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钳体、磁浮列车制动器及制动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743410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4 07: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外钳体,包括:外钳体本体,所述外钳体本体设置有通孔;电机组件,所述电机组件具有输出轴;第一传动组件,所述第一传动组件包括:传动螺母,所述传动螺母穿过所述通孔,所述传动螺母与所述通孔相对转动连接,所述传动螺母与所述输出轴相连接;传动丝杠,所述传动丝杠穿过所述传动螺母,所述传动丝杠与所述传动螺母相互传动连接,所述传动丝杠与所述外钳体本体相对移动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外钳体,应用于磁浮列车用制动器,使用电机作为驱动力,无需外部介质,提高磁浮列车用制动器的响应速度,保证磁浮列车运行的安全性。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磁浮列车制动器及制动控制方法。

External clamp body, brake of maglev train and braking control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外钳体、磁浮列车制动器及制动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磁浮列车用制动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外钳体、磁浮列车制动器及制动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磁浮列车的制动系统目前主要采用液压制动器。液压制动器的工作过程为:制动控制单元根据接收的制动力需求计算所需制动力,向液压控制单元发送液压控制信号,液压控制单元根据液压控制信号向液压制动器供油,从而施加制动力。然而目前磁浮列车所应用的液压制动器,需要利用外部介质,即油液压力进行制动力输出,使得制动器的响应时间增加,进一步增加了磁浮列车制动时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目前磁浮列车所应用的液压制动器响应时间长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外钳体,应用于磁浮列车用制动器,使用电机作为驱动力,无需外部介质,提高磁浮列车用制动器的响应速度,保证磁浮列车运行的安全性。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外钳体,应用于磁浮列车制动器,包括:外钳体本体,所述外钳体本体设置有通孔;电机组件,所述电机组件具有输出轴;第一传动组件,所述第一传动组件包括:传动螺母,所述传动螺母穿过所述通孔,所述传动螺母与所述通孔相对转动连接,所述传动螺母与所述输出轴相连接;传动丝杠,所述传动丝杠穿过所述传动螺母,所述传动丝杠与所述传动螺母相互传动连接,所述传动丝杠与所述外钳体本体相对移动连接。进一步,还包括第二传动组件,所述第二传动组件包括:传动轴,所述传动轴与所述外钳体本体相对转动连接,所述传动轴与所述输出轴相连接;第一传动轮,所述第一传动轮与所述传动轴同轴连接;第二传动轮,所述第二传动轮与所述传动螺母同轴连接;传动带,所述传动带分别与所述第一传动轮和所述第二传动轮相互传动连接。进一步,还包括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包括:安装件,所述安装件与所述外钳体本体相连接;连接件,所述连接件通过调节螺栓和调节螺母与所述安装件相连接;调节轴,所述调节轴与所述连接件相连接;调节轮,所述调节轮套接于所述调节轴外侧,所述调节轮与所述调节轴同轴转动连接,所述调节轮与所述传动带的外侧面相互抵接。进一步,还包括复位组件,所述复位组件包括:移动件,所述移动件与所述外钳体本体相对移动连接,所述移动件穿过所述外钳体本体,所述移动件远离轨道或制动盘的一端设置有限位部;弹性件,所述弹性件套于所述移动件的外侧,所述弹性件两端分别与所述外钳体本体和所述限位部相抵接。进一步,还包括:壳体组件,所述壳体组件与所述外钳体本体相连接,所述壳体组件设置有导向件,所述导向件与所述传动丝杠相对移动连接。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磁浮列车制动器,包含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外钳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内钳体,所述内钳体与所述外钳体相对设置;支撑装置,所述内钳体、所述外钳体分别与所述支撑装置相对移动连接;第一制动夹钳,所述第一制动夹钳与所述内钳体相连接;第二制动夹钳,所述第二制动夹钳与所述外钳体对应设置。进一步,所述第一制动夹钳包括:夹钳本体,所述夹钳本体与所述内钳体相连接;摩擦组件,所述摩擦组件与所述夹钳本体相连接,所述摩擦组件与轨道或制动盘相对设置;载荷传感器,所述载荷传感器连接于所述夹钳本体与所述摩擦组件之间。进一步,所述第一制动夹钳还包括:橡胶弹簧,所述橡胶弹簧连接于所述载荷传感器与所述摩擦组件之间。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制动控制方法,使用上述任一项所述的磁浮列车制动器,包括以下步骤:(1)控制器接收制动请求,计算出所需的目标制动力;(2)控制器控制电机组件旋转,输出轴带动传动螺母转动,进一步带动传动丝杠移动,传动丝杠推动第二制动夹钳压紧轨道或制动盘;(3)获取第二制动夹钳的载荷,并将载荷反馈至控制器;(4)控制器将载荷与目标制动力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实时调整电机组件旋转速度与旋转方向。进一步,所述步骤(1)之前还包括步骤(0):(0)控制器控制电机组件旋转,输出轴带动传动螺母转动,进一步带动传动丝杠移动,传动丝杠推动第二制动夹钳压紧轨道或制动盘,使得制动力达到设定阈值F0;控制器控制电机组件反转一定圈数,使得传动丝杠与轨道或制动盘的距离达到规定值。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外钳体,第一传动组件与外钳体本体相连接,外钳体本体上开设有通孔,第一传动组件包括传动螺母和传动丝杠,传动螺母与通孔相对转动连接,传动丝杠穿过传动螺母,传动丝杠与传动螺母相互传动连接,传动丝杠与外钳体本体相对移动连接。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外钳体,电机组件通电动作时,输出轴转动,从而带动传动螺母相对外钳体转动,外钳体限制传动丝杠的转动,传动丝杠相对外钳体进行移动,也就是说,传动丝杠在电机组件的控制下实现轴向移动,向轨道或制动盘的方向移动时,进行制动操作;向远离轨道或制动盘的方向移动时,进行缓解操作。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外钳体,应用于磁浮列车制动器,使用电机组件作为驱动力,无需外部介质,提高磁浮列车用制动器的响应速度,保证磁浮列车运行的安全性。2.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磁浮列车用制动器,载荷传感器位于第一制动夹钳的夹钳本体和摩擦组件之间,载荷传感器直接串入制动器的压紧结构中,因此载荷传感器能够实时监测磁浮列车制动器的输出力,进一步实现对所输出的制动力的精确控制。3.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制动控制方法,控制器接收制动请求,计算所需的目标制动力,并根据所需的目标制动力控制电机组件进行转动,电机组件的输出轴带动传动螺母转动,从而带动传动丝杠移动,进而使得第一制动夹钳和第二制动夹钳夹紧轨道或制动盘,进行制动;进一步获取第二制动夹钳的载荷,控制器将载荷与目标制动力相比较,根据比较结果,实时调整电机组件旋转速度与旋转方向。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制动控制方法,能够将制动力实时反馈至控制器,并根据实时制动力与目标制动力的比较结果,进行快速响应,制动力更加准确。4.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制动控制方法,还包括预压步骤。具体地说,在施加制动力之前,控制器控制电机组件旋转,输出轴带动传动螺母转动,进一步带动传动丝杠移动,传动丝杠推动第二制动夹钳压紧轨道或制动盘,使得制动力达到设定阈值F0;控制器控制电机组件反转一定圈数,使得传动丝杠与轨道或制动盘之间的距离达到规定值。实现了制动间隙的校准,从而使得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磁浮列车制动器响应时间恒定。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外钳体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外钳体的右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A-A向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中B-B向剖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壳体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电机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1中调节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1中复位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实施例所提供的磁浮列车制动器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图9中第一制动夹钳的结构示意图;...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外钳体,应用于磁浮列车制动器,其特征在于,包括:/n外钳体本体,所述外钳体本体设置有通孔;/n电机组件,所述电机组件具有输出轴;/n第一传动组件,所述第一传动组件包括:/n传动螺母,所述传动螺母穿过所述通孔,所述传动螺母与所述通孔相对转动连接,所述传动螺母与所述输出轴相连接;/n传动丝杠,所述传动丝杠穿过所述传动螺母,所述传动丝杠与所述传动螺母相互传动连接,所述传动丝杠与所述外钳体本体相对移动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外钳体,应用于磁浮列车制动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钳体本体,所述外钳体本体设置有通孔;
电机组件,所述电机组件具有输出轴;
第一传动组件,所述第一传动组件包括:
传动螺母,所述传动螺母穿过所述通孔,所述传动螺母与所述通孔相对转动连接,所述传动螺母与所述输出轴相连接;
传动丝杠,所述传动丝杠穿过所述传动螺母,所述传动丝杠与所述传动螺母相互传动连接,所述传动丝杠与所述外钳体本体相对移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钳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传动组件,所述第二传动组件包括:
传动轴,所述传动轴与所述外钳体本体相对转动连接,所述传动轴与所述输出轴相连接;
第一传动轮,所述第一传动轮与所述传动轴同轴连接;
第二传动轮,所述第二传动轮与所述传动螺母同轴连接;
传动带,所述传动带分别与所述第一传动轮和所述第二传动轮相互传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外钳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包括:
安装件,所述安装件与所述外钳体本体相连接;
连接件,所述连接件通过调节螺栓和调节螺母与所述安装件相连接;
调节轴,所述调节轴与所述连接件相连接;
调节轮,所述调节轮套接于所述调节轴外侧,所述调节轮与所述调节轴同轴转动连接,所述调节轮与所述传动带的外侧面相互抵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钳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复位组件,所述复位组件包括:
移动件,所述移动件与所述外钳体本体相对移动连接,所述移动件穿过所述外钳体本体,所述移动件远离轨道或制动盘的一端设置有限位部;
弹性件,所述弹性件套于所述移动件的外侧,所述弹性件两端分别与所述外钳体本体和所述限位部相抵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钳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壳体组件,所述壳体组件与所述外钳体本体相连接,所述壳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敬斌杨磊苗峰刘帅
申请(专利权)人:中车青岛四方车辆研究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