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助力制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682505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7 07: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动助力制动系统,包括制动主缸缸体等,电机通过齿轮副传递扭矩到丝母上,丝母内配合连接丝杆以将齿轮副传递的扭矩转化为推力作用到丝杆一端的出力杆上,出力杆将推力传递给一端的制动主缸活塞以产生制动所需的液压力,拨叉一端与踏板相连获得输入意图,拨叉另一端与输入杆相连传递输入意图与输入力,磁性体与推杆相连以反映输入位移的变化,传感器芯片安装在传感器内以输出磁性体的位移变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了车辆的电动助力制动,在无需ESC的支持下就能配合整车进行相关能量回收;使整体的能量回收过程变得可控,可以依照需求对能量回收的过程进行随时介入;能够确保在各种条件下、整体作动过程中的脚感一致性。

Electric power assisted braking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动助力制动系统
本技术涉及制动系统的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动助力制动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采用的电动助力系统主要有:本田混动车制动系统,采用的是双制动主缸的方式来实现功能;博世采用ibooster+eschev的方式来实现;拿森使用空行程的方式来实现制动能量回收。现有技术方案主要具有以下缺点:本田混动车制动系统采用的是双制动主缸的方式来实现功能,成本较高,对安装位置要求较高;博世采用ibooster+eschev的方式来实现,必须一起使用二者才能实现相应的功能,局限了产品的应用情况;拿森使用空行程的方式来实现能量回收的功能,但是在失效的时候会出现踩踏过深的情况,引起用户的恐慌。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电动助力制动系统。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完成的:这种电动助力制动系统,主要包括制动主缸缸体、制动主缸活塞、电磁阀、储液腔、电机、齿轮、箱体、出力杆、上盖、推杆、输入杆、拨叉、丝母、丝杆、轴承、卡圈二、平键、齿轮副、传感器、传感器芯片、磁性体,电机的输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动助力制动系统,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制动主缸缸体(101)、制动主缸活塞(102)、电磁阀(103)、储液腔(104)、电机(201)、齿轮(202)、箱体(3)、出力杆(4)、上盖(7)、推杆(901)、输入杆(902)、拨叉(903)、丝母(10)、丝杆(11)、轴承(12)、卡圈二(1201)、平键(13)、齿轮副(14)、传感器(15)、传感器芯片(1501)、磁性体(16),电机(201)的输出轴连接齿轮(202),齿轮(202)通过齿轮副(14)传递扭矩到丝母(10)上,齿轮副(14)与丝母(10)之间通过平键(13)连接,丝母(10)内配合连接丝杆(11)以将齿轮副(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助力制动系统,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制动主缸缸体(101)、制动主缸活塞(102)、电磁阀(103)、储液腔(104)、电机(201)、齿轮(202)、箱体(3)、出力杆(4)、上盖(7)、推杆(901)、输入杆(902)、拨叉(903)、丝母(10)、丝杆(11)、轴承(12)、卡圈二(1201)、平键(13)、齿轮副(14)、传感器(15)、传感器芯片(1501)、磁性体(16),电机(201)的输出轴连接齿轮(202),齿轮(202)通过齿轮副(14)传递扭矩到丝母(10)上,齿轮副(14)与丝母(10)之间通过平键(13)连接,丝母(10)内配合连接丝杆(11)以将齿轮副(14)传递的扭矩转化为推力作用到丝杆(11)一端的出力杆(4)上,出力杆(4)将推力传递给一端的制动主缸活塞(102)以产生制动所需的液压力;所述出力杆(4)与丝杆(11)为两个分离的零件,出力杆(4)上带有U型槽(401);出力杆(4)的U型槽(401)尺寸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在需要制动补偿时,电机(201)通过齿轮(202)驱动齿轮副(14)带动丝母(10)转动,从而推动丝杆(11)前进,推动出力杆(4)确保输入杆(902)和拨叉(903)不被带动产生移动,制动主缸缸体(101)内设置储液腔(104)和电磁阀(10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助力制动系统,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博林国贤滕瑞静王勇宋敬涛
申请(专利权)人:万向钱潮股份有限公司万向集团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