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解炉出口的旋流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8716 阅读:2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分解炉出口的旋流器,其包括出口管道以及与分解炉出口相接的进口管道,进口管道切向连接在出口管道上。它解决了物料的停留时间较短,物料不能得到充分的预热分解以及煤粉的不能燃烬的问题。(*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分解炉出口的旋流器 技术领城本技术涉及一种分解炉出口与C5旋风筒进口之间的旋流器,具体 说,是一种水泥工业生产设备中旋风预热器带分解炉设备中分解炉出口的旋 流器部件。
技术介绍
现有分解炉出口与C5旋风筒进口之间采用的是鹅颈管连接的结构型式, 造成物料的停留时间不足,使得分解炉温度和C5旋风筒的温度较高,易造成 分解炉和C5旋风筒内出现结皮现象,造成停产,严重影响了工厂的安全生产 和经济效益。无烟煤的特点是燃点较高,不易燃烧,燃烬时间长,所以采用现在这种 鹅颈管的结构很难适应以无烟煤为燃料的工况。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物料的停留、时间较短,物料不能 得到充分的预热分解以及煤粉的不能燃烬的问题。本技术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降低分解炉的炉体高度,从而降 低窑尾塔架的高度,达到降低投资成本的目的。该分解炉出口的旋流器,包括出口管道以及与分解炉出口相接的进口管 道,进口管道切向连接在出口管道上。该旋流器,就是在分解炉出口和C5旋风筒进口二者之间增设的一个"涡 壳"结构。在分解炉出口增设了旋流器结构,使气体产生旋转流场,延长物 料的停留时间,使物料和被分解炉气体带入管道的部分煤粉能尽快燃烬。本技术实现了旋流器在预热设备中的重要作用,使燃料得到充分的燃烬,避免了燃料在C5旋风筒燃烧的后燃现象,避免了系统温度的倒挂和 C5旋风筒因燃料后燃而引起的结皮现象,大大降低了设备的维护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图2中的A-A剖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中旋流器,包括进口管道l以及出口管道2,进口管道l切向连接在 出口管道2上。旋流器内部有托砖板、外部有加强筋和检修门等。使用时, 旋流器进口管道1和分解炉出口连接,旋流器的出口管道2与C5旋风筒的进 口连接。旋流器在水泥生产中,主要是对物料的预热和分解。旋流器进口管道采 用的五边形的结构型式,与分解炉出口连接;出口管道成圆柱形,与C5旋风 筒进口连接。物料在分解炉内被上升烟气带到旋流器内,产生旋转气流,延 长气体停留时间,在旋流器中进一步的预热、分解,然后物料进入C5旋风筒 后被收集入窑进行煅烧。此旋流器使气体产生旋转流场,有效的延长了气体的停留时间,使物料 和气体充分混合、均匀分布,更好的完成物料的预热、分解,避免了系统温 度的倒挂和C5旋风筒因燃料后燃而引起的结皮现象,有效的减少了结皮现象 的产生,降低了分解炉的高度,从而达到了降低投资成本的目的。权利要求1.分解炉出口的旋流器,包括出口管道以及与分解炉出口相接的进口管道,其特征是进口管道切向连接在出口管道上。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流器,其特征是进口管道成五边形,出 口管道成圆柱形。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分解炉出口的旋流器,其包括出口管道以及与分解炉出口相接的进口管道,进口管道切向连接在出口管道上。它解决了物料的停留时间较短,物料不能得到充分的预热分解以及煤粉的不能燃烬的问题。文档编号F27B1/00GK201138128SQ20072004201公开日2008年10月22日 申请日期2007年11月30日 优先权日2007年11月30日专利技术者周建铭, 杨世宏, 王玉荣, 赵玉会 申请人:南京西普机电工程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分解炉出口的旋流器,包括出口管道以及与分解炉出口相接的进口管道,其特征是:进口管道切向连接在出口管道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世宏周建铭王玉荣赵玉会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西普机电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4[中国|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