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动刚度吸能的减震器后上连接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64840 阅读:18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4 11: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低动刚度吸能的减震器后上连接件,它是由橡胶衬套部分(1)以及铝支架部分(2)组成;所述橡胶衬套部分(1)包括内骨架(11)、橡胶部分(12)以及外骨架(13);所述铝支架部分(2)由支架本体与支架盖板(23)组成,所述支架本体包括上下无盖的圆筒形主体(21)以及“滑板形”支架(22)。此结构满足动刚度与静刚度匹配需求,既对车身起支撑作用,又能在行驶过程中吸收振动、冲击;同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能实现降低噪音、抗橡胶老化变形的功能,增加减震器后上连接件的使用寿命。

A low stiffness rear shock absorb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低动刚度吸能的减震器后上连接件
本技术涉及汽车零部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低动刚度吸能的减震器后上连接件。
技术介绍
减震器作为整车的支撑,连接着车身及行驶轮胎,是路面激励反馈的途径,对整车的舒适性影响极大。在人们生活水平大幅度提升同时,人们对与整车从原先廉价耐用,逐步升级到对舒适度的追求上。整车上,怠速的主要激励来源是燃油发动机的固有频率激振,而行驶过程当中,路面激励则是整车振动的主要来源,所以控制路面激励传递到车身,在减震器上衰减激励就至关重要。对整车而言,大幅度振动时希望减震器连接刚性大,即静刚度大,以保持支撑作用;而在高速行驶过程中又希望减震器连接足够的软,即动刚度要小,能够吸能、隔绝频率,达到缓冲、降噪的目的。减震器后上安装座,用于连接减震器支柱与车身,起到支撑作用,其主要由支架以及橡胶组成。现有技术中的橡胶特性为高频硬化,即静刚度越大,动刚度越大;从而导致现有技术的减震器后上安装座也具有静刚度越大、动刚度越大的特性。因此,现有技术中急需解决减震器后上安装座动刚度受静刚度固化的问题,以达到高静刚度、低动刚度的目的,从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低动刚度吸能的减震器后上连接件,用于连接减震器支柱与车身,其特征在于:它是由橡胶衬套部分(1)以及铝支架部分(2)组成;所述橡胶衬套部分(1)包括内骨架(11)、橡胶部分(12)以及外骨架(13);所述外骨架(13)为圆筒形,所述内骨架(11)在外骨架(13)中间,其为两端类似椭球型的鼓包、中间为长条形组成的“骨头形状”的圆柱形,所述内骨架(11)与所述外骨架(13)中轴线在一条直线上且其中心有一贯穿孔;所述橡胶部分(12)分布在内骨架(11)与外骨架(13)之间且均匀包覆所述内骨架(11);所述橡胶部分(12)上、下侧均有橡胶块(121);所述橡胶部分(12)左、右侧分别有一“由两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动刚度吸能的减震器后上连接件,用于连接减震器支柱与车身,其特征在于:它是由橡胶衬套部分(1)以及铝支架部分(2)组成;所述橡胶衬套部分(1)包括内骨架(11)、橡胶部分(12)以及外骨架(13);所述外骨架(13)为圆筒形,所述内骨架(11)在外骨架(13)中间,其为两端类似椭球型的鼓包、中间为长条形组成的“骨头形状”的圆柱形,所述内骨架(11)与所述外骨架(13)中轴线在一条直线上且其中心有一贯穿孔;所述橡胶部分(12)分布在内骨架(11)与外骨架(13)之间且均匀包覆所述内骨架(11);所述橡胶部分(12)上、下侧均有橡胶块(121);所述橡胶部分(12)左、右侧分别有一“由两条圆弧与两个半圆形组成的椭圆形”的阻尼孔(122);所述铝支架部分(2)由支架本体与支架盖板(23)组成,所述支架本体包括上下无盖的圆筒形主体(21)以及“滑板形”支架(22);所述圆筒形主体(21)内侧中间位置有一环形凸台(211),所述“滑板形”支架(22)为右高左低的倾斜板,其左右两端各有一安装孔(221)和定位柱(222),所述“滑板形”支架(22)上表面设计成搓衣板形、即“滑板形”支架(22)上表面均匀分布凹槽与棱且凹槽与棱之间交替排列;所述支架盖板(23)为圆盘型结构,绕其中心线均匀分布若干个小孔(231)、所述小孔(231)未贯穿支架盖板,所述支架盖板(23)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颜泽林颜泽强胡慧敏罗明财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恒伟林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