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式自平衡电动轮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57998 阅读:7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7 02: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复合式自平衡电动轮椅。目前市场上的履带式爬楼轮椅存在履带更换比较麻烦、在狭小楼道转弯不灵活、爬楼过程中人坐得较高影响安全性等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椅架、平衡行进模块、履带底盘模块、座椅调平模块、后撑轮模块和控制模块。平衡行进模块包括平衡轮支架和平衡轮。履带底盘模块包括回转轴、翻转轴、电机安装架、履带调节电动杆和两个单侧履带组件。座椅调平模块包括靠背主体、坐垫主体、第一齿轮、齿条和调平驱动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爬楼过程中采用后端调平的方式,能有效降低爬楼过程中的重心,提高安全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履带底盘模块中设计到了拆带辅助部分,其能够大大简化履带的更换效率。

A compound self balancing electric wheelchai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复合式自平衡电动轮椅
本技术属于电动轮椅
,具体涉及一种复合式自平衡电动轮椅。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老龄化的日益突显,腿脚不方便的老年人逐渐增加,以及近年来交通事故、生产事故和自然灾害造成的残疾人口逐年增加,并且两者在人口结构中占据了一定的比例。在日常生活的居民楼中,大多数的低层楼房没有安装电梯等上楼设施,而且市场上现有的爬楼工具有各种不足,因此对于腿脚不便的老年人和腿脚残疾人士日常上楼是十分困难的。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国内外市场上出现了许多不同结构的爬楼轮椅,按照结构分类可以分为履带式、行星轮式、步行式这三类。履带式应用比较多,在爬楼过程中履带连续接触台阶的凸角,而每个凸角近似于在一条直线上,因此可以看成履带在平面斜坡上爬行,又因为履带上具有防滑条纹,能有效防止下滑,从而履带具有运行可靠平稳的特点。但目前市场上的履带式爬楼轮椅存在有较多缺陷,比如履带更换比较麻烦、在狭小楼道转弯不灵活、爬楼过程中人坐得较高影响舒适感等问题。行星轮爬楼轮椅主要特点是,轮子具有两种模式,在平地上行走模式和爬楼模式。由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复合式自平衡电动轮椅,包括椅架(1)、平衡行进模块(2)、履带底盘模块(3)、座椅调平模块(4)、后撑轮模块(5)和控制模块(6);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平衡行进模块(2)包括平衡轮支架(2-1)和平衡轮(2-2);两个平衡轮(2-2)分别安装在平衡轮支架(2-1)的两端;所述的履带底盘模块(3)包括回转轴(3-1)、翻转轴(3-2)、电机安装架(3-3)、履带调节电动杆(3-4)和两个单侧履带组件;单侧履带组件包括履带架(3-5)、行进带轮(3-6)、拆带辅助轮(3-7)、拆带架(3-10)、同步履带(3-11)、拆带调节组件、第一测距传感器(3-12)和履带驱动组件;两个行进带轮(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式自平衡电动轮椅,包括椅架(1)、平衡行进模块(2)、履带底盘模块(3)、座椅调平模块(4)、后撑轮模块(5)和控制模块(6);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平衡行进模块(2)包括平衡轮支架(2-1)和平衡轮(2-2);两个平衡轮(2-2)分别安装在平衡轮支架(2-1)的两端;所述的履带底盘模块(3)包括回转轴(3-1)、翻转轴(3-2)、电机安装架(3-3)、履带调节电动杆(3-4)和两个单侧履带组件;单侧履带组件包括履带架(3-5)、行进带轮(3-6)、拆带辅助轮(3-7)、拆带架(3-10)、同步履带(3-11)、拆带调节组件、第一测距传感器(3-12)和履带驱动组件;两个行进带轮(3-6)分别支承在履带架(3-5)的两端;其中一个行进带轮(3-6)由履带驱动组件驱动;
所述拆带架(3-10)的内端与履带架(3-5)的一端构成转动副;拆带架(3-10)通过拆带调节组件驱动翻转;拆带架(3-10)的外端支承有拆带辅助轮(3-7);同步履带(3-11)绕过拆带辅助轮(3-7)和两个行进带轮(3-6);第一测距传感器(3-12)固定在履带架(3-5)底部靠近拆带架(3-10)的那端,且朝外设置;回转轴(3-1)、翻转轴(3-2)及电机安装架(3-3)均设置在两个单侧履带组件之间,并与两个单侧履带组件中的履带架(3-5)固定;履带调节电动杆(3-4)的外壳与平衡轮支架(2-1)的中部铰接,推出杆与翻转轴(3-2)构成转动副;平衡轮支架(2-1)与回转轴(3-1)构成转动副;
所述的椅架(1)由固定在一起的底部框架(1-1)和安装架(1-2)组成;底部框架(1-1)与回转轴(3-1)、翻转轴(3-2)固定;安装架(1-2)的两块侧板上均开设有俯仰调节滑槽(1-3);椅架(1)上安装有陀螺仪;
所述的座椅调平模块(4)包括坐垫主体(4-2)、第一齿轮(4-3)、齿条(4-4)和调平驱动组件;坐垫主体(4-2)包括坐垫板、第一调平滑移轴(4-8)、第二调平滑移轴(4-9)和坐垫连接杆(4-10);四根坐垫连接杆(4-10)依次间隔排列,且一端均与第一调平滑移轴(4-8)构成转动副,另一端均与第二调平滑移轴(4-9)固定;坐垫板的底面与各坐垫连接杆(4-10)固定;
其中两根坐垫连接杆(4-10)上均固定有滑轨(4-12);滑轨(4-12)上开设有T型滑槽;椅架(1)的顶部支承有两个同轴设置的滚轮;两个滚轮分别设置在两条滑轨(4-12)的T型滑槽内;第一调平滑移轴(4-8)的两端分别穿过安装架(1-2)的两块侧板上的俯仰调节滑槽(1-3);安装架(1-2)上固定有齿条(4-4);第一齿轮(4-3)固定在第一调平滑移轴(4-8)上,第一齿轮(4-3)与齿条(4-4)啮合;第一调平滑移轴(4-8)由调平驱动组件驱动;
所述的后撑轮模块(5)包括支撑轮轴(5-1)、支撑杆(5-2)、后撑轮(5-3)、第二测距传感器(5-4)和后撑电动杆(5-5);支撑杆(5-2)的内端与底部框架(1-1)构成转动副;支撑杆(5-2)由后撑电动杆(5-5)驱动;支撑轮轴(5-1)的中部与支撑杆(5-2)的外端固定;支撑轮轴(5-1)上支承有后撑轮(5-3);第二测距传感器(5-4)固定在支撑杆(5-2)上,且朝向后撑轮(5-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式自平衡电动轮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拆带调节组件包括拆带推杆(3-13)、拆带滑移轴(3-14)、螺纹筒(3-15)、螺纹轴(3-16)、第一锥齿轮(3-17)、第二锥齿轮(3-18)、阻力弹簧(3-19)和拆带转轴(3-20);履带架(3-5)上开设有拆带滑槽(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斌王辉王伟博韩林廷贾兆远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科技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