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角度校正机构,包括对管座的角度进行识别的视觉识别装置、能够带动管座转动一定角度的校正装置以及与视觉识别装置、校正装置均电连接且能够控制视觉识别装置和校正装置运动的控制装置,视觉识别装置和校正装置上、下设置,校正装置包括便于管座插入的旋转轴、能够带动旋转轴转动的驱动件,视觉识别装置包括镜头朝向下且与旋转轴对应设置的CCD结构;本实施例的角度校正机构能够使得管座和管帽的角度为正确的角度,使得在焊接的时候角度对位正确,提高了生产效率,废品率降低。
An angle correction mechanis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角度校正机构
本技术涉及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角度校正机构。
技术介绍
现有封帽结构中,不设置有管帽/管座的角度校正机构,则现有的封帽结构在焊接产品的时候,管帽和管座不进行角度校正就直接焊接,这样容易导致焊接后的成品为次品,降低产品生产率,且废品率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能够提高生产率的角度校正机构。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提供一种角度校正机构,包括对管座的角度进行识别的视觉识别装置、能够带动管座转动一定角度的校正装置以及与所述视觉识别装置、所述校正装置均电连接且能够控制所述视觉识别装置和所述校正装置运动的控制装置,所述视觉识别装置和所述校正装置上、下设置,所述校正装置包括便于管座插入的旋转轴、能够带动所述旋转轴转动的驱动件,所述视觉识别装置包括镜头朝向下且与所述旋转轴对应设置的CCD结构。其中,所述视觉识别装置还包括能够带动所述CCD结构沿着X轴方向移动和沿着Y轴方向移动的移动结构。其中,所述视觉识别装置还包括固定块,所述移动结构包括X轴移动件、Y轴移动件以及能够相对所述固定块移动的推块,所述固定块、所述推块和所述CCD结构由上而下依次排列,所述Y轴移动件和所述X轴移动件均连接所述固定块且能够分别推动所述推块在Y轴方向和X轴方向上往复移动。其中,所述移动结构还包括第一移动块和第二移动块,所述推块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移动块插入所述第一凹槽,且所述第一移动块能在所述固定块上移动或者所述推块能够在所述第一移动块上移动,所述X轴移动件能够推动所述推块使得所述推块跟随第一移动块或相对第一移动块的移动而朝着X轴方向往复移动,所述固定块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移动块插入所述第二凹槽,且所述第二移动块能在所述固定块上移动或者所述推块能够在所述第二移动块上移动,所述Y轴移动件能够推动所述推块使得所述推块跟随第二移动块或相对第二移动块朝着Y轴方向往复移动。其中,所述推块设有便于所述第一移动块插入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沿X轴方向贯穿所述推块,所述固定块设有便于所述第二移动块插入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沿Y轴方向贯穿所述固定块。其中,所述驱动件包括与所述旋转轴同轴的齿轮和能够带动所述齿轮转动的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齿轮之间为皮带或链条连接。其中,所述X轴移动件和所述Y轴移动件均为千分尺。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当视觉识别装置的CCD结构的镜头对旋转轴上的管座进行拍摄后,拍摄后的图片信号被传送到控制装置,控制装置接收到图片后对管座的角度与控制装置内预存的管座的角度进行比对后,并将信号发送给校正装置,校正装置接收到信号后,驱动件启动并带动旋转轴转动,旋转轴转动以使得管座转动一定的角度,使得位于校正装置上的管座的角度为正确角度,从而实现角度的校正,本实施例的角度校正机构能够使得管座和管帽的角度为正确的角度,使得在焊接的时候角度对位正确,提高了生产效率,废品率降低。附图说明利用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任何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以下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角度校正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角度校正机构的视觉识别装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角度校正机构的校正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1至图3中包括:视觉识别装置1,CCD结构11,固定块12,第二凹槽120,X轴移动件13,Y轴移动件14,推块15,第一凹槽150,第一移动块16,第二移动块17,校正装置2,旋转轴21,齿轮22,驱动电机23,驱动件固定座24,皮带25。具体实施方式结合以下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本技术的一种角度校正机构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包括视觉识别装置1、校正装置2和与视觉识别装置1和校正装置2均电连接的控制装置(未图示),视觉识别装置1位于校正装置2的上方,视觉识别装置1包括用于拍摄的CCD结构11,该CCD结构11的镜头朝向下延伸其用于对管座(未图示)的角度进行拍摄识别,校正装置2包括旋转轴21和驱动件,管座能够插入到旋转轴21的轴心上,且CCD结构11的镜头与旋转轴21的位置相对应,便于拍摄位于旋转轴21上的管座的位置,驱动件用于带动旋转轴21转动实现角度的校正,当视觉识别装置1的CCD结构11的镜头对旋转轴21上的管座进行拍摄后,拍摄后的图片信号被传送到控制装置,控制装置接收到图片后对管座的角度与控制装置内预存的管座的角度进行比对后,并将信号发送给校正装置2,校正装置2接收到信号后,驱动件启动并带动旋转轴21转动,旋转轴21转动以使得管座转动一定的角度,使得位于校正装置2上的管座的角度为正确角度,从而实现角度的校正,本实施例的角度校正机构能够使得管座和管帽的角度为正确的角度,使得在焊接的时候角度对位正确,提高了生产效率,废品率降低。如图2和图3所示,视觉识别装置1包括固定块12和连接在固定块12下方的移动结构,移动结构包括X轴移动件13、Y轴移动件14、推块15、第一移动块16和第二移动块17,Y轴移动件14固定连接在固定块12的侧边,推块15能够相对固定块12在X轴方向上和Y轴方向上移动,推块15连接固定块12的底部,且推块15的上端设有第一凹槽150,该第一凹槽150沿X轴方向贯穿推块15,部分第一移动块16插入到第一凹槽150内,设置第一凹槽150,能够引导第一移动块16沿着第一凹槽150的内部移动,第一凹槽150起到导引作用,X轴移动件13的推动方向与第一移动块16的移动方向一致。固定块12的下端设有第二凹槽120,该第二凹槽120沿Y轴方向贯穿固定块12,Y轴移动件14的推动方向与第二移动块17的移动方向一致,X轴移动件13固定连接在第二移动块17的端部或者连接在固定块12上,且部分第二移动块17插入第二凹槽120内,设置第二凹槽120,能够一到第二移动块17沿着第二凹槽120的内部移动,第二凹槽120起到引导作用。第一移动块16的上端与固定块12的底部固定连接,第一移动块16的下端与第一凹槽150滑动连接,则当X轴移动件13推动推块15朝向X轴方向移动时,第一移动块16能够带动推块15朝向X轴方向移动,或者另一种实施方式,即第一移动块16的上端与固定块12的底部为滑动连接,第一移动块16的下端与第一凹槽150为固定连接,则当X轴移动件13推动推块15朝向X轴方向移动时,第一移动块16能够带动推块15朝向X轴方向移动。第二移动块17的上端与固定块12的底部固定连接,第二移动块17的下端与第二凹槽120滑动连接,当Y轴移动件14推动推块15朝向Y轴方向移动时,第二移动块17能够带动推块15朝向Y轴方向移动,或者另一种实施方式,即第二移动块17的上端与固定块12的底部为滑动连接,第二移动块17的下端与第二凹槽120为固定连接,则当Y轴移动件14推动推块15朝向Y轴方向移动时,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角度校正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对管座的角度进行识别的视觉识别装置、能够带动管座转动一定角度的校正装置以及与所述视觉识别装置、所述校正装置均电连接且能够控制所述视觉识别装置和所述校正装置运动的控制装置,所述视觉识别装置和所述校正装置上、下设置,所述校正装置包括便于管座插入的旋转轴、能够带动所述旋转轴转动的驱动件,所述视觉识别装置包括镜头朝向下且与所述旋转轴对应设置的CCD结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角度校正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对管座的角度进行识别的视觉识别装置、能够带动管座转动一定角度的校正装置以及与所述视觉识别装置、所述校正装置均电连接且能够控制所述视觉识别装置和所述校正装置运动的控制装置,所述视觉识别装置和所述校正装置上、下设置,所述校正装置包括便于管座插入的旋转轴、能够带动所述旋转轴转动的驱动件,所述视觉识别装置包括镜头朝向下且与所述旋转轴对应设置的CCD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角度校正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视觉识别装置还包括能够带动所述CCD结构沿着X轴方向移动和沿着Y轴方向移动的移动结构,所述CCD结构连接在所述移动结构的下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角度校正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视觉识别装置还包括固定块,所述移动结构包括X轴移动件、Y轴移动件以及能够相对所述固定块移动的推块,所述固定块、所述推块和所述CCD结构由上而下依次排列,所述Y轴移动件和所述X轴移动件均连接所述固定块且能够分别推动所述推块在Y轴方向和X轴方向上往复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杨波,覃明鲜,李小艳,卢刚,甘士,郭爱军,胡跃明,刘海明,袁鹏,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瑞谷光网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