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佳君专利>正文

调温式半导体致冷(制热)设备的节能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69318 阅读:1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给半导体致冷(制热)设备供电的节能装置,同时具有温度调正作用,装置由停机时间控制回路(R1、C1、T1、TX、J1),工作时间控制回路(W1、C2、T2、D2、T1、JX)及放电回路W3、D3构成,形成定时对负载RL(半导体器件)以通断形式供电的装置,节约电能40%以上,其温度控制利用半导体致冷(制热)器件本身独具的温差电势来进行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用元件少,控制方便。(*该技术在199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调温式半导体致冷(制热)设备的节能装置,是半导体致冷(制热)设备的供电装置并可对该设备进行温度调正。半导体致冷(制热)设备是近年来流行在国际市场上的一种新一代的冷藏器具。它是根据帕尔贴效应利用半导体器件致冷(制热),由于不需压缩机、且结构轻巧、噪音低、寿命长、耐震动,即可固定放置、也便于携带。所以广泛应用于汽车、轮船、宾馆、医院、家庭及外出作业。它的供电设备耗电很多,所耗电能几乎等于电冰箱,而这对没有市电供应的外出或是车船等处尤为不方便。本技术的目的是为半导体致冷(制热)设备设计一种节能的供电装置,同时该装置并还对半导体设备具有温度调正作用。本技术的结构如下(参见图1)由电阻R1、晶体管T1电容C1、二极管D1、继电器JX构成停机时间控制回路;由继器JX、可调电阻W1,二极管D2、电容C2晶体管T2、T1构成工作时间控制回路;R2、T4及W2、T3构成放电回路,起温度调整作用的W3和二极管D3串连相接,跨接在继电器JX的触点A和T1、R1、C1的公共点之间。在停机时间控制回路(R1、C1、T1、JX)中继电器JX跨接在工作电源和三极管T1的集电极上。T1的基极和C2、R1的公共点相接。R1、C1串联跨接在工作电源和参考地之间,T1的发射极,RL的另一端和参考地相接。本回路中电源电压通过R1给C1充电,当充电电压达到果一定值时,三极管T1导通,继电器吸合。使负载RL-即半导体致冷(制热)器件开始工作。在工作时间控制回路(W1、D2、C2、T2、T1、JX)中,W1、D2、C2串联相接,跨接继电器触点的一端和参考地之间。T2的基极和D2、C2的连接点相接,T2的集电极、发射极分别和C1的两个端点相接。当继电器吸合时,A点电压和电源工作电压相同,此时电源电压经W1、D2给C2充电。当C2两端电压达到某一值时,T2导通,C1两端电位下降使得T1截止。因而继电器JX的触点释放复原。电容C2的充电过程便是负载的工作时间。R2、T4及W2、T3回路的作用是为了使C1、C2所充的电彻底释放干净。以保下一次充电时间的稳定性。R2、W2的公共点接在继电器JX的触点A上,T3、T4的集电极,发射极分别接在C1、C2的两个端点上的。当继电器JX释放复原时A点失去电源电压,但电压不为零,因为半导体器件两端已产生温差,本身就具有温差发电的能力。故A点此时的电压,即为半导体器件的温差电势。此电压经由R2、W2给晶体管T3、T4以正向偏压,使C1、C2的电压能在短时间内放净。W3、D3串联相接,跨接在JX的一个触点A和T1、R1、C1的公共点之间。由于W3和R1同时构成对电容C1的双充电形式,因此由于W3的存在使C1的充电时间有了变化,所以调节W3的值可以使温度上升下降。本技术具有明显节电效果,节电效率在40%以上。它使用元件少、功能多,控制方便。因此本技术能更快的推进半导体致冷(制热)设备的广泛应用。 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线路图,电源电压为12V/3A。图2是本技术的外形图。1-为输出接线头;2-电源指示灯;3-温度调节旋钮(即图1中W3)。权利要求1.调温式半导体致冷(制热)设备的节能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节能装置有由电阻R1、晶体管T1、电容C1、二极管D1、继电器JX构成的停机时间控制回路,一条有可调电阻w1、二极管D2,电容C2,晶体管T2、T1、继电器JX、D1构成的工作时间控制回路及由R2、T4和w2、T3构成的放电回路,串连相接的可调电阻w3、二极管D3跨接在继电器JX的一个触点和T1、R1、C1的公共点之间;上述停机时间控制回路(R1、C1、T1、JX、D1)中,R1、C1串联相接,跨接在工作电源和参考地之间,晶体管T1的基极和R1、C1的连接点相接,发射极接在参考地上,集电极和继电器JX相接;上述工作时间控制回路(w1、D2、C2、T2、T1、JX)中,w1、D2、C2串联相接,跨接在继电器JX的触点的一端A和参考地之间,T2的基极和D2、C2的公共点相接,T2的集电极、发射极分别接在C1的两端;上述放电回路R2、T4及w2、T3中,R2、w2的公共点和继电器JX触点的一端相接,T4的集电极、发射极分别接在C1的两端。T3的集电极、发射极分别接在C2的两端。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给半导体致冷(制热)设备供电的节能装置,同时具有温度调整作用,装置由停机时间控制回路(R1、C1、T1、TX、J1),工作时间控制回路(W1、C2、T2、D2、T1、JX)及放电回路W3、D3构成,形成定时对负载RL(半导体器件)以通断形式供电的装置,节约电能40%以上,其温度控制利用半导体致冷(制热)器件本身独具的温差电势来进行的。本技术所用元件少,控制方便。文档编号F25D29/00GK2035449SQ8821404公开日1989年4月5日 申请日期1988年9月16日 优先权日1988年9月16日专利技术者吴佳君 申请人:吴佳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调温式半导体致冷(制热)设备的节能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节能装置有由电阻R1、晶体管T1、电容C1、二极管D1、继电器JX构成的停机时间控制回路,一条有可调电阻w1、二极管D2,电容C2,晶体管T2、T1、继电器JX、D1构成的工作时间控制回路及由R2、T4和w2、T3构成的放电回路,串连相接的可调电阻w3、二极管D3跨接在继电器JX的一个触点和T1、R1、C1的公共点之间;上述停机时间控制回路(R1、C1、T1、JX、D1)中,R1、C1串联相接,跨接在工作电源和参考地之间,晶体管T1的基极和R1、C1的连接点相接,发射极接在参考地上,集电极和继电器JX相接;上述工作时间控制回路(w1、D2、C2、T2、T1、JX)中,w1、D2、C2串联相接,跨接在继电器JX的触点的一端A和参考地之间,T2的基极和D2、C2的公共点相接,T2的集电极、发射极分别接在C1的两端;上述放电回路R2、T4及w2、T3中,R2、w2的公共点和继电器JX触点的一端相接,T4的集电极、发射极分别接在C1的两端。T3的集电极、发射极分别接在C2的两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佳君
申请(专利权)人:吴佳君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64[中国|宁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