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门杆部精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673904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7 05: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气门杆部精磨装置,涉及磨削设备的技术领域,包括机架与设置在机架上的杆部精磨工位和上料机构,上料机构包括置料组件、送料组件,置料组件与送料组件之间设有取料组件;取料组件包括第一执行臂与夹持件,第一执行臂的行程路径为从置料组件出料端到送料组件进料端做往复运行;送料组件包第二执行臂,第二执行臂远离机架的一端固定有夹料板,第二执行臂上固定有抵紧气缸,第二执行臂行程路径为朝向及远离杆部精磨工位。通过上述设置,简化了气门的运输过程,减小了运送单个气门的工作时间,有效的提高了加工气门的工作效率,且方便检修机器,减少因设备异常而导致上料系统停工的现象出现。

A fine grinding device for valve 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气门杆部精磨装置
本技术涉及磨削设备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气门杆部精磨装置。
技术介绍
气门是发动机工作过程中密封进排气口的重要零件,用于封锁气流的通道,控制发动机的气体交换。由于气门在发动机中所发挥的作用支管重要,因此。气门在加工成型过程中要对其杆部和头部进行打磨处理,以达到气门的使用要求,对气门的杆部进行磨削工艺为:粗磨杆部—半精磨杆部—精磨杆部—精磨杆端面,在对气门杆部进行磨削处理时,经常会使用到磨削装置,磨削装置一般包括上料机构、打磨机构与下料机构,在对气门杆部进行磨削时通常由上料机构将气门运送打磨机构两个砂轮之间进行打磨,再由下料机构将打磨好的气门运出两个砂轮,随着重工业的不断发展,对磨削装置的功能要求也越来越高。授权公告号为CN207858467U的中国专利,提出了一种无心磨床,包括垂直送料组件、料架组件、料架支撑组件,料架组件包括料架组件本体、旋转气缸固定板及安装在旋转气缸固定板上的旋转气缸、导轨、接料叉、气缸送料固定板、送料气缸;垂直送料组件包括第一气缸、第二气缸、送料底板、导轨固定板、与料架支撑组件连接的送料底板、第二导轨、设置U型卡槽的夹料叉板、夹料气缸、气动手指连接块。上述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在上述无心磨床进行送料时,由送料气缸控制旋转气缸和接料叉移动,气门由料架组件本体传送到接料叉中,然后在送料气缸的作用下使接料叉运行到垂直送料组件的正下方,而后接料叉在旋转气缸作用下调整方向后,垂直送料组件通过夹料气缸的作用,在夹料顶块和夹料叉板的作用下固定抓取气门,然后在第一气缸、第二气缸的作用下来调节夹料叉板与砂轮之间的相对位置,将气门传输到砂轮磨削,在气门的整个运输过程中需要多个气缸对其进行位置调节和传送,气门在运行的行程中位置变化频率较高,使得运输过程较为复杂,运输单个气门的工作时间较长,若其中一个气缸失效,会使得整个上料系统停工,且气缸数量过多,使得维修与保养过程繁琐工作量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气门杆部精磨装置,具有降低气门运行过程中相对位置变化频率的作用,有效的提高了加工气门的工作效率。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气门杆部精磨装置,包括机架与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的杆部精磨工位和上料机构,所述上料机构包括置料组件、向所述杆部精磨工位运送气门的送料组件,所述置料组件与所述送料组件之间设置有取料组件;所述取料组件包括转动连接在所述机架上的第一执行臂与设置在所述第一执行臂活动端的用于夹持气门的夹持件,所述第一执行臂的行程路径为从所述置料组件出料端到所述送料组件进料端做往复运行;所述送料组件包括转动连接在所述机架上的第二执行臂,所述第二执行臂远离所述机架的一端固定有用于将气门从所述夹持件运送至所述杆部精磨工位的夹料板,所述第二执行臂固定有用于将气门头部抵紧在所述夹料板上的抵紧气缸,所述第二执行臂行程路径为朝向及远离所述杆部精磨工位。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进行气门运输上料时,第一执行臂翻转带动夹持件沿以第一执行臂为半径的弧形轨迹上运动,在夹持件运行到置料组件出料端后,夹持件夹持气门后,第一执行臂向靠近送料组件的方向进行翻转,且第二执行臂向靠近第一执行臂的方向翻转,第一执行臂与第二执行臂均处于水平状态时,夹料板与夹持件之间的相对距离最小,此时,夹持件上夹持的气门会与夹料板接触,且气门的头部朝向夹料板,抵紧气缸的活塞杆会将气门的头部抵紧在夹料板上,然后第二执行臂向靠近杆部精磨工位的方向翻转,使得气门脱离夹持件并进入到杆部精磨工位,气门进入到杆部精磨工位后,抵紧气缸的活塞杆回收,使得气门脱离夹料板,第二执行臂再翻转进行下一次运料循环,减少了气门在运输过程中空间上的位置的变化,简化了气门的运输过程,减小了运送单个气门的工作时间,有效的提高了加工气门的工作效率,且方便检修机器,减少因设备异常而导致上料系统停工的现象出现,进一步减少了设备维修人员的工作量。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夹料板上开设有用于夹持气门的U型槽,所述第二执行臂向靠近所述第一执行臂方向翻转时,所述U型槽的槽口朝上设置,且所述夹料板与所述夹持件进行交接气门时,所述抵紧气缸的活塞杆端部相对于所述U型槽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夹料板上开设有夹持件对接的U型槽,有效的提高了气门与夹料板之间的连接稳定性,减少气门在运输过程中从夹料板上掉落的现象出现,通过使抵紧气缸的活塞杆平行于第二执行臂且相对于U型槽设置,方便抵紧气缸将气门抵紧在夹料板上。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抵紧气缸活塞杆上固定有顶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抵紧气缸的活塞杆上固定顶块,增大了驱动气缸活塞杆与气门之间的接触面积,有效的提高了气门在运行过程中的稳定性。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夹持件包括固定在所述第一执行臂上的固定块与转动连接在所述固定块一对相对设置的侧壁上的两个夹板,两个夹板垂直于所述第一执行臂设置,两个所述夹板形成的夹口在所述夹板与所述U型槽交接气门时朝上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固定块上转动连接两个,使得两个夹板之间形成夹取气门的夹口,通过使夹板远离第一执行臂的一端在夹板与U型槽对接时朝上设置,使得夹板形成的夹口朝上,方便夹料板在接取气门时,将气门抽出两个夹板所形成的夹口,方便气门的运输。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块上固定有限位柱,所述限位柱穿过所述夹板且与所述夹板滑动连接,所述限位柱穿过所述夹板的一端固定有放大帽,所述限位柱上套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放大帽和所述夹板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使两个夹板之间的相对距离在夹板未夹取气门时小于气门直径,避免夹板之间间隙过大使得气门脱离两个夹板的现象出现,通过在固定块上固定贯穿夹板设置的限位柱,并在限位柱的两端套接弹簧,通过弹簧来控制调整两个夹板之间的相对距离,在气门进入两个夹板之间时,两个夹板在会相互远离并在限位柱上发生位移,并压缩弹簧,气门在进入到两个夹板之间后,在弹簧的作用下会使得气门夹进在两个夹板之间,通过设置弹簧方便气门脱离和夹进两个夹板之间。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夹板上正对于所述限位柱的位置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向所述夹板与所述固定块的铰接点到所述夹板远离其与固定块铰接端的一端的连线方向延伸,所述限位柱穿过并滑动连接在所述安装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安装槽,在夹取气门时,夹板通过安装槽在限位柱上滑动,进一步减少夹板与限位柱锁死的现象出现。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置料组件的下料端设置有使气门夹进两个夹板之间的推动件,所述推动件包括马达与固定在所述马达输出端的F型的压杆,两个所述夹板在夹取气门时,所述压杆转动的轨迹经过两个所述夹板形成的夹口。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个夹板在进行夹气门时,气门无法直接夹进两个夹板之间,通说设置压杆,在气门运行并抵接到两个夹板之间时,在马达的作用下带动压杆转动,压杆在转动过程中会将气门按压进两个夹板之间。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置料组件包括固定在所述机架上的安装架与固定在所述安装架上一对相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气门杆部精磨装置,包括机架(1)与设置在所述机架(1)上的杆部精磨工位和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机构包括置料组件(5)、向所述杆部精磨工位运送气门的送料组件(7),所述置料组件(5)与所述送料组件(7)之间设置有取料组件(6);/n所述取料组件(6)包括转动连接在所述机架(1)上的第一执行臂(16)与设置在所述第一执行臂(16)活动端的用于夹持气门的夹持件,所述第一执行臂(16)的行程路径为从所述置料组件(5)出料端到所述送料组件(7)进料端做往复运行;/n所述送料组件(7)包括转动连接在所述机架(1)上的第二执行臂(26),所述第二执行臂(26)远离所述机架(1)的一端固定有用于将气门从所述夹持件运送至所述杆部精磨工位的夹料板(28),所述第二执行臂(26)固定有用于将气门头部抵紧在所述夹料板(28)上的抵紧气缸(30),所述第二执行臂(26)行程路径为朝向及远离所述杆部精磨工位。/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门杆部精磨装置,包括机架(1)与设置在所述机架(1)上的杆部精磨工位和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机构包括置料组件(5)、向所述杆部精磨工位运送气门的送料组件(7),所述置料组件(5)与所述送料组件(7)之间设置有取料组件(6);
所述取料组件(6)包括转动连接在所述机架(1)上的第一执行臂(16)与设置在所述第一执行臂(16)活动端的用于夹持气门的夹持件,所述第一执行臂(16)的行程路径为从所述置料组件(5)出料端到所述送料组件(7)进料端做往复运行;
所述送料组件(7)包括转动连接在所述机架(1)上的第二执行臂(26),所述第二执行臂(26)远离所述机架(1)的一端固定有用于将气门从所述夹持件运送至所述杆部精磨工位的夹料板(28),所述第二执行臂(26)固定有用于将气门头部抵紧在所述夹料板(28)上的抵紧气缸(30),所述第二执行臂(26)行程路径为朝向及远离所述杆部精磨工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门杆部精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料板(28)上开设有用于夹持气门的U型槽(29),所述第二执行臂(26)向靠近所述第一执行臂(16)方向翻转时,所述U型槽(29)的槽口朝上设置,且所述夹料板(28)与所述夹持件进行交接气门时,所述抵紧气缸(30)的活塞杆端部相对于所述U型槽(29)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气门杆部精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抵紧气缸(30)活塞杆上固定有顶块(31)。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气门杆部精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件包括固定在所述第一执行臂(16)上的固定块(18)与转动连接在所述固定块(18)一对相对设置的侧壁上的两个夹板(19),两个夹板(19)垂直于所述第一执行臂(16)设置,两个所述夹板(19)形成的夹口在所述夹板(19)与所述U型槽(29)交接气门时朝上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气门杆部精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块(18)上固定有限位柱(20),所述限位柱(20)穿过所述夹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正汉田猛朱松柏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东鑫气门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