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承业专利>正文

物料干燥系统中的热气流分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74323 阅读:1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物料干燥系统的热气流分流装置,它由管接头和与管接头成一体的至少二个分流支管构成。使用时,管接头接于热风管上,分流支管与干燥管相接。物料干燥系统使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之后,来自热风管的热气流能得到合理的分流,湿物料经有序的多级(至少二级)去湿干燥后,能达到优异的去湿干燥效果,且还可提高干燥系统的生产效率,对各类物料,特别是对粒状、片状物料的去湿干燥尤为适合。(*该技术在200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分流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物料热气流干燥设备系统中的热气流分流装置。目前人们采用的物料热气流干燥设备系统仍为热气流单直流式系统,具体地说,接热源的热风管仅与一个干燥管相接通,整个干燥系统工作后,热空气流经热风管后仅进入单一的干燥管内,湿物料在单一的干燥管内干燥去水分,热气流与湿料混合发生热交换后,气流中的湿度增大,相对速度降低,物料中水分难以充分蒸发出来,最后经与干燥管相接的分离塔气固相分离,分离出的物料湿度仍比较大,干燥不理想;这种热气流为单直流式的干燥系统若用于粘性物料、非粉状物料的去湿干燥,其干燥效果尤差。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将热气流分流的装置,物料干燥系统采用本分流装置后,热气流能得到合理的分流,并进入不同的干燥管,物料经有序的多级去湿后,能达到优异的干燥效果。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解决方案是,设计一种可直接接在现有的热风管与干燥管之间的热气流分流装置,该装置具有可与热风管相接的管接头,管接头下至少连接有二个分流支管,分流支管又与不同的干燥管相接。热气流经热风管,再在分流装置内产生分流,经分流支管进入与之相接的干燥管内,由此至少在二套并列的干燥管内得到高温的近乎绝干的热气流场,湿物料经其中的一套干燥管、分离塔中途去湿后,已大半干的物料至少再在并列的干燥管内再次去湿干燥,气固相分离后,最后出的物料含水分极低,且疏松干脆。物料干燥系统在采用了本技术装置后,就具有如下优点1、生产率提高、能耗降低。由于热风管经分流装置并列式地连通至少两套干燥管,使得并列的干燥管内同时都有大量的近乎绝干的高温气流,物料在连续的去湿干燥过程中始终处在高的传热温差和大的相对速度场中,物料中水分就易迅速蒸发,物料也快速流动。如采用了本技术装置的CJWK-1000型酒糟干燥生产线可生产干酒糟(含水分百分之10内)一吨,吨干糟煤耗从现行技术的400-600Kg下降至200Kg左右。2、干燥效果佳。去湿后得到的干物料疏松、干脆、含水分很低,色泽也好,逸到环境中的粉尘极少。3、应用范围广。能很好地适用于片状、小颗粒状、粉状物料的快速高效干燥。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技术。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一应用实例本技术(见图1、2),具有管接头1,管接头1下连接有与其成一体的分流支管2和分流支管3,分流支管2、3管径的大小是根据热平衡和气固两相流量及所待干燥物料的性质(如粘度)计算设计的。本技术使用时(见图3),是将管接头1法兰连接在热风管30的下端,热风管30的下端接口为长方形,与管接头1接口相配,热风管30顶部连在热风炉28的顶侧热气出口上,分流支管2与干燥管4相接,干燥管4分为三段,第一段为管5,第二段为膨胀管6,第三段为管7,管5一端与分流支管2相接,管5靠端部的上面开有湿料入口31,入料口31与输送装置8相接,湿物料由此进入干燥管4,管7的另一端与分离塔9相接,其接口处为长方形切面;若分离塔9是一分离塔组,即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离塔并联组成,则管7为一分流管,将进入管5的气固两相流,分成两股或两股以上的气固两相流,分别进入相应的分离塔,分离塔9的下部与闭风器10相接,若分离塔9是一分离塔组,则每一分离塔下部都有一闭风器10,此闭风器10的下部(即固相物料出口)经管11与另一干燥管相接,若分离塔9是一分离塔组,则管11为固相汇流管,其管数与闭风器数相等;分离塔9顶部废气相出口与管12相接,管12与管13相接,当分离塔9为一分离塔组时,管12为废气相汇流管,其管数与分离塔数相同,管13与汇流管14相接相通;分流支管3与干燥管15相接,干燥管15也分为三段,第一段为管16,第二段为膨胀管17,膨胀管17口径较大,能起延时作用,减缓流速,有利于气流与物料的混合、热交换,提高物料的脱水效果,也提高热效率,第三段为管18,管16一端与分流支管3相接,管16靠端部的上面开有通道口19,通道口19与管11相接相通,从分离塔9分离出的大半干物料由此联接处入干燥管15内再行第二次去湿干燥,管18与分离塔20相接,其接口处为长方形;分离塔20的顶部废气相出口经管21与汇流管14相接通,汇流管14与高压风机22相接通,风机22出口接排气管23。本应用实例的分离塔20引出的排废气管21也可不与汇流管14相接,而直接采用与另一增设的风机相接排湿排气。此时,取消汇流管14,管13直接与风机22相接,但整个系统要增设一台用于排除管21内废气的风机。由位于分离塔20下部的闭风器24落下的干燥物料可直接落在震动筛25上,震动筛25是悬挂在支承架上,震动筛25下部是中间料仓26,中间料仓26下部与粉碎机27相接,从闭风器24下部起至粉碎机27,中间的联接全用布袋柔性联接,避免震动相互传递。全系统管道间的联接,除与闭风器10、24,输送装置8,风机22的联接为法兰连接外,其余部分的联接,可为法兰连接或焊接。启动风机22后(见图3),全装置即处于负压下工作。此时,由热风炉28来的高温热气流入热风管30,并在分流支管2、3产生分流,分流成两股热气流,分别沿干燥管4和干燥管15的管路流动,在汇流管14处汇合,废气经由风机22、排气管23排出。物料由各种运输工具倾倒在筛网29上,由输送装置8送入干燥管4的管5内,与从分流支管2来的高温热气流混合,物料就悬浮在管5热气流中。物料在由入料口31至分离塔9的运动过程中,经历了第一个高温场(即入料口31至膨胀管6这段内)和两个大的相对速度场(即入料口31至膨胀管6和膨胀管6部分),物料由此被快速干燥而除去其中所含大部分水(约占70%的水分)。当物料进入分离塔9后,含水汽的低温气流即与已大半干的物料迅速分开,而由分离塔9顶部经管12、管13、汇流管14、风机22排入大气。此点,是中途去湿干燥(流程)。物料经闭风器10落入干燥管15的管16内,经与管16内的高温热气流混合后,物料沿干燥管15管道流动;物料从通道口19处至分离塔20的运动过程中,又经历第二个高温场和两个大的相对速度场。含水低温废气由分离塔20顶部经管21、汇流管14、风机22排入大气。干物料经闭风器24装袋。若干粒状物料需过筛和粉碎成粉状成品,则粒状物料经闭风器24后,落入震动筛25自动进行筛分,筛上物由震动筛侧管排出,筛下物自动落入中间料仓26,再自动进入粉碎机27,成品由粉碎机27出料口装袋。可见,在物料干燥系统中采用本技术的热气流分流装置(与热风管相接的分流装置可将来自热风管的热气流分成二股或二股以上的高温热气流),去湿干燥物料,就使物料在去湿干燥过程中完全处于下种状态A、处于高的传热温差;B、处于大的相对速度场中;C、处于相对湿度低的大量热气流中。上述三种状态,能快速高效排出物料中的水分,从而使物料具有较高的去湿速率。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物料热气流干燥系统的热气流分流装置,具有可接于热风管上的管接头(1),其特征在于所述管接头下连接有至少二个分流支管,分流支管能分别与干燥系统中的与之匹对的干燥管相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热气流分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气流分流装置设有二个分流支管(2.3)。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物料干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物料热气流干燥系统的热气流分流装置,具有可接于热风管上的管接头(1),其特征在于所述管接头下连接有至少二个分流支管,分流支管能分别与干燥系统中的与之匹对的干燥管相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承业孙石庄张兴利
申请(专利权)人:张承业孙石庄张兴利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51[中国|四川]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