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束式集装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778829 阅读:3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08 19:2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管束式集装箱,包括箱体以及多个缠绕瓶,所述箱体的前端设有前端板,后端设有箱门,所述缠绕瓶的两端各设有一瓶口,所述箱体内固定设置有一个与所述前端板平行的多孔板,多个所述缠绕瓶相互平行并且沿所述箱体的纵向方向设置于所述箱体内部,所述缠绕瓶两端的瓶口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前端板及多孔板。本发明专利技术管束式集装箱,在箱体内设置多孔板,并将缠绕瓶的瓶口连接在前端板和多孔板上,无需在箱体内部的靠近前端的位置设置额外的框架结构来固定缠绕瓶,能够减轻重量,实现轻量化设计,并且还有利于增加缠绕瓶的长度,通过箱体还能够对缠绕瓶进行可靠防护。

Tube bundle container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tube type container, which comprises a box body and a plurality of winding bottle, the front end of the box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front plate, the back end is provided with a box door, the winding bottle is respectively arranged at two ends of a bottle, wherein the box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porous plate with the front end plate in parallel, multiple the bottles are parallel to each other and winding along the longitudinal direction of the box body is arranged in the box body, the bottle mouth winding ends are respectively and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front end plate and the porous plate. The tube type container, a perforated plate is arranged in the box body, and the bottle mouth winding is connected with the front end plate and the porous plate, not near the distal end of the position in the interior of the box frame structure to fix the additional winding bottle, can reduce weight, realize the lightweight design, and also to increase the winding bottle the length, through the box is also capable of reliable protection for the winding bott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管束式集装箱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集装箱,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对缠绕瓶进行保护的管束式集装箱。
技术介绍
缠绕瓶是一种内胆外缠纤维构成的复合气瓶,缠绕瓶内胆可以是钢制、铝制或塑料材质,外缠纤维可以是玻璃纤维、碳纤维和芳伦纤维等,该复合气瓶为容重比提高的钢质气瓶的换代升级产品,因其外部结构的特殊性,需要防紫外线辐射、砾石冲击、化学物质侵蚀以及尖锐物体划伤等伤害。现有钢瓶管束式集装箱多采用框架或捆绑结构,结构笨重,钢瓶裸露于自然环境,整箱容重比很小,运输效率低,而且钢瓶外壁也得不到有效防护。在所述
技术介绍
部分公开的上述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专利技术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它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轻量化的能够对缠绕瓶进行可靠防护的管束式集装箱。本专利技术的额外方面和优点将部分地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并且部分地将从描述中变得显然,或者可以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践而习得。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一种管束式集装箱,包括箱体以及多个缠绕瓶,所述箱体的前端设有前端板,后端设有箱门,所述缠绕瓶的两端各设有一瓶口,所述箱体内固定设置有一个与所述前端板平行的多孔板,多个所述缠绕瓶相互平行并且沿所述箱体的纵向方向设置于所述箱体内部,所述缠绕瓶两端的瓶口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前端板及多孔板。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多个所述缠绕瓶在竖直方向上设置为多列,所述箱体底部设有对至少一列的缠绕瓶进行支撑的底部承载梁,由所述底部承载梁支撑的缠绕瓶与至少其中一列临近的缠绕瓶在竖直方向上交错布置。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多个所述缠绕瓶在竖直方向上设置为4列,位于中间两列的缠绕瓶支撑于所述底部承载梁并与外侧其中一列的缠绕瓶在竖直方向上交错布置,所述底部承载梁的高度为缠绕瓶半径的0.9-1.1倍。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所述箱体顶部设有压盖在中间两列缠绕瓶上方的弧形梁,所述弧形梁具有两个与所述缠绕瓶的外壁相贴合的弧形面,所述弧形梁与底部承载梁之间设有用于拉紧该弧形梁的拉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每列缠绕瓶中的两个上下相邻的缠绕瓶之间设有与所述缠绕瓶外壁相贴合的软性支撑件,所述软性支撑件包括两个呈三角形的金属内衬以及包合在两个所述金属内衬外侧的胶垫层,所述金属内衬具有两个与所述缠绕瓶外壁匹配的内凹的弧形边以及连接这两个弧形边的连接边。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位于中间两列的缠绕瓶之间并且处于同一高度的软性支撑件相互连接,位于边缘两列的缠绕瓶之间的软性支撑件与箱体的侧壁相连接。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所述箱体的前端设有一矩形框架,所述矩形框架包括一横梁、一底梁以及两根位于该横梁和底梁之间的侧立柱,所述前端板连接于所述矩形框架,且所述前端板由多个分块端板拼接而成,相邻的所述分块端板的边缘相互搭接并通过螺纹紧固件固定连接,所述多孔板由薄板折弯成型。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所述箱体的侧壁上设有活动百叶窗。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所述箱体的顶部采用铝合金板或篷布封顶。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所述箱门为铝制四扇门结构。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管束式集装箱,在箱体内设置多孔板,并将缠绕瓶的瓶口连接在前端板和多孔板上,无需在箱体内部的靠近前端的位置设置额外的框架结构来固定缠绕瓶,能够减轻重量,实现轻量化设计,并且还有利于增加缠绕瓶的长度,通过箱体还能够对缠绕瓶进行可靠防护。附图说明通过参照附图详细描述其示例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其它特征及优点将变得更加明显。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管束式集装箱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俯视示意图;图3是图1的左视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管束式集装箱中缠绕瓶与前端板相连接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一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的箱体前端的局部示意图;图6是本图1中A-A线的剖视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一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的软性支撑件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一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多孔板与箱体相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一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的箱门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箱体;11、横梁;12、底梁;13、侧立柱;14、箱门;15、前端板;151、分块端板;152、分块端板;153、分块端板;154、连接孔;16、矩形框架;17、铝合金板;18、活动百叶窗;19、螺纹紧固件;2、缠绕瓶;21、瓶口;3、多孔板;31、连接孔;4、底部承载梁;5、弧形梁;6、拉杆;7、软性支撑件;71、金属内衬;72、胶垫层;73、弧形边;74、连接边;8、槽板。具体实施方式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实施方式;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专利技术将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结构,因而将省略它们的详细描述。参见图1至图9,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管束式集装箱,该管束式集装箱包括箱体1以及多个缠绕瓶2。参见图1、图2及图4,箱体1的前端设有前端板15,后端设有箱门14。多个缠绕瓶2即被存放在箱体1的内部。打开箱门14后,可以将缠绕瓶2由该箱门14处装入到箱体1的内部,或者将缠绕瓶2从箱体1内取出。在本专利技术中,缠绕瓶2的两端各设有一个瓶口21,在图4中仅显示在该缠绕瓶2的一端的瓶口。该瓶口21可供压缩天然气进出该缠绕瓶2,也可用于缠绕瓶2的安装。在箱体1内的缠绕瓶2彼此之间相互平行,并且这些缠绕瓶沿着箱体1的纵向方向设置,也就是说,缠绕瓶2是沿着箱体1的纵向方向设置的,缠绕瓶2的两端分别靠近箱体1的前端板15以及箱门14。在箱体1内设有一个与前端板15平行的多孔板3,而缠绕瓶2的两端的瓶口21分别固定连接在前端板15和多孔板3上。由于缠绕瓶2的瓶口21直接连在前端板15上,如此一来,不需要在箱体1的内部在设置额外的支撑框架对缠绕瓶2进行支撑,从而可以有效地减轻箱体1的重量,达到集装箱轻量化的目的。同时,由于在关闭箱门14后可以将箱体1的内部空间封闭,使得缠绕瓶2受到全方位的保护,可以有效地防护紫外线、砾石冲击、化学物质侵蚀以及尖锐物划伤等各种伤害,满足了对缠绕瓶2的可靠保护的要求。箱体1的尺寸可以采用标准规格的集装箱尺寸,从而使得本专利技术制成后的管束式集装箱可以在集装箱运输车或者各种船舶上进行运输,达到标准化的要求。当然,箱体1的尺寸并不限制,其也可按照其他的规则进行制造。参见图1可知,箱体1的侧壁上可以设置活动百叶窗18,当箱体1内的温度过高时,通过打开活动百叶窗18,可以加快箱体1内的空气流通速度,有利于缠绕瓶2的降温散热。参见图1及图2,箱体1的顶部可以采用铝合金板17进行封顶,从而减轻箱体1的重量。在本专利技术的其他实施方式中,箱体1的顶部还可以采用篷布封顶,以进一步减轻箱体1的重量,进一步实现管束式集装箱的轻量化。箱门14可以采用铝制四扇门结构,该铝制四扇门相较于现有的铁门结构能够进一步地减轻重量,并且打开时更加方便。参见图3及图4,在前端板15上设有多个连接孔154,这些连接孔154可供缠绕瓶2的瓶口穿过,然后,再利用螺栓将缠绕瓶2上的端板固定在该前端板15上。由图8可知,在多孔板3上设置有与连接孔154位置相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管束式集装箱

【技术保护点】
一种管束式集装箱,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以及多个缠绕瓶,所述箱体的前端设有前端板,后端设有箱门,所述缠绕瓶的两端各设有一瓶口,所述箱体内固定设置有一个与所述前端板平行的多孔板,多个所述缠绕瓶相互平行并且沿所述箱体的纵向方向设置于所述箱体内部,所述缠绕瓶两端的瓶口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前端板及多孔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束式集装箱,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以及多个缠绕瓶,所述箱体的前端设有前端板,后端设有箱门,所述缠绕瓶的两端各设有一瓶口,所述箱体内固定设置有一个与所述前端板平行的多孔板,多个所述缠绕瓶相互平行并且沿所述箱体的纵向方向设置于所述箱体内部,所述缠绕瓶两端的瓶口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前端板及多孔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束式集装箱,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缠绕瓶在竖直方向上设置为多列,所述箱体底部设有对至少一列的缠绕瓶进行支撑的底部承载梁,由所述底部承载梁支撑的缠绕瓶与至少其中一列临近的缠绕瓶在竖直方向上交错布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束式集装箱,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缠绕瓶在竖直方向上设置为4列,位于中间两列的缠绕瓶支撑于所述底部承载梁并与外侧其中一列的缠绕瓶在竖直方向上交错布置,所述底部承载梁的高度为缠绕瓶半径的0.9-1.1倍。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束式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顶部设有压盖在中间两列缠绕瓶上方的弧形梁,所述弧形梁具有两个与所述缠绕瓶的外壁相贴合的弧形面,所述弧形梁与底部承载梁之间设有用于拉紧该弧形梁的拉杆。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管束式集装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晓燕王兆斌张强王红霞王五开王会赏刘玉红
申请(专利权)人:石家庄安瑞科气体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