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转筒支承定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78840 阅读:1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回转筒支承定位装置,包括一托轮,支承托轮并且托轮可绕之转动的轮轴,托轮在轮轴的轴向位置固定,其特征在于:在托轮的一端有一直径大于托轮直径的凸缘。(*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矿物烧结、冷却、烘干生产中的回转筒类设备的支承定位装置,例如水泥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回转窑、筒式冷却机、回转式烘干机等的支承定位装置。
技术介绍
回转筒类设备的支承定位装置一般有两部分组成,一部分为纯支承装置,起支承回转筒体的作用;另一部分为挡轮装置,控制回转筒体的上移或下滑,起定位作用。如图1、2所示,两个托轮1、2的外表面与固定在回转筒体3上的轮带4的外表面接触,以支承回转筒体3。当回转筒3转动,托轮1、2也绕各自的中心轴线转动。两个挡轮5、6设置在轮带4的两侧,与轮带的侧面接触,两个挡轮限制了回转筒体3沿轴向的位移。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回转筒支承定位装置结构复杂,零部件多的问题。本技术所述回转筒支承定位装置,包括一托轮,支承托轮并且托轮可饶之转动的轮轴,托轮在轮轴的轴向位置固定,在托轮的一端有一直径大于托轮直径的凸缘。在使用时,由于回轮筒体轴线是倾斜的,该凸缘应当与轮带的在回转筒轴线位置较低的一侧的侧面接触。这样可防止回转筒体沿轴向下滑。一般来说,回转筒体由于重力的原因,不会沿轴向上移,但为了安全起鉴,作为对本技术的改进,在托轮的另一端还有一直径大于托轮直径的凸缘。这样托轮上的两端的凸缘与回转筒体上的轮带侧面接触,防止回转筒体沿轴向的位移。对于上面所述的任一种支承定位装置,它还包括两个轴支座,轮轴的两端轴颈分别支承在轴支座中。对于上面所述的任一种支承定位装置,在托轮与轮轴之间通过轴承配合。本技术的托轮上的两端的凸缘与回转筒体上的轮带侧面接触,可替代原挡轮装置,而托轮的外表面部分与轮带外表面接触起支承作用。因此本技术将原挡轮装置,支承装置合成一复合支承装置,减少零部件数量,使结构简单,布置方便,重量减轻,降低了设备造价。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在使用状态时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3,4中,托轮7两端有凸缘8两个。凸缘8凸出托轮7外表面9一定的高度,其与固定在回转筒体3上的的轮带4的侧面相接触,用于承受回转筒体的下滑力和上移力。托轮7的外表面9与轮带4的外表面相接触,承受回转筒体的垂直载荷,起支承作用。托轮7内圈与轴承10外圈接触,成紧配合。轴承10内圈与轴11接触,成紧配合。两个端盖12与托轮端面13联结在一起。端盖12、轴11、托轮7组成一密封腔,腔内充填润滑脂,对轴承10进行润滑。轴11的两端轴颈14分别装入轴支座15中,轴支座固定在某一位置。回转筒体3的载荷通过托轮7传递给轴承10,再由轴承10传递给轴11、轴11将载荷传递给轴支座15。权利要求1.回转筒支承定位装置,包括一托轮,支承托轮并且托轮可绕之转动的轮轴,托轮在轮轴的轴向位置固定,其特征在于在托轮的一端有一直径大于托轮直径的凸缘。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转筒支承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托轮的另一端还有一直径大于托轮直径的凸缘。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回转筒支承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两个轴支座,轮轴的两端轴颈分别支承在轴支座中。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回转筒支承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托轮与轮轴之间通过轴承配合。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回转窑、筒式冷却机、回转式烘干机等回转筒类设备的支承定位装置,解决的是现有回转筒支承定位装置结构复杂,零部件多的问题。它包括一托轮,支承托轮并且托轮可绕之转动的轮轴,托轮在轮轴的轴向位置固定,在托轮的一端有一直径大于托轮直径的凸缘。作为改进,在托轮的另一端还有一直径大于托轮直径的凸缘。本技术的托轮上的两端的凸缘与回转筒体上的轮带侧面接触,而托轮的外表面部分与轮带外表面接触。本技术将原挡轮装置,支承装置合成一复合支承装置,减少零部件数量,使结构简单,布置方便,重量减轻,降低了设备造价。文档编号F27B7/22GK2755532SQ20042010950公开日2006年2月1日 申请日期2004年11月26日 优先权日2004年11月26日专利技术者周建铭, 杨世宏, 王玉荣, 刘柏 申请人:南京西普机电工程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建铭杨世宏王玉荣刘柏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西普机电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