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轭端总成、传动模块、电机械制动装置、制动夹钳单元和轨道车辆
本专利技术涉及制动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轭端总成、传动模块、电机械制动装置、制动夹钳单元和轨道车辆。
技术介绍
在车辆制动
,尤其是轨道交通制动
中,制动系统主要经历了直通制动机、自动制动机、直通自动制动机、电空制动机、微机控制直通电空制动系统的发展阶段。随着科技的发展,市场上逐步出现了电机械制动装置。电机械制动装置采用电能直接驱动闸片与制动盘(车轮踏面)摩擦,进而将车辆动能转化为热能,产生制动作用。但是,现有的电机械制动装置的质量分布极不均衡,导致难以准确控制输出的制动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包括,例如,提供了一种轭端总成、传动模块、电机械制动装置、制动夹钳单元和轨道车辆,其能够提高电机械制动装置的质量均衡性,以使电机械制动装置输出的制动力更加稳定,并且容易准确控制。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可以这样实现: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轭端总成,用于安装在具有螺母丝杠副的电机械制动装置上,其包括相互连接的制动轭和失电锁紧机构,制动轭和失电锁紧机构均用于套设在丝杠的远离螺母的第一端,制动轭用于和螺母连接,失电锁紧机构用于与丝杠传动连接且滑动配合;在失电状态下,失电锁紧机构能够限制丝杠的转动,从而锁定制动轭相对于丝杠的轴向位置。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螺母丝杠副为螺母滚珠丝杠副,丝杠为滚珠丝杠。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失电锁紧机构包括磁轭,磁轭与制动轭固定连接。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轭端总成,用于安装在具有螺母丝杠副(50)的电机械制动装置(10)上,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连接的制动轭(400)和失电锁紧机构(500),所述制动轭(400)和所述失电锁紧机构(500)均用于套设在丝杠(52)的远离螺母(54)的第一端,所述制动轭(400)用于和螺母(54)连接,所述失电锁紧机构(500)用于与丝杠(52)传动连接且滑动配合;/n在失电状态下,所述失电锁紧机构(500)能够限制丝杠(52)的转动,从而锁定所述制动轭(400)相对于丝杠(52)的轴向位置。/n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一种轭端总成,用于安装在具有螺母丝杠副(50)的电机械制动装置(10)上,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连接的制动轭(400)和失电锁紧机构(500),所述制动轭(400)和所述失电锁紧机构(500)均用于套设在丝杠(52)的远离螺母(54)的第一端,所述制动轭(400)用于和螺母(54)连接,所述失电锁紧机构(500)用于与丝杠(52)传动连接且滑动配合;
在失电状态下,所述失电锁紧机构(500)能够限制丝杠(52)的转动,从而锁定所述制动轭(400)相对于丝杠(52)的轴向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轭端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母丝杠副(50)为螺母滚珠丝杠副,所述丝杠(52)为滚珠丝杠。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轭端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失电锁紧机构(500)包括磁轭(510),所述磁轭(510)与所述制动轭(400)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轭端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失电锁紧机构(500)还包括制动线圈(520)、制动盘(530)和具有外凸的摩擦部(544)的制动套(540),所述磁轭(510)靠近制动轭(400)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定位槽(512),所述制动线圈(520)安装于所述第一定位槽(512),所述制动盘(530)和所述制动套(540)均位于所述磁轭(510)和所述制动轭(400)围成的空间内,所述制动套(540)用于与所述螺母丝杠副(50)的丝杠(52)传动连接且滑动配合,所述制动盘(530)套设于所述制动套(540)且位于所述制动线圈(520)和所述摩擦部(544)之间;
当所述制动线圈(520)失电时,所述制动盘(530)抵持所述摩擦部(544),以限制所述丝杠(52)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轭端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套(540)的外周与所述制动轭(400)通过轴承转动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轭端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失电锁紧机构(500)还包括导向柱(550)和弹簧(560),所述导向柱(550)轴向穿过所述制动盘(530)且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磁轭(510)和所述制动轭(400),所述弹簧(560)套设于所述导向柱(550)且一端抵持磁轭(510),另一端抵持所述制动盘(530),以在所述制动线圈(520)失电时,驱动所述制动盘(530)抵持摩擦部(544)。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轭端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磁轭(510)设置有第二定位槽(514),所述第二定位槽(514)与所述第一定位槽(512)位于所述磁轭(510)的同一侧,所述制动轭(400)设置有插孔(414),所述导向柱(550)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定位槽(514)和所述插孔(414)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轭端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套(540)还包括与所述摩擦部(544)固定连接的主套体(542),所述主套体(542)用于和所述螺母丝杠副(50)的丝杠(52)传动连接且滑动配合,所述摩擦部(544)凸设于所述主套体(542)的外侧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轭端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磁轭(510)沿所述螺母丝杠副(50)的丝杠(52)的轴向开设有贯通孔(516),所述制动套(540)还包括与所述主套体(542)固定连接的穿设部(545),所述穿设部(545)可转动地穿设于所述贯通孔(516)。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轭端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穿设部(545)与所述贯通孔(516)之间还设置有密封圈(518),以使所述穿设部(545)与所述磁轭(510)密封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轭端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轭端总成(40)还包括用于与外部的夹钳连接的接口(412),所述接口(412)设置在所述制动轭(400)和所述磁轭(510)二者中的至少一个。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轭端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轭(400)的外径大于所述磁轭(510),所述接口(412)设置于所述制动轭(400)上。
13.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轭端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磁轭(510)相对于所述制动轭(400)更靠近于所述丝杠(52)的远离螺母(54)的第一端。
技术研发人员:鲍春光,苟青炳,杜利清,王睿文,曾梁彬,韩红文,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中车铁马科技实业有限公司,中车戚墅堰机车车辆工艺研究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