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机械加工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气门加工上料装置,包括落料架及水平转动设置在落料架内的落料件,落料件包括固定轴、定位盘以及驱动件,落料架倾斜设置在加工设备的上方、且其侧壁贯通开设有安装孔。该气门加工上料装置通过将多根待加工的气门,盘部朝上竖直挂设在落料架上,并通过在落料架内转动设置的一块定位盘以及定位盘上开设的通孔,使通孔外缘的连线距离与定位盘半径的差值需大于或等于气门杆部直径,以实现气门的掉落,随后定位盘立即反转将后一气门限位住,从而可配合磨床的其他部件逐个完成磨削作业,实现了自动上料,提高了工效与产量,且操作人员可远离加工磨削区域,保障了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A feeding device for valve process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气门加工上料装置
本技术涉及机械加工设备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气门加工上料装置。
技术介绍
气门是发动机工作过程中密封进、排气口的关键基础零件,用于封锁气流通道、控制发动机的气体交换,气门工作处在高温的氧化腐蚀性气氛中,承受着热应力及燃烧时气体压力等的共同作用,从而多采用马氏体耐热钢、奥氏体耐热钢及高温合金等材料作为原料,原料在经过多道工序加工成气门毛坯后,通常还需利用车床、磨床将成型后的气门毛坯进行磨削等精加工工步。在精加工磨床磨削气门时,多采用砂轮对小端、杆部周侧或盘部周壁等部位进行打磨,而打磨过程中会摩擦出火花,若此时还由操作人工将杂乱无章放置的气门逐个拾取后手动放置在待加工工位上,再由机械手将气门传递至夹具内进行夹持,具有一定的潜在危险。由于操作人员放置气门时打磨工序正在进行,从而安全性较低,且效率低、产量小、不利于大规模生产应用,因此上述问题亟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自动落料并远离加工磨削区域的气门加工上料装置。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气门加工上料装置,包括落料架及水平转动设置在所述落料架内的落料件。所述落料件包括固定轴、定位盘以及驱动件,所述落料架倾斜设置在加工设备的上方、且其侧壁贯通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固定轴与所述驱动件均设置在所述落料架同侧,所述定位盘的中心处转动连接在所述固定轴上,且所述定位盘位于所述安装孔内,所述驱动件的输出端与所述定位盘端面铰接并带动所述定位盘往复转动。所述定位盘的周侧开设有通孔,若干个待加工气门成排滑动挂设于所述落料架内、并与所述定位盘周侧活动抵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人员将待加工的气门盘部朝上杆部竖直向下逐个挂设在落料架上,且相邻气门盘部相互抵触,并在落料架的落料口处设置有一块可将多根气门限位在落料架内的定位盘,定位盘位于落料架的周侧上开设有通孔,驱动件的输出端与定位盘相连并带动定位盘沿固定轴的轴线往复转动,且定位盘的转动弧长为扇环形通孔弧长的一半,当通孔外缘的连线与落料架轴线平行时气门掉落,随后定位盘立即反转将后一气门限位住,从而可配合磨床的其他部件逐个完成磨削作业,实现了自动上料,提高了工效与产量,且操作人员可远离加工磨削区域,保障了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通孔的顶点与所述定位盘中心重合,所述通孔的圆弧弧度位于半圆与八分角之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孔可设置在九十度与一百八十度之间,且通孔外缘的连线距离与定位盘半径的差值需大于或等于气门杆部直径,以便于气门能沿掉落架的轨迹顺利滑落。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落料架包括两块竖直设置且相互平行的导向板、一端与所述导向板相连另一端向上倾斜设置的加长板、以及固设于所述导向板与所述加长板顶端的滑杆,且相邻两根滑杆之间的距离小于气门盘部的直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块导向板之间的间隙为气门掉落区域,并将竖直挂设的气门呈水平滑落至夹具内进行夹持,再进行磨削作业,导向板的顶部外缘上延伸固设的加长板以及滑杆的另一端均呈向上倾斜设置,以便于气门可配合定位盘根据自身的重量滑落上料,自动化程度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件包括气缸,所述气缸远离所述转动盘的端部铰接在所述导向板的侧壁上,两块所述导向板之间的间隔小于所述定位盘的半径,所述定位盘的两端固定穿设有一根转轴,所述转轴与所述气缸的输出端相连。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定位盘位于导向板的外侧通过螺栓安装有一根转轴,转轴与导向板之间铰接的气缸的伸缩便可驱动定位盘往复转动,以实现间歇掉落。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向板均呈扇形设置,两块所述导向板外弧面的外侧设置有一块弹片,所述导向板的外壁上设置有一组与所述弹片固定连接的调节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弹片与导向板外弧面的弧长相等,且靠近加长板的一端向上弯折一定弧度,弹片的设置可将气门盘部的端面与其抵接,对气门盘部进行限位,以实现气门稳定掉落,降低偏差与杆部晃动,降低操作失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调节件包括推杆、固定块、固定杆、滑块以及丝杆,所述固定块固设于所述导向板上,两根所述固定杆相互平行并固定穿设于所述固定块上,所述滑块滑动穿设于两根所述固定杆上,所述丝杆的一端贯穿所述固定板并延伸至固设于所述滑块上,所述推杆的两端分别固设于所述滑块顶部与所述弹片外弧面之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进、出气门可共用同一生产线,但气门盘部大小与杆部直径和长度均不相同,而调节件的设置可通旋拧丝杆使滑块沿固定杆长度方向滑移,从而与滑块一体设置的推杆带动弹片逐渐远离或靠近导向板外弧面,以提高上料装置的通用性,应用更广泛。进一步设置为:两块所述加长板的两相背面之间还架设有一组限高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气门需根据自身的重量与多根气门的压力将最贴近定位盘的气门推下,从而加长板与滑杆设置的倾斜斜度较大,限高架的设置可将靠近定位盘的气门盘部限定在加长板内避免脱出。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通过将多根待加工的气门,盘部朝上竖直挂设在落料架上,并通过在落料架内转动设置的一块定位盘以及定位盘上开设的通孔,使通孔外缘的连线距离与定位盘半径的差值需大于或等于气门杆部直径,以实现气门的掉落,随后定位盘立即反转将后一气门限位住,从而可配合磨床的其他部件逐个完成磨削作业,实现了自动上料,提高了工效与产量,且操作人员可远离加工磨削区域,保障了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图3主要示出了调节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是定位盘的动态示意图。附图标记:1、落料架;11、导向板;12、加长板;13、滑杆;2、落料件;21、固定轴;22、定位盘;23、气缸;24、安装孔;3、弹片;4、转轴;5、调节件;51、推杆;52、固定块;53、固定杆;54、滑块;55、丝杆;6、限高架;7、通孔。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1,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气门加工上料装置,包括落料架1和转动设置在落料架1内的落料件2,落料架1包括两块竖直设置且相互平行的扇形导向板11,两块导向板11的夹角呈九十度设置且其底面均水平固设在磨床上料口处,导向板11外弧面的顶端上延伸均固设有一块向上倾斜设置的平行四边形延伸板,延伸板远离导向板11的一侧还延伸固设有两根圆形滑杆13,相邻两根滑杆13之间的距离小于气门盘部的直径,从而若干根待加工的气门盘部朝上杆部竖直向下挂设在落料架1上,且相邻气门盘部相互抵触,并通过落料件2限位在落料架1内。参照图2,两块导向板11上均贯通开设有矩形安装孔24,落料件2包括竖直固定连接在导向板11外侧的圆柱形固定轴21、转动套设在固定轴21周侧且位于所述安装孔24内的圆盘形定位盘22,以及通过耳板铰接在导向板11侧壁上与定位盘22相连的驱动件,且固定轴21和驱动件均安装在导向板11的同侧,圆盘位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气门加工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落料架(1)及水平转动设置在所述落料架(1)内的落料件(2);/n所述落料件(2)包括固定轴(21)、定位盘(22)以及驱动件,所述落料架(1)倾斜设置在加工设备的上方、且其侧壁贯通开设有安装孔(24),所述固定轴(21)与所述驱动件均设置在所述落料架(1)同侧,所述定位盘(22)的中心处转动连接在所述固定轴(21)上,且所述定位盘(22)位于所述安装孔(24)内,所述驱动件的输出端与所述定位盘(22)端面铰接并带动所述定位盘(22)往复转动;/n所所述定位盘(22)的周侧开设有通孔(7),若干个待加工气门成排滑动挂设于所述落料架(1)内、并与所述定位盘(22)周侧活动抵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门加工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落料架(1)及水平转动设置在所述落料架(1)内的落料件(2);
所述落料件(2)包括固定轴(21)、定位盘(22)以及驱动件,所述落料架(1)倾斜设置在加工设备的上方、且其侧壁贯通开设有安装孔(24),所述固定轴(21)与所述驱动件均设置在所述落料架(1)同侧,所述定位盘(22)的中心处转动连接在所述固定轴(21)上,且所述定位盘(22)位于所述安装孔(24)内,所述驱动件的输出端与所述定位盘(22)端面铰接并带动所述定位盘(22)往复转动;
所所述定位盘(22)的周侧开设有通孔(7),若干个待加工气门成排滑动挂设于所述落料架(1)内、并与所述定位盘(22)周侧活动抵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门加工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7)的顶点与所述定位盘(22)中心重合,所述通孔(7)的圆弧弧度位于半圆与八分角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气门加工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落料架(1)包括两块竖直设置且相互平行的导向板(11)、一端与所述导向板(11)相连另一端向上倾斜设置的加长板(12)、以及固设于所述导向板(11)与所述加长板(12)顶端的滑杆(13),且相邻两根滑杆(13)之间的距离小于气门盘部的直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永跃,田猛,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东鑫气门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