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前处理电泳智能翻转输送机
本技术涉及一种前处理电泳智能翻转输送机,是一种汽车涂装车间前处理及电泳系统的输送装置,属于涂装机械化输送领域。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大规模的汽车涂装线的前处理、电泳生产线采用的机械化输送设备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自行小车、积放式悬挂输送机、摆杆输送机等主要设备,他们具有投资小、制造简单、维护容易等特点,但是这些输送设备具有很多局限性:工件在槽内翻转的最大角度仅能达到45度,导致车身表面前处理及电泳的不均匀,满足不了车身愈来愈苛刻的质量要求;传统的输送设备由于角度的限制,车身出入槽需要很长距离,因此整线设备长度较长,导致生产线占地面积大,前处理电泳材料及能源投入增加,不利于节能环保;重要的是传统输送设备不具备柔性和智能性,无法满足多品种及质量逐步提升而需要的复杂工艺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前处理电泳智能翻转输送机,其能实现生产柔性化、智能化;可实现工件输送过程中任意位置的速度调整及停止,在输送的同时可进行翻转运动,翻转运动可根据工艺要求及车身的特点进行优化 ...
【技术保护点】
1.前处理电泳智能翻转输送机,由输送系统、 旋转系统、行走轨道、接电系统、鳞板拨杆、控制系统组成,其特征在于:旋转系统的旋转驱动电机与车体框架采用法兰连接,旋转驱动电机与旋转轴采用胀套连接,接电系统由驱动侧旋转接电;输送系统由车体框架、行走驱动电机、行走驱动轮、驱动轮轴、从动走轮、导向轮组成,其中行走驱动轮安装在车体框架前端,行走驱动电机布置在车体框架上,驱动轮轴与行走驱动轮通过涨套连接,从动走轮安装在车体框架后端,有车载控制器安装在车体框架上,车体框架前后各设置两个导向轮,车体框架偏后位置固定连接有防倾翻支架,车体框架前后端头位置固定连接有前端防撞缓冲器和后端防撞缓冲器, ...
【技术特征摘要】
1.前处理电泳智能翻转输送机,由输送系统、旋转系统、行走轨道、接电系统、鳞板拨杆、控制系统组成,其特征在于:旋转系统的旋转驱动电机与车体框架采用法兰连接,旋转驱动电机与旋转轴采用胀套连接,接电系统由驱动侧旋转接电;输送系统由车体框架、行走驱动电机、行走驱动轮、驱动轮轴、从动走轮、导向轮组成,其中行走驱动轮安装在车体框架前端,行走驱动电机布置在车体框架上,驱动轮轴与行走驱动轮通过涨套连接,从动走轮安装在车体框架后端,有车载控制器安装在车体框架上,车体框架前后各设置两个导向轮,车体框架偏后位置固定连接有防倾翻支架,车体框架前后端头位置固定连接有前端防撞缓冲器和后端防撞缓冲器,车体框架的前后端设置前光电开关和后光电开关;
旋转系统由旋转驱动电机、旋转轴,翻转体组成,旋转驱动电机采用法兰安装形式,旋转系统直接固定在输送系统的车体框架设置的支架上,旋转轴一端通过涨套与旋转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联接,另一端安装有支撑走轮,走轮内有轴承,支撑走轮在室体内部的内侧支撑轨道上运行,支撑旋转轴,旋转轴的中部连接翻转体,车身固定在翻转体的上方,翻转体以旋转轴为中心翻转;
行走轨道包括位于室体内部的内侧支撑轨道和位于室体外部的外侧支撑轨道,旋转轴上的支撑走轮运行在内侧支撑轨道上,输送系统得行走驱动轮运行在外侧支撑轨道上,车体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百辉,苏波,孙桂林,于广利,徐照岩,
申请(专利权)人:机械工业第九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吉林;2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