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应用于多相分离的水力旋流器。
技术介绍
液-液旋流分离器是利用混合液中互不相溶介质的密度差,通过离心力的作用在其内部进行分离的设备。从20世纪60年代末开始,英国南安普顿大学MartinThew等人,开始液-液水力旋流器的研究工作,经过将近十年的研究,设计出双锥双入口的F型水力旋流器,1984年第一台液-液分离旋流器于在海洋平台上试验成功。与传统的液-液分离设备相比较,液-液旋流分离器具有结构紧凑、体积小、重量轻,分离效率较高等优点,目前已经在石油工业、船舶工业、水处理工业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经过较长时间的应用后发现,这种现有的液-液旋流分离器由于液-液分离难度相对较大,单纯依靠静态结构仍得不到理想的分离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
技术介绍
中所提到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壁面旋转双锥内螺旋水力旋流器,该种水力旋流器在工作工程中,双锥内螺旋水力旋流器绕其自身轴线旋转,同时具有静态水力旋流器和旋转管流的流动特点,管壁的旋转可以增加内部流体的切向速度,有利于分离,从而得到更好的分离效果。本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壁面旋转双锥内螺旋水力旋流器,包括电机(1),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力旋流器还包括联轴器(2)、第一传动轴组件(3)、出口组件(4)、入口组件(5)、静止外筒(6)、底流腔(7)、支撑座(8)、空心驱动轴(9)、电机底座(10)、深沟球轴承(11)、第二传动轴组件(12)、第二入口盘组件(13)、第一同步转筒组件(14)、第二同步转筒组件(15)、轴承挡环(16)、静环支撑(17)、第一插接件(18)、第一入口盘组件(19)、溢流嘴(20)、阶梯挡环(21)、旋流器单体(22)、阶梯螺旋流道结构(23)、第二插接件(24)、轴端压盖(25)、轴端静止外筒组件(26)、轴承压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壁面旋转双锥内螺旋水力旋流器,包括电机(1),其特征在于:
所述水力旋流器还包括联轴器(2)、第一传动轴组件(3)、出口组件(4)、入口组件(5)、静止外筒(6)、底流腔(7)、支撑座(8)、空心驱动轴(9)、电机底座(10)、深沟球轴承(11)、第二传动轴组件(12)、第二入口盘组件(13)、第一同步转筒组件(14)、第二同步转筒组件(15)、轴承挡环(16)、静环支撑(17)、第一插接件(18)、第一入口盘组件(19)、溢流嘴(20)、阶梯挡环(21)、旋流器单体(22)、阶梯螺旋流道结构(23)、第二插接件(24)、轴端压盖(25)、轴端静止外筒组件(26)、轴承压盖(27)、支撑组件(28)、连接螺栓(29)、密封压盖(30)、支撑垫板(31)、静环(34)、动环(35)以及销(36)组成;
其中,所述电机(1)通过螺钉固定在电机底座(10)上,电机(1)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2)与第一传动轴组件(3)相连,并带动第一传动轴组件(3)实现旋转运动;所述第一传动轴组件(3)与第二传动轴组件(12)焊接,可实现同轴转动;第二传动轴组件(12)上有轴肩(32),轴肩(32)左端装有深沟球轴承(11),深沟球轴承(11)右侧安装轴承挡环(16),轴承挡环(16)左端面与轴肩(32)左端面重合,实现轴承的固定;轴承挡环的右侧安装静环支撑(17),其内有毛毡圈(33);静环支撑(17)与静环(34)配合,对其起支撑作用,二者均保持静止;静环(34)右端面与动环(35)配合,并保证其与第二传动轴组件(12)有间隙,实现动静分开,动环(35)与第二传动轴组件(12)实现同轴转动;
第二传动轴组件(12)的右端通过螺纹配合与第一插接件(18)连接,内部通过密封圈密封,所述第一插接件(18)内孔通过螺纹配合与溢流嘴(20)连接;第一插接件(18)的外螺纹与第一入口盘组件(19)配合;第二入口盘组件(13)与第一入口盘组件(19)焊接在一起,并且第二入口盘组件(13)的外圆面上有两个通透的圆孔;
第二入口盘组件(13)外圆面上的两个孔分别与旋流器单体(22)的左端外圆面的两个孔用销(36)连接,使二者固定,保持同步转动,以保证所述旋流器单体完成旋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艳,王尊策,李森,温后珍,张井龙,闫月娟,
申请(专利权)人:东北石油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