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锻件的锻压方法,具体涉及一种核电堆内构件堆芯支 承板锻件的锻压方法。
技术介绍
近年来,电力紧缺己成为制约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的瓶颈,作为节约能源和调整能源结构的重要举措,核电已纳入了国家电力发展规划。我国核电事业的发展已有三十余年的历史, 一直以较小规模核电装备研究与试制为主,没有形成成熟的制造技术和生产装备能力。因此,我国的核电发展正朝向大功率方向发展。目前,百万千瓦级核电建设项目所使用的大型铸锻件(如堆内构件、压力壳、蒸发器等)采用Z3CN18-10NS、 SA508-III等材料。其中堆内构件是 大功率核电站的关键部件,随着核电站功率的日益增大,堆内构件用的不 锈钢锻件也越来越大,而大型不锈钢锻件用一般的锻压方法处理,在性能 上无法满足核电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核电堆内构件堆芯支承板锻件的 锻压方法,用本方法锻压后的锻件,锻件材料致密,成分均匀,性能稳定。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核电堆内构件堆芯支承板锻件的锻压方 法的技术解决方案为使用12000吨水压机,对材料为Z3CN18-IONS, 1530 1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核电堆内构件堆芯支承板锻件的锻压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12000吨水压机,对材料为Z3CN18-10NS,直径为1530~1730mm,高度2500~3310mm的电渣锭进行锻压,锻压过程分为以下步骤: 第一步,镦粗;将电渣锭加热至1200℃,镦粗,将2500~3310mm的高度变为1250~1530mm,使锻造比控制在1.8~2.2;镦粗过程中如锻件温度降至900℃以下,将锻件重新加热,使锻件的温度始终保持在900~1200℃的范围内; 第二步,拔长;运用WHF宽砧强压法,将锻件加热至1200℃,拔长,将1250~1530mm的长度变为2250~3400mm,使锻造比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核电堆内构件堆芯支承板锻件的锻压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12000吨水压机,对材料为Z3CN18-10NS,直径为1530~1730mm,高度2500~3310mm的电渣锭进行锻压,锻压过程分为以下步骤第一步,镦粗;将电渣锭加热至1200℃,镦粗,将2500~3310mm的高度变为1250~1530mm,使锻造比控制在1.8~2.2;镦粗过程中如锻件温度降至900℃以下,将锻件重新加热,使锻件的温度始终保持在900~1200℃的范围内;第二步,拔长;运用WHF宽砧强压法,将锻件加热至1200℃,拔长,将1250~1530mm的长度变为2250~3400mm,使锻造比控制在1.8~2.2;拔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灵芳,董屹,陈永波,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重型机器厂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