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微合金化长寿命、高强韧性高铁板簧用钢,其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化学元素组成:C:0.45%‑0.47%,Si:0.20%‑0.30%,Mn:0.95%‑1.10%,Cr:1.00%‑1.20%,V:0.10%~0.20%,Cu≤0.20%,Ni:0.10%~0.20%,Nb:0.02%~0.03%,P≤0.010%,S≤0.003%,Sn≤0.005%,[H]≤0.00015%,[O]≤0.0015%,[N]≤0.0050%,余量为Fe。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该高铁板簧用钢的生产工艺,本发明专利技术成分设计合理、工艺先进,与目前市场上供应的高铁板簧用钢相比具有更高的纯净度、更高的强韧性、更细的晶粒度、更高的疲劳寿命。A类、B类、D类、Ds类夹杂物已稳定控制在≤1.0级,C类夹杂物未检测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微合金化长寿命、高强韧性高铁板簧用钢及其生产工艺
本专利技术属于合金钢
,涉及钢铁行业中的弹簧扁钢,具体涉及一种微合金化长寿命、高强韧性高铁板簧用钢钢种设计及其生产工艺。
技术介绍
近年来,中国高铁横空出世,一鸣惊人。在引进国外技术消化吸收的基础上,根据我国国情、路情进行创新,建立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世界领先的技术标准体系,在短短不到十年的时间里,便在国内纵横东南西北,目前国家正在布局“八纵八横”高铁网。目前我国高铁总里程超过3.5万公里,位居世界第一,我国也是世界上唯一一个高铁成网运行的国家,高铁加快了中国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进程。高铁是我国制造业成就的体现,是我国高端制造业走向世界的名片。但是我国高铁核心部件,轴承、车轴、车轮、减振簧等依然依赖进口,国产化还面临很多困难,我国高铁相关配套部件远远落后于高铁本身的发展速度,尤其是基础材料、高精度加工设备等。高铁动车组是一种客运电力机车,运行速度250km/h~360km/h,对安全性和舒适性要求非常高,国外普遍使用51CrV4制造高铁板簧,相当于我国《弹簧钢》(GB/T1222-2016)标准中51CrMnV弹簧材质,该板簧用于动车转向架电动机悬挂系统,在工作中受40KN的垂向载荷和12mm的横向位移,其质量的好坏严重影响高铁行车安全。现有钢种51CrV4(51CrMnV)由于强韧性限制,制成的板簧重量大,影响了高铁的重量,造成大量的能源消耗;而且由于现有轧制工艺的限制,现有板簧疲劳寿命只能达到500万次,无法替代进口产品。这就需要开发一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全新的长寿命、高强韧性高铁板簧用钢。材料的强韧性主要依靠合金元素及其组织形态,而疲劳寿命涉及到纯净度、脱碳层、组织均匀性等。国家《弹簧钢》(GB/T1222-2016)标准中对51CrMnV弹簧材质进行了以下规定:C:0.47%-0.55%,Si:0.17%-0.37%,Mn:0.70%-1.10%,Cr:0.90%-1.20%,P≤0.025%,S≤0.020%,V:0.10%~0.25%,Ni≤0.35%,Cu≤0.25%,O≤0.0025%。850℃±20℃油淬+450℃±50℃回火热处理后综合机械性能:Rm≥1350MPa,Rel≥1200MPa,A≥6%,Z≥30%;脱碳层≤厚度的1.2%;末端淬透性:J1.5:57HRC~65HRC,J3:56HRC~65HRC,J5:55HRC~64HRC,J7:54HRC~64HRC,J9:53HRC~63HRC,J11:51HRC~63HRC,J13:50HRC~63HRC,J15:48HRC~62HRC,J20:44HRC~62HRC,J25:41HRC~62HRC,J30:37HRC~61HRC,J35:35HRC~60HRC,J40:34HRC~60HRC,J45:33HRC~59HRC,J50:32HRC~58HRC;非金属夹杂物A粗≤1.5级,A细≤2.0级,B粗≤1.5级,B细≤2.0级,C粗≤1.0级,C细≤1.5级,D粗≤1.0级,D细≤1.5级,Ds≤2.0级。目前进口的高铁板簧用钢,经表面加工+热处理+板簧加工,可以达到Rm:1350~1500MPa,Rel:1200~1300MPa,A:6%~10%,Z:30%~40%;脱碳层≤厚度的1.2%;末端淬透性:J1.5:57HRC~65HRC,J3:56HRC~65HRC,J5:55HRC~64HRC,J7:54HRC~64HRC,J9:53HRC~63HRC,J11:51HRC~63HRC,J13:50HRC~63HRC,J15:48HRC~62HRC,J20:44HRC~62HRC,J25:41HRC~62HRC,J30:37HRC~61HRC,J35:35HRC~60HRC,J40:34HRC~60HRC,J45:33HRC~59HRC,J50:32HRC~58HRC;非金属夹杂物A粗≤1.5级,A细≤2.0级,B粗≤1.5级,B细≤2.0级,C粗≤1.0级,C细≤1.5级,D粗≤1.0级,D细≤1.5级,Ds≤2.0级。但这种钢生产的板簧为确保其安全性,导致板簧厚度大,运载效率低;由于未能充分细化晶粒,导致板簧强韧性差,使用寿命低,综合使用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备长寿命、高强韧性高铁板簧用钢,本专利技术的产品具备较国家《弹簧钢》(GB/T1222-2016)标准中51CrMnV弹簧材质更高的强韧性、纯净度和疲劳寿命;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该高铁板簧用钢的生产工艺。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微合金化长寿命、高强韧性高铁板簧用钢,其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化学元素组成:C:0.45%-0.47%,Si:0.20%-0.30%,Mn:0.95%-1.10%,Cr:1.00%-1.20%,V:0.10%~0.20%,Cu≤0.20%,Ni:0.10%~0.20%,Nb:0.02%~0.03%,P≤0.010%,S≤0.003%,Sn≤0.005%,[H]≤0.00015%,[O]≤0.0015%,[N]≤0.0050%,余量为Fe。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方案为:一种微合金化长寿命、高强韧性高铁板簧用钢生产工艺,包括如下步骤:(1)KR脱硫:采用KR脱硫方法,在铁水包中搅拌铁水,形成漩涡,向漩涡中投入自制脱硫剂,使脱硫剂与铁水中的硫充分反应,再通过彻底扒渣去除脱硫产物,降低铁水S含量,确保脱硫后铁水S≤0.003%;(2)转炉冶炼:在100吨以上的顶底复吹式转炉中冶炼,以纯铁水为原料进行初炼,实现预脱P,出钢加入石灰、合成精炼渣及多种高纯合金进行预脱氧及成分初调;(3)精炼:在100吨以上的LF炉中进行钢水深脱氧及合金化,精炼过程全程搅拌,精炼前期大搅拌,通过钢渣反应强化脱S、去除夹杂;精炼后期采用弱搅拌,防止钢水二次氧化;(4)真空脱气:在LF精炼后采用RH循环脱气设备进行真空脱气和去除夹杂物处理;(5)夹杂物变性与软吹:真空处理之后喂60m~80m硅钙丝线对夹杂物变性并于第一时间进行软吹,软吹时间为35分钟以上,确保夹杂物充分上浮去除;(6)连铸:采用大圆坯连铸机,使用低硅中间包覆盖剂、弹簧钢专用结晶器保护渣,采用保护渣自动烘烤、自动添加装置确保均匀及时添加,实行全程全保护浇铸生产连铸圆坯;(7)开坯:采用蓄热式步进加热炉加热;(8)钢坯精整:对钢坯进行表面剥皮,去除脱碳层;(9)加热:采用蓄热式步进加热炉加热,钢坯加热采用全自动智能燃烧系统;(10)轧制:利用连轧、穿水生产线生产扁钢。(11)精整:采用人工检查修磨进行逐支检查消缺,确保钢材表面质量。进一步的,所述步骤(2)转炉冶炼时,采用挡渣锥和滑板进行复合挡渣,下渣检测自动报警连锁装置,确保无渣出钢,实现“零”回P。进一步的,所述步骤(3)精炼时,造碱度R:5-8的精炼渣;控制石灰与精炼渣的配比在2:1。进一步的,所述步骤(4)真空脱气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微合金化长寿命、高强韧性高铁板簧用钢,其特征在于,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化学元素组成:C:0.45%-0.47%,Si:0.20%-0.30%,Mn:0.95%-1.10%,Cr:1.00%-1.20%,V:0.10%~0.20%,Cu≤0.20%,Ni:0.10%~0.20%,Nb:0.02%~0.03%,P≤0.010%,S≤0.003%,Sn≤0.005%,[H]≤0.00015%,[O]≤0.0015%,[N]≤0.0050%,余量为Fe。/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合金化长寿命、高强韧性高铁板簧用钢,其特征在于,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化学元素组成:C:0.45%-0.47%,Si:0.20%-0.30%,Mn:0.95%-1.10%,Cr:1.00%-1.20%,V:0.10%~0.20%,Cu≤0.20%,Ni:0.10%~0.20%,Nb:0.02%~0.03%,P≤0.010%,S≤0.003%,Sn≤0.005%,[H]≤0.00015%,[O]≤0.0015%,[N]≤0.0050%,余量为Fe。
2.一种生产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合金化长寿命、高强韧性高铁板簧用钢的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KR脱硫:采用KR脱硫方法,在铁水包中搅拌铁水,形成漩涡,向漩涡中投入自制脱硫剂,使脱硫剂与铁水中的硫充分反应,再通过彻底扒渣去除脱硫产物,降低铁水S含量,确保脱硫后铁水S≤0.003%;
(2)转炉冶炼:在100吨以上的顶底复吹式转炉中冶炼,以纯铁水为原料进行初炼,实现预脱P,出钢加入石灰、合成精炼渣及多种高纯合金进行预脱氧及成分初调;
(3)精炼:在100吨以上的LF炉中进行钢水深脱氧及合金化,精炼过程全程搅拌,精炼前期大搅拌,通过钢渣反应强化脱S、去除夹杂;精炼后期采用弱搅拌,防止钢水二次氧化;
真空脱气:在LF精炼后采用RH循环脱气设备进行真空脱气和去除夹杂物处理;
(5)夹杂物变性与软吹:真空处理之后喂60m~80m硅钙丝线对夹杂物变性并于第一时间进行软吹,软吹时间为35分钟以上,确保夹杂物充分上浮去除;
(6)连铸:采用大圆坯连铸机,使用低硅中间包覆盖剂、弹簧钢专用结晶器保护渣,采用保护渣自动烘烤、自动添加装置确保均匀及时添加,实行全程全保护浇铸生产连铸圆坯;
(7)开坯:采用蓄热式步进加热炉加热;
(8)钢坯精整:对钢坯进行表面剥皮,去除脱碳层;
(9)加热:采用蓄热式步进加热炉加热,钢坯加热采用全自动智能燃烧系统;
(10)轧制:利用连轧、穿水生产线生产扁钢;
(11)精整:采用人工检查修磨进行逐支检查消缺,确保钢材表面质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微合金化长寿命、高强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左辉,王子健,唐宁,石可伟,许正周,郑力宁,肖波,翟万里,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利淮钢铁有限公司,江苏沙钢集团淮钢特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