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集成式新型线控液压制动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智能化和汽车电气化领域,具体说,涉及一种集成式新型线控液压制动系统。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传感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等在汽车上的逐渐应用,汽车行业正朝着轻量化、电动化、智能化和交通网联化的方向发展,其中新能源汽车和智能汽车是行业前沿发展趋势,也是未来主要技术竞争领域。所述集成式新型线控液压制动系统,是一种涉及汽车制动系统的装置,该系统涉及双动力源制动组件,正常制动时能按照制动需求的不同,随意切换成Ⅱ型布置和X型制动管路布置形式,每个动力源控制两个车轮,满足汽车制动时前后轴对于制动力的需求,同时该系统也能在此设计方案下实现分时制动和并行制动,保证汽车对行驶稳定性的要求。该装置通过解耦设计,将踏板推杆组件与电机到主缸的传动组件集成设计于一体,实现制动踏板与制动主缸、制动踏板与制动器之间全解耦,既能同时满足制动建压传动,又能模拟不同制动工况下的踏板感曲线,还能在双动力源电机同时失效的情况下,将驾驶员制动力通过传动机构施加于双制动主缸,形成制动压力,进行紧急停车功能。紧急制动时,由于采用电机助力制动,制动建压响应迅速,对于改善制动效能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同时,单个动力源制动时建立的压力也能有效保证整车制动需求,因此双动力源可互为制动备份,满足在单一动力源失效情况下的制动建压。复合制动时,在高制动强度和低速制动时,该系统全解耦特点能最大效率的进行制动能量回收,提高新能源汽车的续航里程。当前,在汽车制动研究领域,德国博世集团提出了iBooster一代和iBooste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集成式新型线控液压制动系统,包括制动系统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系统外壳(1)的一侧设置有制动第一动力源电机(2)和制动第二动力源电机(3),所述制动系统外壳(1)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一制动主缸(12)、第二制动主缸(9)和踏板感模拟主缸(15),所述制动系统外壳(1)的顶面设置有油箱(4),所述制动系统外壳(1)的底面设置有第一安装孔(21)和第二安装孔(22),所述制动系统外壳(1)的前侧面设置有踏板推杆(17)和踏板推杆支撑座孔(28),所述制动系统外壳(1)的后侧面设置有主缸失效启动缸(23),所述制动系统外壳(1)的内部设置有第一传动齿轮(33)、第二传动齿轮(35)、第一丝杠螺母(34)、第二丝杠螺母(36)、第一传动齿条(40)和第二传动齿条(3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成式新型线控液压制动系统,包括制动系统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系统外壳(1)的一侧设置有制动第一动力源电机(2)和制动第二动力源电机(3),所述制动系统外壳(1)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一制动主缸(12)、第二制动主缸(9)和踏板感模拟主缸(15),所述制动系统外壳(1)的顶面设置有油箱(4),所述制动系统外壳(1)的底面设置有第一安装孔(21)和第二安装孔(22),所述制动系统外壳(1)的前侧面设置有踏板推杆(17)和踏板推杆支撑座孔(28),所述制动系统外壳(1)的后侧面设置有主缸失效启动缸(23),所述制动系统外壳(1)的内部设置有第一传动齿轮(33)、第二传动齿轮(35)、第一丝杠螺母(34)、第二丝杠螺母(36)、第一传动齿条(40)和第二传动齿条(3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成式新型线控液压制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第一动力源电机(2)和制动第二动力源电机(3)分别与电机安装孔(43)通过螺栓连接固定,所述制动第一动力源电机(2)和制动第二动力源电机(3)的转轴分别通过第一电机传动孔(41)和第二电机传动孔(42)与第一传动齿轮(33)和第二传动齿轮(35)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传动齿轮(33)和第二传动齿轮(35)分别与第一丝杠螺母(34)和第二丝杠螺母(36)外啮合,所述第一丝杠螺母(34)和第二丝杠螺母(36)分别通过螺栓与固定螺纹孔(31)固定连接于制动系统外壳(1),所述第一丝杠螺母(34)和第二丝杠螺母(36)分别与第一传动丝杠(39)和第二传动丝杠(37)滚动连接,所述第一传动丝杠(39)和第二传动丝杠(37)的一端分别穿过第一丝杠孔(29)和第二丝杠孔(30)滚动连接第一主缸活塞(44)和第二主缸活塞(45),所述第一主缸活塞(44)和第二主缸活塞(45)分别安装于第一制动主缸(12)和第二制动主缸(9)缸体内,所述第一制动主缸(12)和第二制动主缸(9)分别通过螺栓与固定螺纹孔(31)固定连接于制动系统外壳(1),所述第一制动主缸(12)和第二制动主缸(9)的上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制动液补偿孔(13)和第二制动液补偿孔(8),所述第一制动主缸(12)和第二制动主缸(9)的一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压力出口(26)和第二压力出口(25)。
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一种集成式新型线控液压制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箱(4)的一侧面设置有油箱固定支架(14),所述油箱固定支架(14)与固定螺纹孔(31)通过螺栓与制动系统外壳(1)固定连接,所述油箱(4)的顶面设置有加油口(5),所述加油口(5)的顶面设置有排气孔(6),所述油箱(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有浩,王猛,汪选要,马成程,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