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手持式采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738344 阅读:8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4 06:1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便携手持式采棉装置,包括电机、传速带、变速装置、辅助卸棉机构、手柄、过渡齿轮机构、主卸棉机构、采棉机构、机壳,工作时移动整个采棉装置使末端端口与棉花接触,所述采棉机构中间的所述采摘齿轮勾住棉花,将棉花从棉壳内抽离,棉花随所述采摘齿轮转动,运送至所述主卸棉机构中所述主卸棉齿轮和所述辅助卸棉机构中所述辅助卸棉齿轮处,所述副卸棉齿轮和所述主卸棉齿轮相互配合将棉花与所述采摘齿轮分离,最后在重力作用下棉花沿所述机壳下端落入集棉袋,本装置通过所述滑动齿轮以及所述换挡叉所组成的换挡部分进行调速。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将变速装置加入采棉机,在不影响整体尺寸、重量的情况下使采棉机有更广阔的适用性,其结构简单、操作灵活、生产成本低、可靠性高。

A portable hand-held cotton pick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携手持式采棉装置所属
本专利技术涉及棉花采摘
,具体涉及一种便携手持式采棉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人工采摘是传统的棉花采摘方式,人工采摘不仅工作效率较为低下,劳动强度偏高,并且增加了棉花种植以及生产的综合成本,因此每年要造成许多不必要的资源浪费,而且大型采棉机在近几年内难以得到大规模的应用。相反,手持式小型棉花采摘机的萌芽仅在近几年内萌发,这种类型的采棉机占用的空间较小、便于随身携带、使用简单、成本较低、工作效率较高,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但是当前的市面上现有的手持式棉花采摘机普遍的存在易出现棉花堵塞的情况,导致工作效率低下,并且外置的拨动轮很容易划伤人的手。为了解决其易堵塞、效率低的难题,便携手持式采棉装置对其重新进行优化和创新设计。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在于研究和设计手持式采棉机的整体结构,希望实现棉花采摘过程中棉花采摘的机械化,通过适当改进和创新基于原始小型采棉机的采棉机,可以在小型采棉机上完成采棉效率更高的采棉效率,降低劳动强度。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便携手持式采棉装置,包括电机、传速带、变速装置、辅助卸棉机构、手柄、过渡齿轮机构、主卸棉机构、采棉机构、机壳,所述变速装置由花键轴、内侧传动齿轮、双联齿轮1、滑动齿轮、传送带轮、双联齿轮2和换挡叉组成,所述辅助卸棉机构由辅助卸棉轴、辅助卸棉齿轮和直齿传动齿轮组成,所述主卸棉机构由外侧传动齿轮、主卸棉齿轮和主卸棉轴组成,所述采棉机构由传动齿轮1、采摘齿轮和传动齿轮2组成。所述电机固定在所述机壳内部,所述电机输出轴连接带轮,所述电机的带轮与所述变速装置中所述传送带轮通过所述传速带实现连接,达到传递动力的目的,所述变速装置的主体包括换挡和传动两部分,其中所述变速装置换挡部分由所述滑动齿轮和所述换挡叉组成,所述变速装置传动部分由花键轴、内侧传动齿轮、双联齿轮1、传送带轮和双联齿轮2组成,所述变速装置通过两端安装的轴承与所述机壳内轴承座的配合实现安装,所述滑动齿轮以及所述换挡叉所组成的换挡部分与所述双联齿轮1和所述双联齿轮2形成配合,改变传动比,实现变速,所述辅助卸棉机构中所述直齿传动齿轮与所述变速装置中所述内侧传动齿轮相啮合,所述辅助卸棉机构通过轴承与轴承座的配合安装在所述机壳内,所述手柄通过焊接与所述机壳实现连接,且二者呈45度夹角向下,所述过渡齿轮机构通过轴承与轴承座的配合安装在所述机壳内,所述过渡齿轮机构中内侧传动齿轮与所述辅助卸棉机构中所述直齿传动齿轮啮合,所述主卸棉机构通过轴承与轴承座的配合安装在所述机壳内,所述主卸棉机构中所述外侧传动齿轮与所述过渡齿轮机构中外侧传动齿轮相啮合,所述采棉机构通过轴承与轴承座的配合安装在所述机壳内,所述采棉机构中所述传动齿轮1与所述变速装置中所述双联齿轮2啮合,所述采棉机构中所述传动齿轮2与所述变速装置中所述双联齿轮1啮合,所述采摘齿轮位于所述采棉机构的中部位置且所述采摘齿轮上具有特制的采摘钩。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将变速装置加入采棉机,在不影响整体尺寸、重量的情况下使采棉机有更广阔的适用性,其结构简单、操作灵活、生产成本低、可靠性高,能够解决现有的手持式棉花采摘机普遍存在的因棉花堵塞导致工作效率低下的问题。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便携手持式采棉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便携手持式采棉装置变速装置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便携手持式采棉装置辅助卸棉机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便携手持式采棉装置过渡齿轮机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便携手持式采棉装置主卸棉机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便携手持式采棉装置采棉机构结构示意图。图中:1、电机2、传速带3、变速装置4、辅助卸棉机构5、手柄6、过渡齿轮机构7、主卸棉机构8、采棉机构9、机壳具体实施方式参见附图1、图2、图3、图4、图5、图6,一种便携手持式采棉装置,包括:电机(1)、传速带(2)、变速装置(3)、辅助卸棉机构(4)、手柄(5)、过渡齿轮机构(6)、主卸棉机构(7)、采棉机构(8)、机壳(9),所述变速装置(3)由花键轴(301)、内侧传动齿轮(302)、双联齿轮1(303)、滑动齿轮(304)、传送带轮(305)、双联齿轮2(306)和换挡叉(307)组成,所述辅助卸棉机构(4)由辅助卸棉轴(401)、辅助卸棉齿轮(402)和直齿传动齿轮(403)组成,所述主卸棉机构(7)由外侧传动齿轮(701)、主卸棉齿轮(702)和主卸棉轴(703)组成,所述采棉机构(8)由传动齿轮1(801)、采摘齿轮(802)和传动齿轮2(803)组成。所述电机(1)固定在所述机壳(9)内部,所述电机(1)输出轴连接带轮,所述电机(1)的带轮与所述变速装置(3)中所述传送带轮(305)通过所述传速带(2)实现连接,达到传递动力的目的,所述变速装置(3)的主体包括换挡和传动两部分,其中所述变速装置(3)换挡部分由所述滑动齿轮(304)和所述换挡叉(307)组成,所述变速装置(3)传动部分由花键轴(301)、内侧传动齿轮(302)、双联齿轮1(303)、传送带轮(305)和双联齿轮2(306)组成,所述变速装置(3)通过两端安装的轴承与所述机壳(9)内轴承座的配合实现安装,所述滑动齿轮(304)以及所述换挡叉(307)所组成的换挡部分与所述双联齿轮1(303)和所述双联齿轮2(306)形成配合,改变传动比,实现变速,所述辅助卸棉机构(4)中所述直齿传动齿轮(403)与所述变速装置(3)中所述内侧传动齿轮(302)相啮合,所述辅助卸棉机构(4)通过轴承与轴承座的配合安装在所述机壳(9)内,所述手柄(5)通过焊接与所述机壳(9)实现连接,且二者呈45度夹角向下,所述过渡齿轮机构(6)通过轴承与轴承座的配合安装在所述机壳(9)内,所述过渡齿轮机构(6)中内侧传动齿轮与所述辅助卸棉机构(4)中所述直齿传动齿轮(403)啮合,所述主卸棉机构(7)通过轴承与轴承座的配合安装在所述机壳(9)内,所述主卸棉机构(7)中所述外侧传动齿轮(701)与所述过渡齿轮机构(6)中外侧传动齿轮相啮合,所述采棉机构(8)通过轴承与轴承座的配合安装在所述机壳(9)内,所述采棉机构(8)中所述传动齿轮1(801)与所述变速装置(3)中所述双联齿轮2(306)啮合,所述采棉机构(8)中所述传动齿轮2(803)与所述变速装置(3)中所述双联齿轮1(303)啮合,所述采摘齿轮(802)位于所述采棉机构(8)的中部位置且所述采摘齿轮(802)上具有特制的采摘钩。具体操作方式:首先打开电源,所述电机(1)转动,采棉装置开始运转,所述电机(1)输出端带轮通过带动所述传速带(2)转动进而带动所述变速装置(3)转动,所述变速装置(3)中所述双联齿轮1(303)与所述采棉机构(8)中所述传动齿轮2(803)啮合,所述变速装置(3)中所述双联齿轮2(306)与所述采棉机构(8)中所述传动齿轮1(801)啮合,通过所述滑动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携手持式采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机(1)、传速带(2)、变速装置(3)、辅助卸棉机构(4)、手柄(5)、过渡齿轮机构(6)、主卸棉机构(7)、采棉机构(8)、机壳(9),所述变速装置(3)由花键轴(301)、内侧传动齿轮(302)、双联齿轮1(303)、滑动齿轮(304)、传送带轮(305)、双联齿轮2(306)和换挡叉(307)组成,所述辅助卸棉机构(4)由辅助卸棉轴(401)、辅助卸棉齿轮(402)和直齿传动齿轮(403)组成,所述主卸棉机构(7)由外侧传动齿轮(701)、主卸棉齿轮(702)和主卸棉轴(703)组成,所述采棉机构(8)由传动齿轮1(801)、采摘齿轮(802)和传动齿轮2(803)组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手持式采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机(1)、传速带(2)、变速装置(3)、辅助卸棉机构(4)、手柄(5)、过渡齿轮机构(6)、主卸棉机构(7)、采棉机构(8)、机壳(9),所述变速装置(3)由花键轴(301)、内侧传动齿轮(302)、双联齿轮1(303)、滑动齿轮(304)、传送带轮(305)、双联齿轮2(306)和换挡叉(307)组成,所述辅助卸棉机构(4)由辅助卸棉轴(401)、辅助卸棉齿轮(402)和直齿传动齿轮(403)组成,所述主卸棉机构(7)由外侧传动齿轮(701)、主卸棉齿轮(702)和主卸棉轴(703)组成,所述采棉机构(8)由传动齿轮1(801)、采摘齿轮(802)和传动齿轮2(803)组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手持式采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1)固定在所述机壳(9)内部,所述电机(1)输出轴连接带轮,所述电机(1)的带轮与所述变速装置(3)中所述传送带轮(305)通过所述传速带(2)实现连接,达到传递动力的目的,所述变速装置(3)的主体包括换挡和传动两部分,其中所述变速装置(3)换挡部分由所述滑动齿轮(304)和所述换挡叉(307)组成,所述变速装置(3)传动部分由花键轴(301)、内侧传动齿轮(302)、双联齿轮1(303)、传送带轮(305)和双联齿轮2(3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海霞张宇于梦恬魏昆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