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道路施工用具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道路施工用路障及使用方法,包括球体,所述球体的底部与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球体内壁的底部从左至右依次固定连接有蓄电池、充电器和控制器,所述球体的一侧开设有检修窗,所述球体的一侧与盖门的一侧铰接,所述盖门的另一侧与锁扣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球体的一侧开设有锁孔,且锁孔位于检修窗的前方。该道路施工用路障,通过底座顶部固定连接的球体,能够增强路障的稳定性,达到了提高稳定性的效果,通过支撑柱顶部固定连接的太阳能电池板和太阳能电池板一侧固定连接的光传感器,配合蓄电池、充电器、控制器、警示灯和日光灯,能将太阳能转化成电能储存在蓄电池内,既节能环保又方便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道路施工用路障及使用方法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8年04月26日,申请号为CN201810386833.4的专利技术名称为一种道路施工用路障的分案申请。
本专利技术涉及道路施工用具
,具体为一种道路施工用路障及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道路从词义上讲就是供各种无轨车辆和行人通行的基础设施,按其使用特点分为公路、城市道路、乡村道路、厂矿道路、林业道路、考试道路、竞赛道路、汽车试验道路、车间通道以及学校道路等,古代中国还有驿道,另外还指达到某种目标的途径,事物发展、变化的途径;目前在道路施工过程中需要使用到路障,而大部分现有的路障结构过于简单,功能过于单一,并且稳定性差,容易被风刮倒,影响了路障的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道路施工用路障及使用方法,具备稳定性好的优点,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稳定性好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道路施工用路障及使用方法,包括球体,所述球体的底部与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球体内壁的底部从左至右依次固定连接有蓄电池、充电器和控制器,所述球体的一侧开设有检修窗,所述球体的一侧与盖门的一侧铰接,所述盖门的另一侧与锁扣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球体的一侧开设有锁孔,且锁孔位于检修窗的前方,所述球体的顶部与支撑柱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柱的正面与警示灯的背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柱的一侧与挂环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挂环与第一挂钩挂接,所述第一挂钩的一侧与第一连接链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链的另一端与警示牌框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警示牌框的底部与卡件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卡件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警示牌框内壁的顶部与日光灯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警示牌框的顶部与框盖的底部铰接,所述框盖的顶部与卡扣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警示牌框远离第一连接链的一侧与第二连接链的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链的另一侧与第二挂钩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柱的顶部与球套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球套的内壁与转动球的表面套接,所述转动球的顶部与太阳能电池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太阳能电池板的一侧与光传感器的一侧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底座包括球体底部固定连接的壳体,所述壳体的底部开设有通孔,所述壳体内壁的顶部与第一推杆的顶部铰接,所述第一推杆的底部与第一螺纹套的顶部铰接,所述第一螺纹套的内壁与螺纹杆的表面螺纹连接,所述第一螺纹套的底部与第二推杆的顶部铰接,所述第二推杆的底部与滚轮板的顶部铰接,所述滚轮板的底部与万向轮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滚轮板的顶部与第三推杆的底部铰接,且第三推杆位于第二推杆的右方,所述第三推杆的顶部与第二螺纹套的底部铰接,所述第二螺纹套的顶部与第四推杆的底部铰接,所述第四推杆的顶部与壳体内壁的顶部铰接,所述第二螺纹套的内壁与螺纹杆的表面螺纹连接,所述螺纹杆的一端与六角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六角块的另一端与套筒的内壁套接,所述套筒远离六角块的一侧穿过壳体一侧开设的插孔延伸至外侧并与摇把的一侧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球套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橡胶阻尼圈,所述框盖为透明塑料板。优选的,所述第一螺纹套与第二螺纹套的大小相同,且第一螺纹套与第二螺纹套的螺纹方向相反。优选的,所述太阳能电池板分别与控制器、充电器和蓄电池电连接,所述控制器分别与光传感器、日光灯和警示灯电连接。优选的,所述挂环的数量为四个,且四个挂环对称分布。(三)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道路施工用路障及使用方法,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道路施工用路障及使用方法,通过底座顶部固定连接的球体,能够增强路障的稳定性,达到了提高稳定性的效果,通过支撑柱顶部固定连接的太阳能电池板和太阳能电池板一侧固定连接的光传感器,配合蓄电池、充电器、控制器、警示灯和日光灯,能够将太阳能转化成电能储存在蓄电池内,并且能够在光线较差时自动打开警示灯和日光灯,既节能环保又方便使用。2、该道路施工用路障及使用方法,通过支撑柱一侧固定连接的挂环和第一连接链一端固定连接的警示牌框,配合警示牌框顶部铰接的框盖和第二连接链一端固定连接的第二挂钩,能够将多个路障连接在一起,并且可在警示牌框内设置警示语,提高了警示的效果,通过第一螺纹套顶部铰接的第一推杆和第二螺纹套顶部铰接的第四推杆,配合第二推杆、第三推杆、滚轮板、万向轮、六角块、套筒和摇把,能够使用摇把转动螺纹杆,使得滚轮板和万向轮下移,万向轮与地面接触,达到了方便移动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球体的侧视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结构图1的A处放大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结构壳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中:1球体、2底座、201壳体、202通孔、203第一推杆、204第一螺纹套、205螺纹杆、206第二推杆、207滚轮板、208第三推杆、209第二螺纹套、210第四推杆、211六角块、212套筒、213插孔、214摇把、215万向轮、3蓄电池、4充电器、5控制器、6检修窗、7盖门、8锁扣、9锁孔、10支撑柱、11警示灯、12挂环、13第一连接链、14警示牌框、15卡件、16日光灯、17框盖、18卡扣、19第二连接链、21第二挂钩、22球套、23转动球、24太阳能电池板、25光传感器、26第一挂钩。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一种道路施工用路障及使用方法,包括球体1,球体1由石材制成,球体1的底部与底座2的顶部固定连接,通过底座2顶部固定连接的球体1,能够增强路障的稳定性,达到了提高稳定性的效果,底座2包括球体1底部固定连接的壳体201,壳体201的底部开设有通孔202,壳体201内壁的顶部与第一推杆203的顶部铰接,第一推杆203的底部与第一螺纹套204的顶部铰接,第一螺纹套204的内壁与螺纹杆205的表面螺纹连接,第一螺纹套204的底部与第二推杆206的顶部铰接,第二推杆206的底部与滚轮板207的顶部铰接,滚轮板207的底部与万向轮215的顶部固定连接,滚轮板207的顶部与第三推杆208的底部铰接,且第三推杆208位于第二推杆206的右方,第三推杆208的顶部与第二螺纹套209的底部铰接,第二螺纹套209的顶部与第四推杆210的底部铰接,第四推杆210的顶部与壳体201内壁的顶部铰接,第二螺纹套209的内壁与螺纹杆205的表面螺纹连接,第一螺纹套204与第二螺纹套209的大小相同,且第一螺纹套204与第二螺纹套209的螺纹方向相反,螺纹杆205的一端与六角块211的一侧固定连接,六角块211由多个螺母叠加焊接而成,六角块211的另一端与套筒212的内壁套接,套筒212远离六角块211的一侧穿过壳体201一侧开设的插孔213延伸至外侧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道路施工用路障,包括球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球体(1)的底部与底座(2)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球体(1)内壁的底部从左至右依次固定连接有蓄电池(3)、充电器(4)和控制器(5),所述球体(1)的一侧开设有检修窗(6),所述球体(1)的一侧与盖门(7)的一侧铰接,所述盖门(7)的另一侧与锁扣(8)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球体(1)的一侧开设有锁孔(9),且锁孔(9)位于检修窗(6)的前方,所述球体(1)的顶部与支撑柱(10)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柱(10)的正面与警示灯(11)的背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柱(10)的一侧与挂环(12)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挂环(12)与第一挂钩(26)挂接,所述第一挂钩(26)的一侧与第一连接链(13)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链(13)的另一端与警示牌框(14)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警示牌框(14)的底部与卡件(15)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警示牌框(14)内壁的顶部与日光灯(16)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警示牌框(14)的顶部与框盖(17)的底部铰接,所述框盖(17)的顶部与卡扣(18)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警示牌框(14)远离第一连接链(13)的一侧与第二连接链(19)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链(19)的另一侧与第二挂钩(21)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柱(10)的顶部与球套(22)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球套(22)的内壁与转动球(23)的表面套接,所述转动球(23)的顶部与太阳能电池板(24)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太阳能电池板(24)的一侧与光传感器(25)的一侧固定连接;/n所述底座(2)包括球体(1)底部固定连接的壳体(201),所述壳体(201)的底部开设有通孔(202),所述壳体(201)内壁的顶部与第一推杆(203)的顶部铰接,所述第一推杆(203)的底部与第一螺纹套(204)的顶部铰接,所述第一螺纹套(204)的内壁与螺纹杆(205)的表面螺纹连接,所述第一螺纹套(204)的底部与第二推杆(206)的顶部铰接,所述第二推杆(206)的底部与滚轮板(207)的顶部铰接,所述滚轮板(207)的底部与万向轮(215)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滚轮板(207)的顶部与第三推杆(208)的底部铰接,且第三推杆(208)位于第二推杆(206)的右方,所述第三推杆(208)的顶部与第二螺纹套(209)的底部铰接,所述第二螺纹套(209)的顶部与第四推杆(210)的底部铰接,所述第四推杆(210)的顶部与壳体(201)内壁的顶部铰接,所述第二螺纹套(209)的内壁与螺纹杆(205)的表面螺纹连接,所述螺纹杆(205)的一端与六角块(211)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六角块(211)的另一端与套筒(212)的内壁套接,所述套筒(212)远离六角块(211)的一侧穿过壳体(201)一侧开设的插孔(213)延伸至外侧并与摇把(214)的一侧固定连接;/n所述球套(22)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橡胶阻尼圈,所述框盖(17)为透明塑料板。/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道路施工用路障,包括球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球体(1)的底部与底座(2)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球体(1)内壁的底部从左至右依次固定连接有蓄电池(3)、充电器(4)和控制器(5),所述球体(1)的一侧开设有检修窗(6),所述球体(1)的一侧与盖门(7)的一侧铰接,所述盖门(7)的另一侧与锁扣(8)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球体(1)的一侧开设有锁孔(9),且锁孔(9)位于检修窗(6)的前方,所述球体(1)的顶部与支撑柱(10)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柱(10)的正面与警示灯(11)的背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柱(10)的一侧与挂环(12)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挂环(12)与第一挂钩(26)挂接,所述第一挂钩(26)的一侧与第一连接链(13)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链(13)的另一端与警示牌框(14)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警示牌框(14)的底部与卡件(15)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警示牌框(14)内壁的顶部与日光灯(16)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警示牌框(14)的顶部与框盖(17)的底部铰接,所述框盖(17)的顶部与卡扣(18)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警示牌框(14)远离第一连接链(13)的一侧与第二连接链(19)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链(19)的另一侧与第二挂钩(21)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柱(10)的顶部与球套(22)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球套(22)的内壁与转动球(23)的表面套接,所述转动球(23)的顶部与太阳能电池板(24)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太阳能电池板(24)的一侧与光传感器(25)的一侧固定连接;
所述底座(2)包括球体(1)底部固定连接的壳体(201),所述壳体(201)的底部开设有通孔(202),所述壳体(201)内壁的顶部与第一推杆(203)的顶部铰接,所述第一推杆(203)的底部与第一螺纹套(204)的顶部铰接,所述第一螺纹套(204)的内壁与螺纹杆(205)的表面螺纹连接,所述第一螺纹套(204)的底部与第二推杆(206)的顶部铰接,所述第二推杆(206)的底部与滚轮板(207)的顶部铰接,所述滚轮板(207)的底部与万向轮(215)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滚轮板(207)的顶部与第三推杆(208)的底部铰接,且第三推杆(208)位于第二推杆(206)的右方,所述第三推杆(208)的顶部与第二螺纹套(20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娟娟,
申请(专利权)人:何娟娟,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