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筋桁架下弦钢筋宽度整形及腹杆钢筋预折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669928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7 04:56
一种钢筋桁架下弦钢筋宽度整形及腹杆钢筋预折脚装置,涉及钢筋桁架生产设备领域,该装置包括上限位板和间隔设置在上限位板的下方的安装座,安装座上固定有一个中间整形块以及对称设置在中间整形块的左右两侧的左整形块及右整形块,中间整形块的宽度从前往后逐渐增大,且中间整形块的左侧面和右侧面均从上往下向外倾斜,左整形块的右侧面从前往后向左偏移,中间整形块与左整形块之间形成一条左整形通道,右整形块的左侧面从前往后向右偏移,中间整形块与右整形块之间形成一条右整形通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涉钢筋桁架下弦钢筋宽度整形及腹杆钢筋预折脚装置结构简单,可以在调整两根下弦钢筋之间距离的同时对腹杆钢筋进行预折脚。

A device for width shaping of bottom chord reinforcement and pre bending of web member reinforce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筋桁架下弦钢筋宽度整形及腹杆钢筋预折脚装置
本技术涉及钢筋桁架生产设备领域,尤其指一种钢筋桁架下弦钢筋宽度整形及腹杆钢筋预折脚装置。
技术介绍
钢筋桁架是由钢筋焊接成的多为三角构造的立体桁架产品,它包括一根上弦钢筋和两根位于上弦钢筋下方的下弦钢筋,上弦钢筋和两根下弦钢筋之间还分别焊接有一根呈波浪形结构的腹杆钢筋。在生产钢筋桁架的过程中,腹杆钢筋被折弯成波浪形结构后,腹杆钢筋的顶部与上弦钢筋焊接在一起,腹杆钢筋的下部与下弦钢筋焊接在一起,接着,以下弦钢筋为支点(下弦钢筋位于腹杆钢筋的外侧),腹杆钢筋向外折脚至水平状态。目前,采用传统工艺生产出来的钢筋桁架,经常存在两根下弦钢筋之间的距离过小,不符合要求的问题,另外,在对腹杆钢筋进行折脚的过程中,采用一次折弯成型的方式既较费力,且容易出现折断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以在调整两根下弦钢筋之间距离的同时对腹杆钢筋进行预折脚的钢筋桁架下弦钢筋宽度整形及腹杆钢筋预折脚装置。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钢筋桁架下弦钢筋宽度整形及腹杆钢筋预折脚装置,包括上限位板和间隔设置在上限位板的下方的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上固定有一个中间整形块以及对称设置在中间整形块的左右两侧的左整形块及右整形块,所述中间整形块的宽度从前往后逐渐增大,且所述中间整形块的左侧面和右侧面均从上往下向外倾斜,所述左整形块的右侧面从前往后向左偏移,所述中间整形块与左整形块之间形成一条左整形通道,所述右整形块的左侧面从前往后向右偏移,所述中间整形块与右整形块之间形成一条右整形通道。进一步地,所述中间整形块前端的两个角分别倒成便于腹杆钢筋进入左整形通道或右整形通道的斜角结构。更进一步地,所述上限位板的底部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限位槽。再进一步地,所述中间整形块的左侧面和右侧面上均布满有竖条形的齿。本技术提供的钢筋桁架下弦钢筋宽度整形及腹杆钢筋预折脚装置在工作时,两根腹杆钢筋分别进入左整形通道和右整形通道中,由于中间整形块的宽度从前往后逐渐增大,两根腹杆钢筋之间的距离也被逐渐拉大,随之,两根下弦钢筋之间的距离也增大,从而实现下弦钢筋的宽度整形,与此同时,由于中间整形块的左侧面和右侧面均为从上往下向外倾斜的斜面,因此,相应地,两根腹杆钢筋的下部以对应下弦钢筋为折弯线向外弯折,对腹杆钢筋而言,此次折脚只是起到一个预折弯、产生折痕的作用,除了该次折脚,腹杆钢筋还要在下一道工序中进行第二次折脚,与传统的一次折脚的方法相比,此种在预折脚的基础上再进行二次折脚的方法可以使折弯过程变得更轻松、有效,基本不会出现折断的现象。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涉钢筋桁架下弦钢筋宽度整形及腹杆钢筋预折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所涉中间整形块、左整形块、右整形块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所涉中间整形块的立体图;图4为钢筋桁架使用本装置的前后状态变化图(实线表示未折脚前,虚线表示折脚后)。附图标记为:A——钢筋腹杆B——下弦钢筋C——上弦钢筋1——上限位板2——安装座3——中间整形块4——左整形块5——右整形块6——左整形通道7——右整形通道8——斜角结构。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与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技术的限定。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所述术语的具体含义。如图1所示,一种钢筋桁架下弦钢筋宽度整形及腹杆钢筋预折脚装置,包括上限位板1和间隔设置在上限位板1的下方的安装座2,安装座2上固定有一个中间整形块3以及对称设置在中间整形块3的左右两侧的左整形块4及右整形块5,中间整形块3的宽度从前往后逐渐增大,且中间整形块3的左侧面和右侧面均从上往下向外倾斜,所述左整形块4的右侧面从前往后向左偏移,所述中间整形块3与左整形块4之间形成一条左整形通道6,右整形块5的左侧面从前往后向右偏移,中间整形块3与右整形块5之间形成一条右整形通道7。将已焊接好的钢筋桁架送往本装置进行整形时,两根腹杆钢筋A的下部分别进入左整形通道6和右整形通道7中,腹杆钢筋A的顶部及上弦钢筋C则顶着上限位板1,结合图1及前述内容可以看出,左整形通道6从前往后向左偏移,而右整形通道7从前往后向右偏移,两条通道之间的距离从前往后逐渐增大,因此,在左整形通道6和右整形通道7中通行时,两根腹杆钢筋A之间的距离被拉大,随之,两根下弦钢筋B之间的距离也增大,从而实现下弦钢筋B的宽度整形,与此同时,由于中间整形块3的左侧面和右侧面均为从上往下向外倾斜的斜面,因此,相应地,如图4所示,两根腹杆钢筋A的下部在对应斜面的作用下以对应下弦钢筋B为折弯线向外弯折,图4中,实线表示腹杆钢筋A还未折脚前,虚线表示腹杆钢筋A已进行了折脚,此时,两根腹杆钢筋A的下部对称的向外弯折,该折弯的角度不大,与中间整形块3的左侧面和右侧面的倾斜角度相同,对腹杆钢筋A而言,此次折脚只是起到一个预折弯、产生折痕的作用,除了该次折弯,腹杆钢筋A还要在下一道工序中进行第二次折弯,与传统的一次折脚的方法相比,此种在预折脚的基础上再进行二次折脚的方法可以使折弯过程变得更轻松、有效,基本不会出现折断的现象。为了便于两根腹杆钢筋A的下部分别进入左整形通道6及右整形通道7,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中间整形块3前端的两个角分别倒成斜角结构8。本实施方式中上限位板1的作用在于,它可以防止钢筋桁架在本装置中整形时向上偏移,为了更好的起到限位的作用,上限位板1的底部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限位槽,整形时,随着钢筋桁架不断被送入本装置中,腹杆钢筋A的顶部和上弦钢筋C均保持在限位槽内通行。优选地,中间整形块3的左侧面和右侧面上均布满有竖条形的齿。上述实施例为本技术较佳的实现方案,除此之外,本技术还可以其它方式实现,在不脱离本技术方案构思的前提下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均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为了让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更方便地理解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改进之处,本技术的一些附图和描述已经被简化,并且为了清楚起见,本申请文件还省略了一些其它元素,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该意识到这些省略的元素也可构成本技术的内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钢筋桁架下弦钢筋宽度整形及腹杆钢筋预折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限位板(1)和间隔设置在上限位板(1)的下方的安装座(2),所述安装座(2)上固定有一个中间整形块(3)以及对称设置在中间整形块(3)的左右两侧的左整形块(4)及右整形块(5),所述中间整形块(3)的宽度从前往后逐渐增大,且所述中间整形块(3)的左侧面和右侧面均从上往下向外倾斜,所述左整形块(4)的右侧面从前往后向左偏移,所述中间整形块(3)与左整形块(4)之间形成一条左整形通道(6),所述右整形块(5)的左侧面从前往后向右偏移,所述中间整形块(3)与右整形块(5)之间形成一条右整形通道(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筋桁架下弦钢筋宽度整形及腹杆钢筋预折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限位板(1)和间隔设置在上限位板(1)的下方的安装座(2),所述安装座(2)上固定有一个中间整形块(3)以及对称设置在中间整形块(3)的左右两侧的左整形块(4)及右整形块(5),所述中间整形块(3)的宽度从前往后逐渐增大,且所述中间整形块(3)的左侧面和右侧面均从上往下向外倾斜,所述左整形块(4)的右侧面从前往后向左偏移,所述中间整形块(3)与左整形块(4)之间形成一条左整形通道(6),所述右整形块(5)的左侧面从前往后向右偏移,所述中间整形块(3)与右整形块(5)之间形成一条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学宾金年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众之强建筑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