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爬楼梯轮椅
本技术涉及轮椅
,更具体涉及一种爬楼梯轮椅。
技术介绍
对于老年人、残疾人来说轮椅是日常出行的重要工具,然而传统的轮椅无法实现上下楼梯的功能。由此,研发可攀爬楼梯的轮椅就显得非常必要。申请人经过检索后发现公开号为CN108606880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可爬楼梯的全地形智能轮椅,其通过履带式底盘所包含的两条履带并与升降装置所固定设置的四个车轮实现平地行走,并在需要上下楼梯时收起四个车轮,并依靠履带上下楼梯。然而,该现有技术在平地行走时需要依靠升降装置所固定设置的四个车轮,导致该现有技术中的组件无法得到有效的利用率,结构涉及并不合理。更为重要的是,该现有技术所揭示的用于攀爬楼梯的轮椅仅仅依靠履带及内置于履带中行走轮的技术方案只适合在崎岖不平的路面上行走,由于履带无法完全贴合楼梯的台阶,从而其无法用于攀爬楼梯。有鉴于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中的爬楼梯轮椅予以改进,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公开一种爬楼梯轮椅,用以实现克服现有技术中类似的产品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爬楼梯轮椅,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102),与框架(102)铰接的座椅板(101),框架(102)底部设置底板(20),转向机构,行星轮机构,平地轮机构及驱动系统,所述底板(20)上方设置连接板(50);/n所述行星轮机构包括第一主轴(38),设置于第一主轴(38)上的花键(381),套设在花键(381)的轴向外侧并能够横向移动的滑移齿轮(39),设置于第一主轴(38)两端端部的行星轮组,以及横向驱动滑移齿轮(39)的切换装置;/n所述平地轮机构包括:端部配置蜗轮齿轮(33)的第二主轴(42),设置于第二主轴(42)上的第一齿轮(40),对称设置于第二主轴(42)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爬楼梯轮椅,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102),与框架(102)铰接的座椅板(101),框架(102)底部设置底板(20),转向机构,行星轮机构,平地轮机构及驱动系统,所述底板(20)上方设置连接板(50);
所述行星轮机构包括第一主轴(38),设置于第一主轴(38)上的花键(381),套设在花键(381)的轴向外侧并能够横向移动的滑移齿轮(39),设置于第一主轴(38)两端端部的行星轮组,以及横向驱动滑移齿轮(39)的切换装置;
所述平地轮机构包括:端部配置蜗轮齿轮(33)的第二主轴(42),设置于第二主轴(42)上的第一齿轮(40),对称设置于第二主轴(42)两端的第二齿轮(421),以及被第二齿轮(421)所驱动的两组平地轮(80),所述两组平地轮(80)横向连接第三主轴(81),所述第三主轴(81)铰接第一电机(83),所述第一电机(83)与连接板(50)的底部铰接,所述第一电机(83)为直线电机;所述驱动系统包括第二电机(30),与第二电机(30)连接的联轴器(31)及与联轴器(31)连接的蜗杆(32),所述蜗杆(32)与蜗轮齿轮(33)啮合;
所述第一电机(83)驱动第三主轴(81)向上抬起,并通过所述切换装置驱动滑移齿轮(39)横向移动并与第一齿轮(40)啮合,以驱动行星轮机构攀爬台阶;
所述切换装置包括:第三电机(70),用于横向驱动滑移齿轮(39)并与滑移齿轮(39)呈一体式结构的拨叉(75),具螺旋槽(721)的柱体(72),横向贯穿拨叉(75)的导引杆(74);所述柱体(72)被第三电机(70)轴向驱动,所述拨叉(75)的末端被所述螺旋槽(721)所收容,以通过所述螺旋槽(721)驱动拨叉(75)在导引杆(74)上作横向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爬楼梯轮椅,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星轮组包括:配置于第一主轴(38)两端端部并呈三角形的支撑板(34),以及分别设置于支撑板(34)的角部末端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文霞,俞萍,王国君,庞冲冲,李婵,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太湖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