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效琪专利>正文

一种履带式和弹性变形轮结构结合的全路型电动(爬楼轮椅)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54691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7 02:17
一种履带式和弹性变形轮结构结合的全路型电动(爬楼轮椅)车,属于交通领域里的全路型电动(爬楼轮椅)车类型,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的是现有的履带式爬楼车的复杂、沉重、不灵活、价格过高的问题,它摒弃了现有电动爬楼车的履带式结构高度、宽度、长度的结构不合理问题、技术发展遇到的瓶颈状况,用本设计的具有重新设计开发的履带结构和可变角度的导向、承重、从动轮与弹性变形结构支撑结构件的合理组合,使本设计的全路型电动(爬楼轮椅)车的整车结构变的更加紧凑合理,简单轻便,平稳灵活,价格低廉,达到全路型通过标准,它是现代电动爬楼车的升级换代设计,对各种非平坦的自然道路条件如山地、沙漠、河滩、草地、各种台阶等都能顺利的通过。

A kind of all-way electric (climbing wheelchair) car with crawler and elastic deformation wheel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履带式和弹性变形轮结构结合的全路型电动(爬楼轮椅)车一,名称:一种履带式和弹性变形轮结构结合的全路型电动(爬楼轮椅)车二,
:本专利技术属于交通领域,具体涉及到可以在各种非平坦路面行走的履带式和弹性变形轮结构结合的全路型电动(爬楼轮椅)车,这里,以各种能爬楼梯的电动爬楼轮椅车作为其中代表性的一个部分,更主要的是可以开发出在各种复杂的各种非平坦路面行走的全路型车,以电动轮椅车为例它的突出特点是这种电动(轮椅)车的轮子模式继承和改变式的使用了履带式结构,与其结合的轮子组成也是由弹性结构件组合成的可以弹性变形结构,构成这种弹性变形轮子的是弹性辐条、弹性弹簧拉簧、弹性一体注模材料、弹性气压、液压簧组合件等,其被动式导向承重从动轮的月球车式轮子也是可以改变角度的,在现行电动轮椅车和电动车中是没有先例的,是电动车和轮椅车轮中的首创技术,在电动爬楼轮椅车产品技术里也是首开先河,可以成为现代全路型电动(爬楼)轮椅车的更新换代产品。三,
技术介绍
:以现行的电动爬楼轮椅车为例,它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三种类型即:腿足式、星轮式、履带式几大类。腿足式和星轮式虽然研究者很多,款式也不少,但由于其自身缺欠多,都没有进入商业化和市场阶段,只有履带式已经就进入市场并达到商业化,但还没有被广大的消费者所接纳,或者说是使用比例极小,其原因是:1结构复杂,,一般的都有两套以上的行走机构,即平地行走的轮子和上下楼时所使用的履带式轮子(有多种类型)。2,体积大,重量大,这类履带式爬楼轮椅车由于有两套行走机构实施互换,重量一般在50千克----160千克之间(低于此重量者极少),有这样的体积和重量,能在狭窄的楼梯空间里灵活使用是比较难的;3,需要护理,这类车大多数平衡点(重心)不好控制,上楼时只能倒背式(即后脑向前)上楼,所以就必须有护理人员实施护理式操作控制,而护理人员还很累,一件事要两个人完成也是一种浪费;4,价格高,国内的普通产品一般的价位在2,5---5万元/台或以上,日本和香港有20多万一台的,所以如此价位无法普及,加上需要护理,行动缓慢,约束条件多,可以说是购买者极少。可见,电动爬楼轮椅车虽然是广大残疾人和腿脚不便的老年人以及偏瘫病人所需要的,但是如此多的条件约束却难被大家所接受。要想改变这一状态,让广大的残疾人和需要的老年人更幸福的生活和工作就必须解决这些问题。可以说,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电动车的技术是比较成熟的,但电动爬楼轮椅车的整体技术是不如人意的,电动爬楼轮椅车是电动车里最难攻克的技术制高点。现代的履带式电动爬楼轮椅车虽然已经是现行最好产品,但却没有达到理想的技术能力和市场表现,就是至今还没有能满足大家所期待的产品出现,国内如此,国际也如此,所有产品都在一个产品技术水平里循环,都没有更好的技术性突破,可以说是都遇到了技术瓶颈,如果不更换思路,不去求新求变就没有办法打破僵局,改变现状,满足市场需求;履带式电动爬楼轮椅车是模仿坦克和拖拉机的行走方式而设计的,在现在的工业化的年代里,各种拖拉机,坦克等履带式车辆已被广泛使用,将其履带方式运用到诸如坦克,拖拉机等大型机械中其表现是比较完美的,因为他的设计是合理的,而运用在小型交通型的电动爬楼轮椅车中却效果不佳,其表现的相当笨重和不易操控,其原因就是:A,宽度不够大,宽度比例不合适,在原有两轮之间的履带结构过于贴近,无法形成合理的转弯半径,所以在狭小的空间里转弯时非常笨重,甚至无法实施转弯;B,长度过长,不具备适应性的灵活性,致使转弯半径过大;C,高度太低,在进入台阶时的进入高度差比较大,无法直接进入台阶,所以在进入台阶和脱离台阶的时候就比较困难,没有护理人员的帮组就无法使用;以上三个条件,致使现行的履带式爬楼轮椅车脱离了坦克车式原有的设计的合理比例,尽管有很多设计有所改变,把单体履带式变成多节履带式,部分轮子有了加高,但总的来讲均未脱离它的设计、技术瓶颈,可以说,它正处在本项技术的发展瓶颈期,目前,全世界都还没有得到更好的突破,所以,使得生产者的产量极小,消费者不愿意购买,所以即没有形成卖方市场,也没有形成买方市场;试想,有多少处于收入较低的劣势群体的残疾人和在艰苦岁月过来的老年人可以花数万,数十万元去买一个需要护理人员护理才能用的电动爬楼轮椅车哪?所以,本设计的初衷就是设计一款能突破现有瓶颈技术的电动爬楼轮椅车,唤起这个有数以千万计巨大潜在人群的购买市场,为不断进步的现代社会做出一点奉献。本设计就是在此问题的基础上,本着发现问题和找到问题的症结并能解决问题的思路,技术的难点就是重新设计的起点;社会有需求就是专利技术创新的动力,所有的产品都是在不断的更新换代的发展观,经过数年的探讨,淘汰了很多种设计模式,跳出现有思路循环怪圈,设计了这种沿用了履带式外圈结构,并使用弹性变形功能的辐条、弹性弹簧拉簧、弹性一体注模材料、弹性气压、液压簧组合件的轮子的技术设计技术,把原有不合理的结构改变成了轮距、轮高、轮长都合理的新型结构,针对现行履带式轮子的缺欠而创造性设计的一种即沿用了履带式外圈结构,又具有圆形轮子的优势特点的全路型电动爬楼轮椅车,它摒弃了现有圆形轮子硬支撑不变形的遇变不变的缺点,又超脱的改变了现有履带式爬楼车其履带双轨并行、高度很低、长度过长的比例失调缺憾;把着地面变成了平面滚动和凹凸式变形式滚动,扩大了轮子的更多技术优势和更广泛的用途,找到了破解现有履带式电动爬楼车的技术瓶颈,造就了新一代电动爬楼轮椅车的车型,并为其发展开辟了另一条新路。其实,把这种设计和技术以电动爬楼轮椅车作为突破点,是因为电动爬楼轮椅车是在现实生活中比较贴近生活范畴的一个产品,而这个使用群体又比较广泛,它涉及到国内残疾人总量8500万中的腿部残疾人有2500万的巨大人群的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实际需求的迫切感上,2.3亿老年人的2000万需求人群中,还有1000万偏瘫病人的需求,当然扩大了讲还有全球6.5亿人中的腿部残疾人1.5亿的总量的巨大需求;还有老年化社会的腿部行动不便的1亿老年人的隐性需求;当然还有各种脑瘫、偏瘫5000万病人的巨大需求含量,这个有2亿人以上的巨大群体是本设计的直接受众和直接使用者、收益者,而本设计的扩展面会更大,可以在各个群体,各个阶层,各种环境中创造出各种使用的车型,比如山地型、沙漠型、草原型、特殊环境型、旅游专用型、城市专用型等等各种类型的车辆类型,成为它们的不同需求产品、代步产品、游乐产品,将是一个待开发的巨大产品市场。四,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履带式轮子结构,是专为崎岖的道路而设计的,也是为各种野地条件而设计的,现有的以履带式设计的电动爬楼轮椅车也是一种借鉴方式,人类为了解决电动爬楼轮椅车这个即简单又复杂的问题,研究出了各种介于腿足式、星轮式、履带式等无限个样式,也只有履带式能够商业化,虽然因为自身设计上的无法克服的缺欠而无法被大家接受,但有很多人为此做出了不尽的努力,也有不小的进步,克服其现有的技术瓶颈问题才能解决问题。本设计也是为了首先解决这个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履带式弹性变形轮的全路型电动(爬楼)轮椅车,它继承和吸收了坦克和拖拉机的履带式轮子的高度、宽度、长度等比例的优势结构特点并进行了适用性的改进,摒弃了现行履带式爬楼轮椅车的高度过低、长度比例过大、宽度比例过小等致命的不合理的结构缺欠,添加了弹性变形轮子和弹性变形结构以增加变形适应能力的特殊设计,形成了独具特点的全路型电动轮椅爬楼车,是世界首创性的创新设计产品,其特征是:本类车型的特殊技术特点就是轮子结构的不同,从轮子特点它可以分为多种类型,有前后驱动轮与从动导向承重弹性结构轮对称型,前驱动轮与从动导向、承重轮简约型,前驱动轮与导向从动轮组合型,前大弹性变形驱动轮与后小型弹性变形轮组合型等多轮型组合的,前后驱动轮与从动导向承重弹性结构轮对称型的特征是,套在驱动轮和从动轮外面的履带结构2根据轮椅车的特点,其宽度变窄,其松、紧度的弹性加大(因为驱动轮和从动轮附件里有弹性变形结构),因此变形幅度更加随意化(随地形紧密变化),其轮齿、轮牙更高,密度更加大,因此与地面的切合度更好,驱动轮和从动轮都有了弹性变形结构,因此使履带的抓地力,通过率更强,前驱动轮3高度加高,其高度直接就跨越到上一个台阶上面,使得爬楼梯台阶的能力优势加大,前导承重从动变形轮4是仿月球车轮形式,有可变角度的双轮构成,即是前导轮又是承重轮,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而且有随形变形的能力,更适应路面的凹凸变化,起到了导向、变换、承重的多种功能,主体弹性变形从动承重轮5其轮子是同前导承重从动轮4的结构是一样的,只不过是位置的不同,其作用主要是从动性的承重,两轮可以随路面的不同而变化角度,其两轮之间有一个弹性变形从动轮支撑组合架体6,它由多种形式如:弹性辐条式、弹性弹簧拉簧式、弹性一体注模材料式、弹性气压、液压簧组合件式等组成,本结构的弹性比较大,所以致使前导承重从动变形轮4和主体弹性变形从动承重轮5的角度变形和弹性变形都比较大,对各种非平坦路面的适应能力和通过能力得到加强,其对非平坦路面和台阶的通过能力超过坦克车和拖拉机方式,组合蓄电池预留位7组合再轮子中间,不但空位大,做配重好,而且给座椅的折叠收缩留足了空间,后置驱动轮8的样式同驱动轮3的大小、高度等相同,对车辆的倒车有相当的优势,上部回转从动轮9与底部的主体弹性变形从动承重轮5是一样的,只不过其作用是非承重的,只负责履带的回转平行承托作用,因此也可以更简单化一些,台阶位置、高度、比例展示10在这里只是一个位置和高度比例的展示对比,座椅结构1是常规样式,不是主项,只是一个大小比例位置的衬托。/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履带式弹性变形轮的全路型电动(爬楼)轮椅车,它继承和吸收了坦克和拖拉机的履带式轮子的高度、宽度、长度等比例的优势结构特点并进行了适用性的改进,摒弃了现行履带式爬楼轮椅车的高度过低、长度比例过大、宽度比例过小等致命的不合理的结构缺欠,添加了弹性变形轮子和弹性变形结构以增加变形适应能力的特殊设计,形成了独具特点的全路型电动轮椅爬楼车,是世界首创性的创新设计产品,其特征是:本类车型的特殊技术特点就是轮子结构的不同,从轮子特点它可以分为多种类型,有前后驱动轮与从动导向承重弹性结构轮对称型,前驱动轮与从动导向、承重轮简约型,前驱动轮与导向从动轮组合型,前大弹性变形驱动轮与后小型弹性变形轮组合型等多轮型组合的,前后驱动轮与从动导向承重弹性结构轮对称型的特征是,套在驱动轮和从动轮外面的履带结构2根据轮椅车的特点,其宽度变窄,其松、紧度的弹性加大(因为驱动轮和从动轮附件里有弹性变形结构),因此变形幅度更加随意化(随地形紧密变化),其轮齿、轮牙更高,密度更加大,因此与地面的切合度更好,驱动轮和从动轮都有了弹性变形结构,因此使履带的抓地力,通过率更强,前驱动轮3高度加高,其高度直接就跨越到上一个台阶上面,使得爬楼梯台阶的能力优势加大,前导承重从动变形轮4是仿月球车轮形式,有可变角度的双轮构成,即是前导轮又是承重轮,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而且有随形变形的能力,更适应路面的凹凸变化,起到了导向、变换、承重的多种功能,主体弹性变形从动承重轮5其轮子是同前导承重从动轮4的结构是一样的,只不过是位置的不同,其作用主要是从动性的承重,两轮可以随路面的不同而变化角度,其两轮之间有一个弹性变形从动轮支撑组合架体6,它由多种形式如:弹性辐条式、弹性弹簧拉簧式、弹性一体注模材料式、弹性气压、液压簧组合件式等组成,本结构的弹性比较大,所以致使前导承重从动变形轮4和主体弹性变形从动承重轮5的角度变形和弹性变形都比较大,对各种非平坦路面的适应能力和通过能力得到加强,其对非平坦路面和台阶的通过能力超过坦克车和拖拉机方式,组合蓄电池预留位7组合再轮子中间,不但空位大,做配重好,而且给座椅的折叠收缩留足了空间,后置驱动轮8的样式同驱动轮3的大小、高度等相同,对车辆的倒车有相当的优势,上部回转从动轮9与底部的主体弹性变形从动承重轮5是一样的,只不过其作用是非承重的,只负责履带的回转平行承托作用,因此也可以更简单化一些,台阶位置、高度、比例展示10在这里只是一个位置和高度比例的展示对比,座椅结构1是常规样式,不是主项,只是一个大小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效琪
申请(专利权)人:张效琪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