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用于夹具的快换机构,其包括:工装定位部分、工装切换部分;工装定位部分包括底座,底座设置有固定组件,底座的表面设置有两相对布置的精定位板,底座设置有位于精定位板一端的止动块,底座设置有多个滑动支撑机构,滑动支撑机构设置有锁紧孔;工装切换部分包括基础框架,基础框架设置有工作平板,基础框架设置有与精定位板配合的定位腹板,基础框架的底部设置有多个与滑动支撑机构配合的滑块,基础框架设置有与锁紧孔配合的上部锁紧孔,基础框架的底部设置有移动支撑轮,基础框架的侧面设置有粗导向轮,工作平板上设置有到位传感器,基础框架设置有推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洁,便于夹具的更换作业。
A quick change mechanism for fix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夹具的快换机构
本技术涉及夹具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夹具的快换机构。
技术介绍
夹具的更换如果缺乏相应的辅助工具,则会给予操作人员带来较大的工作负担,同时会严重降低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夹具的快换机构,其结构简洁,便于夹具的更换作业。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用于夹具的快换机构,其包括:工装定位部分(10)、工装切换部分(20);安装于地面的工装定位部分包括:底座(100),所述底座设置有将其固定于地面的固定组件(101),所述底座的表面设置有两相对布置的精定位板(102),两精定位板之间具有定位间隙(103),所述底座设置有位于精定位板一端的止动块(104),所述底座设置有多个滑动支撑机构(105),至少一个滑动支撑机构设置有将工装切换部分锁定的锁紧孔(106);所述工装切换部分包括:基础框架(200),所述基础框架的顶部设置有工作平板(2000),所述基础框架的底部设置有与精定位板所设定位间隙配合的定位腹板(201),所述基础框架的底部设置有多个与滑动支撑机构配合的滑块(202),所述基础框架设置有与所述锁紧孔配合的上部锁紧孔(203),上部锁紧孔与锁紧孔共同组成插销槽,所述工装切换部分通过锁紧销(204)插装于上部锁紧孔与锁紧孔中而进行固定,所述基础框架的底部设置有移动支撑轮(205),所述基础框架的两个与工装切换部分行进方向垂直的侧面设置有粗导向轮(206),所述工作平板上设置有到位传感器(207)(传感器名字为IFR200-EVW004),所述基础框架设置有推手(20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用于夹具的快换机构可以快速的将夹具移动到焊接工作站而进行更换,并通过安装于焊接工作站的工装定位部分实现工装切换部分的高效定位。进一步,所述滑块设置有导向斜面。进一步,所述滑动支撑机构(105)包括:安装于底座表面的滑动支撑台(1050);设置于所述滑动支撑台的万象球(1051)。进一步,所述滑动支撑机构(105)包括四组,其中两组靠近底座的前边缘(F)布置,另外两组靠近底座的后边缘(B)布置。进一步,靠近底座前边缘布置的两组滑动支撑机构(105)的滑动支撑台上设置锁紧孔(106)。进一步,所述固定组件(101)包括连接于底座的固定板(1010)以及设置于所述固定板的固定螺栓(1011)。进一步,所述固定板设置有强化固定板与底座之间连接结构的底座连接块(1012)。如前文提到的止动块,其用于定位快换机构的预定位。当机构推到止动块的时候,机构将无法再向前移动。如前文提到的精定位板,其用于机构的精确定位,采用两块板进行限位。如前文提到的万向球,用于机构的滑动支撑。如前文提到的插销槽,用于机构定位后的锁定。如前文提到的固定组件,用于机构在地面上的固定,采用16颗螺栓固定。如前文提到的基础框架用于放置夹具本体。如前文提到的传感器用于检测机构是否到位,如到位焊接工作站将自动识别。如前文提到的粗导向轮,用于工装切换部分的粗定位,当夹具推到工位的时候进行预定位。如前文提到的支撑轮,其用于工装的支撑。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用于夹具的快换机构立体图一。图2为一种用于夹具的快换机构立体图二。图3为一种用于夹具的快换机构中工装定位部分示意图一。图4为一种用于夹具的快换机构中工装定位部分示意图二。图5为一种用于夹具的快换机构中工装切换部分示意图一。图6为一种用于夹具的快换机构中工装切换部分示意图二。图7为一种用于夹具的快换机构中工装切换部分示意图三。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示意图对本技术进行更详细的描述,其中表示了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修改在此描述的本技术,而仍然实现本技术的有利效果。因此,下列描述应当被理解为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广泛知道,而并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如图1-2所示,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夹具的快换机构,其包括:工装定位部分10、工装切换部分20。参见图3-4,安装于地面的工装定位部分包括:底座100,该底座为一个长方形板状体,该底座具有前边缘F、后边缘B,所述底座设置有将其固定于地面的固定组件101,所述底座的表面设置有两相对布置的精定位板102,精定位板102为截面呈L型结构的金属板,通过焊接方式固定在底座之上,两精定位板之间具有定位间隙103,工装切换部分可以让其设置的定位腹板进入到该定位间隙,所述底座设置有位于精定位板一端的止动块104,工装切换部分的定位腹板抵靠于止动块之后则不可再向前移动,所述底座设置有4个滑动支撑机构105,通过该滑动支撑机构可以轻松的将工装切换部分就位于工装定位部分中,在两个滑动支撑机构设置有将工装切换部分锁定的锁紧孔106。参见图5-7,所述工装切换部分包括:基础框架200,所述基础框架的顶部设置有工作平板2000,该工装平板则用于放置待切换的夹具,所述基础框架的底部设置有与精定位板所设定位间隙配合的定位腹板201,所述基础框架的底部设置有4个与滑动支撑机构配合的滑块202,所述基础框架设置有与所述锁紧孔配合的上部锁紧孔203,在基础框架底部布置基础框架底部方形板209来设置上部锁紧孔203,这里的上部锁紧孔203通过布置于基础框架底部方形板209的套筒而形成,在基础框架底部布置有四个与滑动支撑机构位置对应的基础框架底部方形板209,而滑块202则固定于基础框架底部方形板209的下表面,所述工装切换部分通过锁紧销204插装于上部锁紧孔与锁紧孔中而进行固定,所述基础框架的底部设置有四个移动支撑轮205,所述基础框架的两个与工装切换部分行进方向垂直的侧面设置有粗导向轮206,基础框架单侧布置两个粗导向轮206,所述工作平板上设置有到位传感器207,所述基础框架设置有推手208。值得一提的是,滑块设置有导向斜面2020,工装切换部分通过移动支撑轮移动到工装定位部分后,四个滑块分别就位于对应的滑动支撑机构处,这里的滑动支撑机构105包括:安装于底座表面的滑动支撑台1050,设置于所述滑动支撑台的万象球1051,滑块则与万象球滑动配合,图1和图2所示状态下滑块正好位于万象球之上。本实施例中,结合图3-4,所述滑动支撑机构105包括四组,其中两组靠近底座的前边缘F布置,另外两组靠近底座的后边缘B布置,靠近底座前边缘布置的两组滑动支撑机构105的滑动支撑台上设置锁紧孔106。参见图3,所述固定组件101包括连接于底座的固定板1010以及设置于所述固定板的固定螺栓1011,另外,固定板设置有强化固定板与底座之间连接结构的底座连接块1012,该底座连接板呈L型,底座连接块底部焊接于固定板,而底座连接块的竖向部分则焊接于底座,这样可以有效提高固定板与底座之间的结构强度,而这里的固定组件101设置有六组,通过12颗螺栓进行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夹具的快换机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工装定位部分(10)、工装切换部分(20);/n安装于地面的工装定位部分包括:底座(100),所述底座设置有将其固定于地面的固定组件(101),所述底座的表面设置有两相对布置的精定位板(102),两精定位板之间具有定位间隙(103),所述底座设置有位于精定位板一端的止动块(104),所述底座设置有多个滑动支撑机构(105),至少一个滑动支撑机构设置有将工装切换部分锁定的锁紧孔(106);/n所述工装切换部分包括:基础框架(200),所述基础框架的顶部设置有工作平板(2000),所述基础框架的底部设置有与精定位板所设定位间隙配合的定位腹板(201),所述基础框架的底部设置有多个与滑动支撑机构配合的滑块(202),所述基础框架设置有与所述锁紧孔配合的上部锁紧孔(203),所述工装切换部分通过锁紧销(204)插装于上部锁紧孔与锁紧孔中而进行固定,所述基础框架的底部设置有移动支撑轮(205),所述基础框架的两个与工装切换部分行进方向垂直的侧面设置有粗导向轮(206),所述工作平板上设置有到位传感器(207),所述基础框架设置有推手(20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夹具的快换机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工装定位部分(10)、工装切换部分(20);
安装于地面的工装定位部分包括:底座(100),所述底座设置有将其固定于地面的固定组件(101),所述底座的表面设置有两相对布置的精定位板(102),两精定位板之间具有定位间隙(103),所述底座设置有位于精定位板一端的止动块(104),所述底座设置有多个滑动支撑机构(105),至少一个滑动支撑机构设置有将工装切换部分锁定的锁紧孔(106);
所述工装切换部分包括:基础框架(200),所述基础框架的顶部设置有工作平板(2000),所述基础框架的底部设置有与精定位板所设定位间隙配合的定位腹板(201),所述基础框架的底部设置有多个与滑动支撑机构配合的滑块(202),所述基础框架设置有与所述锁紧孔配合的上部锁紧孔(203),所述工装切换部分通过锁紧销(204)插装于上部锁紧孔与锁紧孔中而进行固定,所述基础框架的底部设置有移动支撑轮(205),所述基础框架的两个与工装切换部分行进方向垂直的侧面设置有粗导向轮(206),所述工作平板上设置有到位传感器(207),所述基础框架设置有推手(20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亮,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航空发动机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