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式拋圆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64732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7 03: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有机肥造粒领域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立式拋圆机,包括筒体,所述筒体中轴位置设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一端贯穿轴承,通过传送带与电机驱动轴联动,筒体的上盖板上还开设有进料口,所述筒体的下部设有出料口,在所述筒体内部的转轴上等间距固设有若干层拋圆盘,所述筒体上对应每层拋圆盘所在高度的位置开设有上部出料口和进入下一层抛圆室的下部进料口,所述进出料通道在筒体上错位设置,所在筒体上对应上部出料口位置设有料口调节板,该立式拋圆机占地面积小,可实现连续生产,出料圆度高。

A vertical round throwing mach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立式拋圆机
本技术属于有机肥造粒领域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立式拋圆机。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的拋圆机主要是单级抛圆,或者采用串联的方式,用多个抛圆机连接,利用离心机原理对颗粒状肥料进行抛圆,肥料投入一个抛圆机内,通过设备的高速转动,肥料直接送出或再进入第二台抛圆机,进行二级抛圆,或者根据生产需要,连续进行三级、四级抛圆。每增加一级抛圆工序,便需增加一台抛圆机,每个抛圆机配套一台电机,能耗高,而且抛圆机占地面积大,不利于生产作业。专利号201620958356.0公开了一种筒式拋圆机,该拋圆机包括第一抛圆桶和第二抛圆桶,所述第一抛圆桶和第二抛圆桶均为圆柱形筒体,所述第一抛圆桶位于所述第二抛圆桶的内部,且第一抛圆桶的中心轴和第二抛圆桶的中心轴在同一旋转轴线上,所述驱动装置带动第一抛圆桶和第二抛圆桶绕所述旋转轴线同轴转动,所述第一抛圆桶的顶部设置有进料口,所述第一抛圆桶的侧壁上设有可开启关闭的第一出料门,当所述第一出料门开启时,所述第一抛圆桶的内腔和第二抛圆桶的内腔连通,当所述第一出料门关闭时,所述第一出料门的内壁与第一抛圆桶的内壁圆弧过渡连接。该拋圆机采用多层圆筒包围的形式,使得物料与底盘、物料与圆筒相对运动速差较小,抛圆效率低;另外,圆筒之间设置可开启关闭的出料门实现连通和关闭,每层拋圆后开启或关闭出料门不能实现连续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的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立式拋圆机,该立式拋圆机占地面积小,可实现连续生产,出料圆度高。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立式拋圆机,包括筒体,所述筒体中轴位置设有转轴,所述筒体的上端固设有上盖板,所述上盖板的圆心位置设有上轴承,所述筒体底端圆心位置设有下轴承,所述转轴的两端分别与上轴承和下轴承过盈配合连接,所述转轴的一端贯穿轴承,通过传送带与电机驱动轴联动,所述上盖板上还开设有进料口,所述筒体的下部设有出料口,在所述筒体内部的转轴上等间距固设有若干层拋圆盘,所述筒体上对应每层拋圆盘所在高度的位置开设有进出料通道,所述进出料通道在筒体上错位设置,所述进出料通道由沿着筒体开设的长方形进出料口以及围设在进出料口的通道挡板构成,所述进出料口包括上部出料口和下部进料口,所述上部出料口与下部进料口以对应的拋圆盘底面为分界线,在筒体上对应上部出料口位置设有料口调节板。进一步,所述通道挡板的上部对应上部出料口为相对筒体外壁向外凸出的平行立体,所述通道挡板的下部为倾斜挡板,所述倾斜挡板的一端衔接凸出的平行立体,另一端衔接筒体外壁对应进出料通道的底端。进一步,所述筒体外壁对应上部出料口的一侧设有与上部出料口齐平的上滑轨和下滑轨,所述上滑轨延伸至上部出料口的上侧,所述料口调节板的两端安装在上下滑轨内,所述料口调节板高度与上部出料口一致,宽度大于上部出料口的宽度。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筒体内顺着一根转轴固定有若干层拋圆盘,节约占地空间,降低能耗,每层拋圆盘对应开设有进出料通道,可以实现层层拋圆,保证出料的圆度,并且相邻两层进出料通道错位设置,保证柱状原料在每层拋圆盘中均经过拋圆。可通过调节料口调节板控制每层拋圆盘的进入下级拋圆盘的出料量,以保证出料的圆度,通道挡板设计上部为向外凸出的平行立体,下部为倾斜挡板,便于物料进入下级拋圆盘。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立式拋圆机的立面剖视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立式拋圆机的俯视图。图中1.筒体,2.转轴,3.上盖板,4.上轴承,5.下轴承,6.传送带,7.电机驱动轴,8.出料口,9.拋圆盘,10.进出料通道,11.上部出料口,12.下部进料口,13.料口调节板,14.通道挡板,15.平行立体,16.倾斜挡板,17.进料口。具体实施方式在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一种立式拋圆机,包括筒体1,所述筒体1通过支腿固定支撑,所述筒体1中轴位置设有转轴2,所述筒体1的上端固设有上盖板3,所述上盖板3的圆心位置设有上轴承4,所述筒体1底端圆心位置设有下轴承5,所述转轴2的两端分别与上轴承4和下轴承5过盈配合连接,所述转轴2的一端贯穿轴承,通过传送带6与电机驱动轴7联动,所述上盖板3上还开设有进料口17,所述筒体1的下部设有出料口8,在所述筒体1内部的转轴2上等间距固设有若干层拋圆盘9,使得若干层拋圆盘9随着转轴转动,具体实施时,拋圆盘9通常为3-6层,所述拋圆盘9与筒体内壁不接触,便于旋转拋圆,所述拋圆盘9的层距在生产实践中通常设计为400mm左右,所述拋圆盘9的内壁高度为15mm左右,保证拋圆的同时,便于出料,所述筒体1上对应每层拋圆盘9所在高度的位置开设有进出料通道10,进出料通道10以对应的拋圆盘9底面为中位线,实施例中,在筒体上开口高度为300mm左右,宽度弧长为200mm左右,所述进出料通道10在筒体1上错位设置,相邻两层进出料通道10错位角度为30-60度。所述进出料通道10包括上部的上部出料口11和下部的下部进料口12,所述上部出料口11与下部进料口12以对应的拋圆盘9底面为分界线,在筒体1上对应上部出料口11位置设有料口调节板13,所述筒体1外壁对应上部出料口11的一侧设有与上部出料口11齐平的上滑轨和下滑轨,所述上滑轨延伸至上部出料口11的上侧,所述料口调节板13的两端安装在上下滑轨内,所述料口调节板13高度与上部出料口11一致,宽度大于上部出料口11的宽度,料口调节板13可顺着筒体在滑轨上水平移动,控制每层拋圆盘的进入下级拋圆盘的出料量。在筒体1上对应进出料通道10位置设有通道挡板14,所述通道挡板14的上部对应上部出料口11为相对筒体1外壁向外凸出的平行立体15,实践中,通常设计为包围的长方体形,所述通道挡板14的下部为倾斜挡板16,所述倾斜挡板16的一端衔接凸出的平行立体15,另一端衔接筒体1外壁对应进出料通道10的底端,方便物料进入下级拋圆盘。具体实施时,生产圆球状颗粒有机肥,粉状有机肥原料经过挤压造粒,制成圆柱颗粒,然后进入立式抛圆机,经过层层抛圆盘,最终将圆柱颗粒制成圆球状颗粒,通过调试料口调节板控制每层拋圆盘的进入下级拋圆盘的出料量,以保证出料的圆度。由技术常识可知,本技术可以通过其它的不脱离其精神实质或必要特征的实施方案来实现。上述公开的实施方案,就各方面而言,都只是举例说明,并不是仅有的。所有在本技术范围内或在等同于本技术的范围内的改变均被本技术包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立式拋圆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筒体,所述筒体中轴位置设有转轴,所述筒体的上端固设有上盖板,所述上盖板的圆心位置设有上轴承,所述筒体底端圆心位置设有下轴承,所述转轴的两端分别与上轴承和下轴承过盈配合连接,所述转轴的一端贯穿轴承,通过传送带与电机驱动轴联动,所述上盖板上还开设有进料口,所述筒体的下部设有出料口,在所述筒体内部的转轴上等间距固设有若干层拋圆盘,所述筒体上对应每层拋圆盘所在高度的位置开设有进出料通道,所述进出料通道在筒体上错位设置,所述进出料通道由沿着筒体开设的长方形进出料口以及围设在进出料口的通道挡板构成,所述进出料口包括上部出料口和下部进料口,所述上部出料口与下部进料口以对应的拋圆盘底面为分界线,在筒体上对应上部出料口位置设有料口调节板。/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立式拋圆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筒体,所述筒体中轴位置设有转轴,所述筒体的上端固设有上盖板,所述上盖板的圆心位置设有上轴承,所述筒体底端圆心位置设有下轴承,所述转轴的两端分别与上轴承和下轴承过盈配合连接,所述转轴的一端贯穿轴承,通过传送带与电机驱动轴联动,所述上盖板上还开设有进料口,所述筒体的下部设有出料口,在所述筒体内部的转轴上等间距固设有若干层拋圆盘,所述筒体上对应每层拋圆盘所在高度的位置开设有进出料通道,所述进出料通道在筒体上错位设置,所述进出料通道由沿着筒体开设的长方形进出料口以及围设在进出料口的通道挡板构成,所述进出料口包括上部出料口和下部进料口,所述上部出料口与下部进料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鹏霄张建运李欣然庞雁平张跟太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龙昌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