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桁架抓取与翻转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056600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9 05:43
钢筋桁架抓取与翻转装置,涉及钢筋桁架生产技术领域,其包括分别位于桁架前、后两侧的转盘,所述转盘连接有用于驱动其转动的电机,所述转盘的轴线呈水平状且其两侧对称设置有两个固定块,每个固定块可拆卸连接有一个机械手,所述机械手包括水平设置的主气缸、连接在主气缸活塞杆前端的活动块以及铰接在活动块前端并用于夹住竖向筋的两个夹板,所述夹板的外侧面连接有用于推动或拉动夹板的副气缸,所述副气缸的一端与活动块的侧面铰接,所述副气缸活塞杆的前端与对应一侧的夹板铰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抓取桁架并可带动桁架进行翻转,以辅助工人对桁架进行搬运和码垛,在极大程度上降低工人的劳动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钢筋桁架抓取与翻转装置
本技术涉及钢筋桁架生产
,尤其指一种钢筋桁架抓取与翻转装置。
技术介绍
钢筋桁架是由钢筋焊接成的多为三角构造的立体桁架产品,具有稳定性好、刚度强、质量稳定可靠等优点。钢筋桁架包括一根上弦筋、两根下弦筋,上弦筋和两下弦筋之间各用一根折弯呈成波浪形的腹杆钢筋焊接在一起,上弦筋与两腹杆的波峰三者焊接在一起,两腹杆中腰的两侧分别与二根下弦筋焊接在一起,而钢筋桁架的两端则分别通过一组垂直交叉钢筋将上弦筋和下弦筋焊接起来,其中,垂直交叉钢筋包括竖向筋和水平筋。在钢筋桁架生产完成后,裁成固定长度并焊接好的桁架会陆续进入流水线最后一道工序进行卸料,卸料一段时间后,大量桁架会堆积在卸料架上,此时需要工人将桁架从卸料架上逐一搬运下来并置于放料平面,一条桁架至少需要两名工人分别从两端来抬动搬运,并且为了充分利用空间,相邻的桁架通常以上下颠倒的方式进行错叠靠拢以实现码垛堆放,也因此工人还需要将部分桁架抬动并翻转然后再放下,由于仅一条桁架通常就具备较沉的重量,大量的搬运工作导致工人要付出极大程度的劳动力,并且也导致了工作效率处于很低的水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筋桁架抓取与翻转装置,可抓取桁架并可带动桁架进行翻转,以辅助工人对桁架进行搬运和码垛,在极大程度上降低工人的劳动力。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钢筋桁架抓取与翻转装置,包括分别位于桁架前、后两侧的转盘,所述转盘连接有用于驱动其转动的电机,所述转盘的轴线呈水平状且其两侧对称设置有两个固定块,每个固定块可拆卸连接有一个机械手,所述机械手包括水平设置的主气缸、连接在主气缸活塞杆前端的活动块以及铰接在活动块前端并用于夹住竖向筋的两个夹板,所述夹板的外侧面连接有用于推动或拉动夹板的副气缸,所述副气缸的一端与活动块的侧面铰接,所述副气缸活塞杆的前端与对应一侧的夹板铰接,通过所述电机驱动转盘转动,可使两个机械手分别旋转至转盘的上、下两侧以用于抓取或翻转桁架,或者可使两个机械手分别旋转至转盘的左、右两侧以用于避开桁架的进料动作。优选地,所述夹板的内侧面设有防滑纹。更优选地,所述副气缸活塞杆的前端铰接于夹板外侧面的中部。更优选地,所述主气缸的后端固定连接有一块支撑板,所述固定块的两端分别卡设有一个插槽,所述支撑板的一端插入插槽中并与固定块螺纹连接。更优选地,所述活动块左、右两侧分别设有用于增大副气缸活动空间的斜面。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当裁成固定长度并焊接好的桁架进入卸料工位之前,该装置中的两个固定块均呈水平状态且分别位于转盘的左、右两侧,第一条桁架沿着流水线往前移动并从其中一个转盘下方经过然后停留在两个转盘之间的位置,此时可启动电机,使转盘旋转90度,两个固定块则旋转至竖直状态,从而可使位于转盘下方的第一个机械手对准该桁架的竖向筋,然后启动该机械手的主气缸,主气缸的活塞杆可推动活动块往前移动,进而带动两个夹板往前移动至竖向筋的左、右两侧,接着可启动该机械手的两个副气缸,副气缸的活塞杆可推动夹板将竖向筋夹紧,此时便完成了第一条桁架的抓取动作,紧接着,可再次启动电机,使转盘转动90度,此时第一条桁架被机械手抓取并抬起,而转盘下方则可让第二条桁架进入卸料工位,待第二条桁架进入并停留后,继续启动电机,使转盘沿之前的转动方向继续转动90度,第一条桁架随之被抬起并翻转至第二条桁架的上方,而此时位于转盘下方的第二个机械手则可对准第二条桁架,再依次启动第二个机械手的主气缸和副气缸,可使第二个机械手的夹板夹紧第二条桁架的竖向筋,由此便完成了两条桁架的抓取与翻转工作。将本装置可移动地设置在龙门架上,即可使本装置带动两条桁架移动了,工人可操作龙门架带动该装置移动到指定位置,然后先使下方的机械手放下第二条桁架(使副气缸的活塞杆往后退即可使两个夹板松开竖向筋实现放料),接着再平移一小段距离即可使上方的机械手放下第一条翻转后的桁架,第一条桁架落下时可稍稍搭靠在第二条桁架上,从而使两条桁架实现翻转错叠靠拢,进行多组上述抓取与翻转以及放料的动作后,即可轻松将多条桁架码垛堆放起来,从而在极大程度上降低工人的劳动力。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抓取两条桁架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中机械手夹住竖向筋之前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中机械手夹住竖向筋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实施例中转盘、固定块以及支撑板的侧视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为:1——桁架1a——竖向筋2——转盘3——电机4——固定块5a——主气缸5b——活动块5c——夹板5d——副气缸5e——支撑板。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与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技术的限定。需要提前说明的是,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此外,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如图1-3所示,钢筋桁架抓取与翻转装置,包括分别位于桁架1前、后两侧的转盘2,转盘2连接有用于驱动其转动的电机3,转盘2的轴线呈水平状且其两侧对称设置有两个固定块4,每个固定块4可拆卸连接有一个机械手,机械手包括水平设置的主气缸5a、连接在主气缸5a活塞杆前端的活动块5b以及铰接在活动块5b前端并用于夹住竖向筋1a的两个夹板5c,夹板5c的外侧面连接有用于推动或拉动夹板5c的副气缸5d,副气缸5d的一端与活动块5b的侧面铰接,副气缸5d活塞杆的前端与对应一侧的夹板5c铰接,通过电机3驱动转盘2转动,可使两个机械手分别旋转至转盘2的上、下两侧以用于抓取或翻转桁架1,或者可使两个机械手分别旋转至转盘2的左、右两侧以用于避开桁架1的进料动作。上述实施方式提供的钢筋桁架抓取与翻转装置在工作时,当裁成固定长度并焊接好的桁架1进入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钢筋桁架抓取与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分别位于桁架(1)前、后两侧的转盘(2),所述转盘(2)连接有用于驱动其转动的电机(3),所述转盘(2)的轴线呈水平状且其两侧对称设置有两个固定块(4),每个固定块(4)可拆卸连接有一个机械手,所述机械手包括水平设置的主气缸(5a)、连接在主气缸(5a)活塞杆前端的活动块(5b)以及铰接在活动块(5b)前端并用于夹住竖向筋(1a)的两个夹板(5c),所述夹板(5c)的外侧面连接有用于推动或拉动夹板(5c)的副气缸(5d),所述副气缸(5d)的一端与活动块(5b)的侧面铰接,所述副气缸(5d)活塞杆的前端与对应一侧的夹板(5c)铰接,通过所述电机(3)驱动转盘(2)转动,可使两个机械手分别旋转至转盘(2)的上、下两侧以用于抓取或翻转桁架(1),或者可使两个机械手分别旋转至转盘(2)的左、右两侧以用于避开桁架(1)的进料动作。/n

【技术特征摘要】
1.钢筋桁架抓取与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分别位于桁架(1)前、后两侧的转盘(2),所述转盘(2)连接有用于驱动其转动的电机(3),所述转盘(2)的轴线呈水平状且其两侧对称设置有两个固定块(4),每个固定块(4)可拆卸连接有一个机械手,所述机械手包括水平设置的主气缸(5a)、连接在主气缸(5a)活塞杆前端的活动块(5b)以及铰接在活动块(5b)前端并用于夹住竖向筋(1a)的两个夹板(5c),所述夹板(5c)的外侧面连接有用于推动或拉动夹板(5c)的副气缸(5d),所述副气缸(5d)的一端与活动块(5b)的侧面铰接,所述副气缸(5d)活塞杆的前端与对应一侧的夹板(5c)铰接,通过所述电机(3)驱动转盘(2)转动,可使两个机械手分别旋转至转盘(2)的上、下两侧以用于抓取或翻转桁架(1),或者可使两个机械手分别旋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学宾金年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众之强建筑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