管15的弯头均砌在耐火砖13中,烟囱12由耐火砖13砌在热风炉14的顶端。热风卷16的出风口8与U形管15的进风口10由弯头9连接,U形管15的出风口11与炉体进风管进风口4由热风引管3连接。热风引管3与炉体进风管进风口4采用螺纹连接。权利要求1.再生铸造炉由炉体(22)、风加热体、烟囱(12)三大部分组成,其特征在于风加热体设置在炉体(22)的正上方,烟囱(12)安装在风加热体顶端,风加热体由热风卷(16)和设置在热风卷(16)上方的热风炉(14)组成,热风炉(14)内排列若干层U形管(15),热风卷(16)的出风口(8)与热风炉(14)的进风口(10)相连,热风炉(14)的出风口(11)与炉体进风管进风口(4)相连。2.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再生铸造炉,其特征在于热风卷(16)和炉体(22)上各有一个相应的缺口,组合成填料口。3.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再生铸造炉,其特征在于炉体(22)呈杯状,由铁板(18)和耐火砖(19)组成,炉体(22)下部开出渣、铁口(5),带冷却水套和观察孔的风口管(25)安装在略高于出渣、铁口(5)的位置,并与炉体进风管(24)相连,炉膛底部和出渣、铁口(5)处铺设炭精(26)和(23)。4.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再生铸造炉,其特征在于凸块(20)和炉体进风管进风口(4)分设在炉体(22)出渣、铁口(5)的两侧,并通过车台(2)将炉体(22)支撑在铺设于地面的钢轨(1)上,连接热风炉出风口(11)和炉体进风管进风口(4)的热风引管(3)与炉体进风管进风口(4)采用螺纹连接,板杆(21)一端连接在炉体(22)上,支点固定在钢轨(1)上。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的再生铸造炉属于一种铸造用炉。目前我国生产机械铸件多用冲天炉,其不足是原料要求高,机械加工铁屑无法直接利用,本技术解决了这一问题。本技术由炉体、风加热体、烟囱三大部分组成,风加热体设置在炉体正上方,烟囱安装在风加热体的顶端。由于风加热体在炉体正上方,炉料燃烧产生的火焰和热量可对风进行直接加热,因此进入炉膛的热风温度高可达500℃—550℃,使铁屑和配料充分混合反应,达到浇铸标准,且铁水出炉温度高,流动性能好。文档编号F27B1/00GK2167338SQ93237510公开日1994年6月1日 申请日期1993年8月26日 优先权日1993年8月26日专利技术者黄南, 朱林松, 沈加范 申请人:大丰县大洋铸造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再生铸造炉由炉体(22)、风加热体、烟囱(12)三大部分组成,其特征在于:风加热体设置在炉体(22)的正上方,烟囱(12)安装在风加热体顶端,风加热体由热风卷(16)和设置在热风卷(16)上方的热风炉(14)组成,热风炉(14)内排列若干层U形管(15),热风卷(16)的出风口(8)与热风炉(14)的进风口(10)相连,热风炉(14)的出风口(11)与炉体进风管进风口(4)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南朱林松沈加范
申请(专利权)人:大丰县大洋铸造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