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芮萌专利>正文

一种安全限高路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53853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7 02: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安全限高路障,属于道路限高装置领域。该装置包括限高杆和两个基桩,限高杆整体呈C字形结构布置,限高杆的两端分别可转动地设置在两个基桩上,任意一基桩上开设有动力腔,动力腔内设置有驱动装置,驱动装置包括驱动电机、第一带轮和第二带轮,第一带轮和第二带轮之间通过皮带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由于限高杆呈C字形结构,且两端可转动,车辆撞击时,限高杆可以产生转动,从而避免和车辆产生直接冲突,车辆撞击到限高杆时,可以避开车辆的顶端。由于采用的驱动方式是皮带传动,而皮带传动在超过负载时可以产生滑动摩擦,从而避免因为限高杆遭受撞击从而对驱动装置造成损坏。

A kind of safety height limit barri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安全限高路障
本技术涉及道路限高装置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安全限高路障。
技术介绍
在道路交通中,经常需要通过限高装置来限制通行车辆的装载高度。如公路、匝道、涵洞、桥梁等需要限制通行高度来保障道路交通安全。而对于一些出于特殊目的的限高时,有时需要对特定的车辆实现可调节的道路让行。目前现有技术中的限高杆一种是采用单端升降的方式,这种限高杆在对于特定车辆通行时,需要在一端驱动限高杆在竖直平面内转动,如常见的小区入口的限行杆,这种方式通行速度较慢;另外一种方式是对于限高杆实行垂直升降,但是这种方式往往结构较为复杂,制造成本较高。另外,在实际工作中,经常会有车辆无法有效判断自身高度的情况下,撞击到限高杆,而现有技术中的限高杆往往是固定设置,第一中方式中,其单侧固定,车辆撞击到限高杆会产生直接冲击,第二种方式中,其上下可调节高度,但是对于车辆运行方向上也是固定的,其都无法有效避免车辆撞击到限高杆时的缓冲,会造成限高杆断裂、车辆损毁和人员伤亡,从而造成严重的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安全限高路障,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限高杆在车辆撞击时无法有效缓冲的问题。一种安全限高路障,包括限高杆和两个基桩,所述限高杆整体呈C字形结构布置,所述限高杆的两端分别可转动地设置在两个所述基桩上,任意一所述基桩上开设有动力腔,所述动力腔内设置有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驱动电机、第一带轮和第二带轮,所述限高杆的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一带轮上,所述第二带轮驱动连接至所述驱动电机,所述第一带轮和所述第二带轮之间通过皮带连接。更优地,所述限高杆包括横杆、转柄和弹簧,所述横杆的两端设置有收纳杆,所述收纳杆上开设有收纳孔,所述转柄上设置有与所述收纳孔相配合的连接杆,所述弹簧位于所述收纳孔内且两端分别连接在所述收纳杆和所述连接杆上。更优地,所述横杆为空心结构。更优地,所述横杆由超塑性钢材料制成。更优地,还包括远程控制装置,其包括远程数据通讯模块和处理器,所述远程数据通讯模块和所述驱动电机均与所述处理器信号连接。更优地,所述远程数据通讯模块为4G通讯模块。本技术提供一种安全限高路障,由于限高杆呈C字形结构,且两端可转动,车辆撞击时,限高杆可以产生转动,从而避免和车辆产生直接冲突,车辆撞击到限高杆时,限高杆在惯用作用下会产生向上的翻转,从而避开车辆的顶端。由于采用的驱动方式是皮带传动,而皮带传动在超过负载时可以产生滑动摩擦,从而避免因为限高杆遭受撞击从而对驱动装置造成损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安全限高路障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处局部放大图;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安全限高路障的系统原理图。附图标记说明:10、基桩,11、动力腔,20、横杆,201、收纳杆,21、转柄,211、连接杆,22、第一带轮,23、弹簧,30、驱动电机,31、皮带,32、第二带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如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安全限高路障,包括限高杆和两个基桩10,两个基桩10设置在道路两旁,用于安装限高杆,限高杆整体呈C字形结构布置,开口向上,限高杆的两端分别可转动地设置在两个基桩10上,任意一基桩10上开设有动力腔11,动力腔11内设置有驱动装置,驱动装置包括驱动电机30、第一带轮22和第二带轮32,限高杆的一端连接在第一带轮22上,第二带轮32驱动连接至驱动电机30,第一带轮22和第二带轮32之间通过皮带31连接,电机转动时,可以通过皮带31带动第一皮带31轮转动,第一皮带31轮转动时,可以带动限高杆翻转,由于限高杆呈C字形,因此当其转动至水平和转动至开口朝下时,其限高可以得到提升,从而允许特定超高的车辆通过。由于限高杆的两端是可以相对基桩10转动,因此车辆超高撞击时,车头或车身撞击到限高杆,限高杆会在惯用力下产生翻转,起到限制作用的同时,由于翻转后限高的高度提升,因此对车辆也不会产生较大的冲击,从而降低财产损失和人员损伤。由于采用皮带31传动的方式,在没有外力情况下,电机可以驱动第二皮带31轮,通过皮带31带动第一皮带31轮带动限高杆转动,而在意外撞击的情况下,冲击力较大,此时限高杆所受冲击力超过皮带31的极限摩擦力,由静摩擦变为滑动摩擦,从而避免由于限高杆产生冲击而导致驱动电机30的损坏,同时也防止由于电机通电锁止,或电机发生故障无法有效转动时,限高杆无法有效转动而造成的损失。进一步地,限高杆包括横杆20、转柄21和弹簧23,如图2所示,横杆20的两端设置有收纳杆201,收纳杆201上开设有收纳孔,转柄21上设置有与收纳孔相配合的连接杆211,弹簧23位于收纳孔内且两端分别连接在收纳杆201和连接杆211上。当车辆意外撞击限高杆,且限高杆没有有效转动脱离车辆时,横杆20与车辆之间产生拉力,直接撞击依然会造成较大的损坏,因此通过在连接杆211和收纳杆201之间设置弹簧23,此弹簧23可以为高强度弹簧23,在没有外力的情况下,连接杆211可以带动收纳杆201进而带动横杆20转动,而意外发生时,连接杆211在收纳孔内滑动,弹簧23对收纳杆201产生拉力,从而对车辆产生缓冲力,进一步降低冲击力对车辆造成的损坏。进一步地,横杆20为空心结构。空心结构的横杆20可以使得横杆20在遭受撞击时易于变形,其变形时可以吸收大量的冲击力,从而进一步降低对车辆的损害。进一步地,横杆20由超塑性钢材料制成。超塑性钢具有较高的延展性,可以在延展变形中有效吸收冲击动能,对车辆进行有效缓冲。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还包括远程控制装置,其包括远程数据通讯模块和处理器,远程数据通讯模块和驱动电机30均与处理器信号连接。通过远程数据通讯模块可以实现远程通讯,结合现场的监控设备,可以实现远程操控。当需要对特定车辆予以放行时,只需通过远程操控台发送控制信号,远程数据通讯模块接收信号并发送至处理器,处理器控制电机转动带动限高杆转动,从而放行,而后电机翻转,限高杆复位。具体地,远程数据通讯模块为4G通讯模块。以上公开的仅为本技术的几个具体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实施例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安全限高路障,包括限高杆和两个基桩,其特征在于:所述限高杆整体呈C字形结构布置,所述限高杆的两端分别可转动地设置在两个所述基桩上,任意一所述基桩上开设有动力腔,所述动力腔内设置有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驱动电机、第一带轮和第二带轮,所述限高杆的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一带轮上,所述第二带轮驱动连接至所述驱动电机,所述第一带轮和所述第二带轮之间通过皮带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安全限高路障,包括限高杆和两个基桩,其特征在于:所述限高杆整体呈C字形结构布置,所述限高杆的两端分别可转动地设置在两个所述基桩上,任意一所述基桩上开设有动力腔,所述动力腔内设置有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驱动电机、第一带轮和第二带轮,所述限高杆的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一带轮上,所述第二带轮驱动连接至所述驱动电机,所述第一带轮和所述第二带轮之间通过皮带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安全限高路障,其特征在于,所述限高杆包括横杆、转柄和弹簧,所述横杆的两端设置有收纳杆,所述收纳杆上开设有收纳孔,所述转柄上设置有与所述收纳孔相配合的连接杆,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芮萌
申请(专利权)人:刘芮萌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