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全升降势能运行立体车库
本专利技术涉及立体车库
,尤其涉及一种全升降势能运行立体车库。
技术介绍
201620878528.3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框架升降通道式泊车位,“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框架边梁上设置的垫块……所述垫块的中间设有两电磁块,所述两电磁块其中一块附着有刹车片,所述刹车片抱刹齿轮轴,完成垫块的翻落或竖立,所述齿轮轴经过轴套套结并贯穿垫块的中部,所述齿轮轴的外端设有一体的主动齿轮……所述齿轮轴的内端45度齿轮在齿轮箱内与通轴的45度齿轮咬合,所述通轴的一端连接低速电机,中间套装有多个固定轴承,所述通轴通过轴套套结并贯穿齿轮箱”——框架上垫块中间的刹车片抱刹齿轮轴,完成垫块的翻落或竖立,实现泊车位和载车板上下升降通道功能的转换;齿轮轴外端的主动齿轮横移载车板;特点是——纵向圆周运动的垫块只与铰接端的框架边梁发生压、撬的杠杆关系,齿轮箱厢体、通轴等部位承载载车板以及其荷载重量;垫块泊车承载载车板时,距离载车板重心(车辆轮胎)近的横向两侧框架边梁不承重;垫块上主动齿轮平面横移载车板时,平面水平横移初始速度慢,到位前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全升降势能运行立体车库,其特征在于,包括:载车垫块(1000)、载车板(2000)、框架边梁(3000)和储板坑(4000);所述载车垫块(1000)圆心端向两侧探出的通轴(1001),转动连接两侧的轴承座(3003),所述轴承座(3003)固定连接槽钢立柱(3004)的腰外面;所述载车垫块(1000)圆心端横向的通轴(1001)与中间的横方管(1002)、圆周端的势能导轨(1100)轴向平行,所述载车垫块(1000)两侧的侧梁(1003),圆心端转动连接通轴(1001),中间内侧竖立面径向固定连接横方管(1002)两端的断截面,圆周端断截面固定连接势能导轨(110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升降势能运行立体车库,其特征在于,包括:载车垫块(1000)、载车板(2000)、框架边梁(3000)和储板坑(4000);所述载车垫块(1000)圆心端向两侧探出的通轴(1001),转动连接两侧的轴承座(3003),所述轴承座(3003)固定连接槽钢立柱(3004)的腰外面;所述载车垫块(1000)圆心端横向的通轴(1001)与中间的横方管(1002)、圆周端的势能导轨(1100)轴向平行,所述载车垫块(1000)两侧的侧梁(1003),圆心端转动连接通轴(1001),中间内侧竖立面径向固定连接横方管(1002)两端的断截面,圆周端断截面固定连接势能导轨(1100)两端、内侧门闩结构(1200)的内侧竖立面;所述横方管(1002)轴向的中间,径向转动连接两个横移机构(1300)的两根纵向轴(1301),所述纵向轴(1301)圆心端分别转动连接两个双向双控离合机构(1400),圆周端转动连接势能导轨(1100)轴向中间的内侧竖立面;所述横移机构(1300)横向运动时,触碰运行区间内探入的多个横移联动开关(1302),所述横移联动开关(1302)固定连接势能导轨(1100)内侧竖立面;所述势能导轨(1100)在垂直承载载车板(2000)时,载车板(2000)下方横移轮(2001)的底点支撑面,垂直连接势能导轨(1100)势能高点位(1101)的上表面,所述势能高点位(1101)的两侧向下延伸有斜坡(1105),所述斜坡(1105)上端连接势能导轨(1100)的势能高点位(1101)上表面一端,下端连接势能导轨(1100)的底上表平面;所述势能导轨(1100)的外侧竖立面,固定连接多个定位闩柱(1500)的平台(1501),所述定位闩柱(1500)上下离合连接载车板(2000)底面的定位孔(2100);所述载车垫块(1000)圆心端固定连接的同步机构(1600),离合连接通轴(1001)轴向两端圆周外连接的大直径体(1603);所述势能导轨(1100)的门门结构(1200)外侧固定连接电磁铁锁(1005),所述电磁铁锁(1005)的锁舌(1006)底面分离、插接过渡板(3017)的上表面,所述过渡板(3017)固定连接门闩框(3005)外侧、纵向槽钢边梁(3002)腿边上方;所述载车垫块(1000)由微升降高点位向泊车待入位锁(1700)运动时,同步机构(1600)连接通轴(1001)圆周外的大直径体(1603),驱动钟摆圆周运动的载车垫块(1000),以通轴(1001)为圆心向泊车位外做180——270度的圆周运动,至泊车待入位锁(1700)位置,簧肖(1702)卡挡住向外斜立的载车垫块(1000)侧梁(1003)上表面;所述微升降高点位时,定位闩柱(1500)初始插接钩挂或分离插接钩挂载车板(2000)底面定位孔(2100)的高度位置;所述微升降高点位、锁舌(1006)插接过渡板(3017)的上表面时,载车垫块(1000)圆周端底面,高于圆心端的底面;所述微升降高点位、锁舌(1006)插接过渡板(3017)的上表面时,势能导轨(1100)两端两侧门闩结构(1200)的底下工作面,高于门闩框(3005)的底上工作面;所述泊车待入位锁(1700)固定连接槽钢立柱(3004)向外延伸的卡托梁(3009)末端;所述通轴(1001)一端的伞型齿轮二(1004)轴线水平平行垂直的,啮合连接框架边梁(3000)中大直径伞形齿轮(3010),所述大直径伞形齿轮(3010)转动连接相邻两根或一根槽钢立柱(3004)的腿边外面,所述大直径伞形齿轮(3010)轴线向下垂直的啮合连接同步轴(3011)一端的伞形齿轮一(3012);所述载车板(2000)四角向下延伸横移轮(2001);所述载车板(2000)横移轮(2001)的内侧位置,向下固定连接有多个定位孔(2100);所述载车板(2000)两端四角起重孔(2002)与横移轮(2001)轴向之间,向下延伸多块垂板(2003),所述垂板(2003)底边水平高度高于横移轮(2001)最低点;所述横移轮(2001)最低点至载车板(2000)底面的高度,大于势能导轨(1100)底上表面至势能高点位(1101)顶点的高度;所述载车板(2000)在前轮位置切割出两个矩形孔(2004),所述矩形孔(2004)的底面两侧径向焊接有加重板(2005);所述纵向槽钢边梁(3002)腿边的上面轴向垂直的固定连接有向上开口的门闩框(3005),横向探出槽钢边梁的门闩框(3005),在载车板(2000)升降途经的边长之外;所述储板坑(4000)在一层地面层存取车位置的载车板(2000)底面,离合连接一层承托机构(4100),所述一层承托机构(4100)的承重柱(4101),固定连接储板坑(4000)底面以下的地槽(4001),所述承重柱(4101)在载车板(2000)上下运行的边长之外;所述储板坑(4000)地面以下的坑底面,固定连接有升降机(4200),所述升降机(4200)承载最高位置的一块载车板(2000),上下运行在上行限位开关(4002)、下行限位开关(4003)的限位之间,所述上行限位开关(4002)被触碰时,升降机(4200)承载的最高位置载车板(2000)的底面,高于存取车位置载车板(2000)的底面,所述下行限位开关(4003)被触碰时,升降机(4200)承载的最高位置载车板(2000)的上表面,低于起重钩(4004)起吊存取车位置载车板(2000)时,起重钩(4004)的底点;所述升降机(4200)一端的两根槽钢立框(4201),在一个泊车位内一端两根槽钢立柱(3004)之间的、同一条径向线上设置,槽钢立框(4201)在载车板(2000)的上下行程之外;四根槽钢立框(4201)的腰内面,竖向转动连接中间液压钢丝绳举升机的顶托板(42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升降势能运行立体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势能导轨(1100)中势能高点位(1101)的高墩(1102),通过承重轴(1103)悬空的转动连接两侧的高竖壁(1104),所述高墩(1102)与两端的斜坡(1105)间距相等,所述高墩(1102)承重轴(1103)上方两端向斜坡(1105)内延伸的交叉片(1106),间距相等的插接入两端斜坡(1105)高端的交叉槽(1107)内;所述斜坡(1105)纵向活动连接势能导轨(1100)的底上表面,轴向中间的底边,径向两侧探出多个稳轴(1108),滑动连接两侧竖壁(1109)的弧形槽(1110);所述斜坡(1105)的低端向外、向下延伸的交叉片(1106),插接入势能导轨(1100)切割的底上表面,镂空出的交叉槽(1107);所述斜坡(1105)靠近高墩(1102)端下方,悬空的夹角处,固定连接软绳(1111)的下端,所述软绳(1111)的上端,滑动连接高墩(1102)竖向中间、重心两侧的下弦钩(11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升降势能运行立体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向双控离合机构(1400)的齿轮箱体(1401)两端箱体竖壁(1402)转动连接通轴(1001),内侧箱体竖壁(1402)转动连接横移机构(1300)的纵向轴(1301);所述齿轮箱体(1401)内通轴(1001)圆周外滑键连接两个伞形齿轮三(1403),两个伞形齿轮三(1403)之间固定连接有直径大于通轴(1001)的间隔套(1404),所述间隔套(1404)轴向中间环形凹槽卡套有拨叉(1405),所述拨叉(1405)的轴向中间固定连接推拉电磁铁一(1406)推拉杆顶端,末端滑动连接拨叉槽(1407),所述拨叉槽(1407)固定连接齿轮箱体(1401)外侧箱体竖壁(1402)的里面,所述推拉电磁铁一(1406)固定连接齿轮箱体(1401)一端的箱体竖壁(1402);所述纵向轴(1301)过盈键连接的伞形齿轮四(1408),在齿轮箱体(1401)内,非连接状态时,与两个伞形齿轮三(1403)轴线平行垂直、等距非接触的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全升降势能运行立体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横移机构(1300)中纵向轴(1301)的轴向上,横方管(1002)与势能导轨(1100)之间,纵向轴(1301)键连接链轮一(1303),所述纵向轴(1301)链轮一(1303)的同一条径向线上,侧梁(1003)键连接链轮二(1304),所述链轮一(1303)、链轮二(1304)由一根加重链条(1305)环形链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金达,李金运,李菲菲,
申请(专利权)人:李金达,李金运,李菲菲,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