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分体式分流锥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12759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1 00: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分体式分流锥,包括分流锥主体、固定设置在分流锥主体上端的分水器、与分流锥主体同轴设置的连接凸台以及通过连接凸台与分流锥主体相连接的分流锥套体,且连接凸台与分流锥套体之间通过螺纹结构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新型分体式分流锥通过将分流锥主体与模具的分水器连为一体,减少了装配过程连接不当造成模具内部漏风、漏水等现象;另外由于分流锥主体与分流锥套体依靠螺纹配合相连接,且装配时可在模具顶模外完成,减少了分流锥更换或实验过程中将顶模拆装的过程减少劳动强度,同时减少了反复拆装而造成的冷却风管错位,松动等现象而对产品造成不必要的质量问题的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分体式分流锥
本技术涉及分流装置相关
,具体为一种新型分体式分流锥。
技术介绍
目前,铝合金轮毂低压铸造生产过程普遍使用一体式分流锥,该种分流锥在装配过程中采用将分流锥中部表面的圆柱面与模具顶模中心孔配合,顶部依靠螺纹和顶模分水器相连,生产连接不当易造成模具内部漏风、漏水等现象,影响生产质量同时难以察觉,并且在更换分流锥时需要将顶模拆开,操作复杂,形成不必要的动作浪费及时间浪费,同时由于在装配过程中涉及到顶模冷却风管的重复拆装,冷却风管的定位安装难度相对较大,因此容易产生毛坯内部缩松等缺陷从而影响产品质量,而且分流锥经铝液冲蚀后造成分流锥损坏或者因试验要求而重新制定分流锥造型时需要整体更换分流锥,造成不必要的成本浪费。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新型分体式分流锥。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分体式分流锥,旨在改善现有技术中装配过程中采用将分流锥中部表面的圆柱面与模具顶模中心孔配合,顶部依靠螺纹和顶模分水器相连,生产连接不当易造成模具内部漏风、漏水等现象以及在更换分流锥时需要将顶模、风管及分水器拆开,操作复杂,形成不必要的动作浪费及时间浪费,同时由于在装配过程中涉及到顶模冷却风管的重复拆装,冷却风管的定位安装难度相对较大,因此容易产生毛坯内部缩松等缺陷从而影响产品质量的问题。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新型分体式分流锥,包括分流锥主体、固定设置在分流锥主体上端的分水器、与分流锥主体同轴设置的连接凸台以及通过连接凸台与分流锥主体相连接的分流锥套体,且连接凸台与分流锥套体之间通过螺纹结构相连接,分流锥主体与模具的分水器连为一体,减少了装配过程连接不当造成模具内部漏风、漏水等现象;另外由于分流锥主体与分流锥套体依靠螺纹配合相连接,且装配时可在模具顶模外完成,减少了分流锥更换或实验过程中将顶模拆装的过程减少劳动强度,同时减少了反复拆装而造成的冷却风管错位,松动等现象而对产品造成不必要的质量问题的风险;作为本技术的一个优选方面,连接凸台与分流锥主体固定连接,连接凸台的外周设置有外螺纹a,分流锥套体内壁设置有与连接凸台的外螺纹a相适配的内螺纹,进而便于通过内螺纹与连接凸台外周的外螺纹a之间相互配合的作用,将连接凸台与分流锥套体相连接,进而使得分流锥主体与分流锥套体依靠螺纹配合相连接,且装配时可在模具顶模外完成,减少了分流锥更换或实验过程中将顶模拆装的过程减少劳动强度;作为本技术的一个优选方面,还包括分流锥主体远离与分水器相连接的一端设置的连接部,连接部外周均匀的设置有外螺纹b,从而便于分流锥主体依靠螺纹配合与顶模连接紧固,代替锁死螺母,保证安装后纵向无位移偏差;作为本技术的一个优选方面,连接部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限位翼边,第一限位翼边与分流锥主体的圆心为中心点周向设置,且第一限位翼边的外径大于连接部的外径,第一限位翼边的内侧与分流锥主体固定连接,进而便于通过第一限位翼边对连接部与模具顶模相连接的位置进行限位,从而有效的保证了分流锥主体与模具顶模相连接的精度;作为本技术的一个优选方面,连接凸台与分流锥主体相连接处设置有第二限位翼边,第二限位翼边与分流锥主体固定连接,且第二限位翼边的外径大于连接凸台的外径,进而便于通过第二限位翼边对分流锥套体进行限位,分流锥套体内壁与分连接凸台相连接处设置有与对连接凸台进行限位的连接凹孔,进而便于通过连接凹孔对连接凸台进行限位,从而有效的保证了分流锥主体与分流锥套体之间相连接的精度,进而有效的保证了本技术的使用精度;作为本技术的一个优选方面,另外还包括设置在分流锥套体相对于与分流锥主体相连接的一端的调节部,调节部的内侧与分流锥套体固定连接,调节部的外侧设置为正12边形,方便安装的同时起到一定的拔模效果,减少生产过程脱模的时间损失,调节部的外表面设置有AlCrN纳米涂层,增强分流锥套体的抗铝液冲击及腐蚀能力,减少磨损及变形,减少更换频次,节约生产成本。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具有设计合理且操作简单的特点,本技术一种新型分体式分流锥包括分流锥主体、固定设置在分流锥主体上端的分水器、与分流锥主体同轴设置的连接凸台以及通过连接凸台与分流锥主体相连接的分流锥套体,且连接凸台与分流锥套体之间通过螺纹结构相连接,分流锥主体与模具的分水器连为一体,减少了装配过程连接不当造成模具内部漏风、漏水等现象;另外由于分流锥主体与分流锥套体依靠螺纹配合相连接,且装配时可在模具顶模外完成,减少了分流锥更换或实验过程中将顶模拆装的过程减少劳动强度,同时减少了反复拆装而造成的冷却风管错位,松动等现象而对产品造成不必要的质量问题的风险。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整体结构的爆炸图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中的图1的正视图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中的图1的俯视图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分流锥主体、2-分水器、3-连接部、31-第一限位翼边、4-连接凸台、41-第二限位翼边、5-分流锥套体、6-调节部。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照图1、图2和图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分体式分流锥,包括分流锥主体1、固定设置在分流锥主体1上端的分水器2、与分流锥主体1同轴设置的连接凸台4以及通过连接凸台4与分流锥主体1相连接的分流锥套体5,且连接凸台4与分流锥套体5之间通过螺纹结构相连接,分流锥主体1与模具的分水器2连为一体,减少了装配过程连接不当造成模具内部漏风、漏水等现象;另外由于分流锥主体1与分流锥套体5依靠螺纹配合相连接,且装配时可在模具顶模外完成,减少了分流锥更换或实验过程中将顶模拆装的过程减少劳动强度,同时减少了反复拆装而造成的冷却风管错位,松动等现象而对产品造成不必要的质量问题的风险;具体请参照图2和图3,连接凸台4与分流锥主体1固定连接,连接凸台4的外周设置有外螺纹a,分流锥套体5内壁设置有与连接凸台4的外螺纹a相适配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分体式分流锥,其特征在于:包括分流锥主体(1)、固定设置在分流锥主体(1)上端的分水器(2)、与分流锥主体(1)同轴设置的连接凸台(4)以及通过连接凸台(4)与分流锥主体(1)相连接的分流锥套体(5),且连接凸台(4)与分流锥套体(5)之间通过螺纹结构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分体式分流锥,其特征在于:包括分流锥主体(1)、固定设置在分流锥主体(1)上端的分水器(2)、与分流锥主体(1)同轴设置的连接凸台(4)以及通过连接凸台(4)与分流锥主体(1)相连接的分流锥套体(5),且连接凸台(4)与分流锥套体(5)之间通过螺纹结构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分体式分流锥,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凸台(4)与分流锥主体(1)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凸台(4)的外周设置有外螺纹a,所述分流锥套体(5)内壁设置有与连接凸台(4)的外螺纹a相适配的内螺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分体式分流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分流锥主体(1)远离与分水器(2)相连接的一端设置的连接部(3),所述连接部(3)外周均匀的设置有外螺纹b。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分体式分流锥,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3)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限位翼边(3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刚周星张杰刘建奎李江
申请(专利权)人:秦皇岛兴龙轮毂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