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玻璃空压机降噪外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60483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7 03: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到一种玻璃空压机降噪外壳,包括罩壳,罩壳包括内罩壳和外罩壳,内罩壳和外罩壳之间形成降温空腔,内罩壳上设置有第一吸音层,外罩壳上设置有第二吸音层,降温空腔中填充有冷却介质,还包括若干贯穿内罩壳、第一吸音层设置的散热孔,还包括与外罩壳连接且与降温空腔连接的导出管。空压机产生的噪音依次穿过内罩壳和外罩壳后向外传播,噪音被设置在内罩壳表面的第一吸音层吸附除去,气浪等穿过散热孔后进入降温空腔中,经冷却介质降温,再经过设置在外罩壳上的第二吸音层后经过降噪,填充在降温空腔中的冷却介质可对内罩壳进行降温,从而起到既降噪又降温的优异效果;吸收热量后的冰块化成水穿过滤水层后,从底部的倒水孔中流出。

A noise reduction shell of glass air compress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玻璃空压机降噪外壳
本技术涉及一种空压机,特别涉及一种玻璃空压机降噪外壳。
技术介绍
空压机是气源装置中的主体,它是将原动机的机械能转换成气体压力能的一种装置,是压缩空气的气压发生装置。但空压机是一种强噪设备,空压机的噪音可分为机械噪声和气动噪声两种类型。空压机噪音声级高,低频突出,传播距离远,污染范围大,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空压机降噪装置。如申请号为“201810727368.6”的中国专利所公开的一种空压机降噪装置,通过物理隔音的方式阻隔空压机工作室产生的噪声,虽然这种方式具有良好的降噪功效,但空压机产生的热量却难以排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玻璃空压机降噪外壳。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玻璃空压机降噪外壳,包括罩壳,所述罩壳包括内罩壳和外罩壳,所述内罩壳和外罩壳之间形成降温空腔,所述内罩壳上设置有第一吸音层,所述外罩壳上设置有第二吸音层,所述降温空腔中填充有冷却介质,还包括若干贯穿内罩壳、第一吸音层设置的散热孔,还包括与外罩壳连接且与降温空腔连接的导出管。作为优选,所述导出管中填充有海绵。作为优选,所述冷却介质采用冰块,所述降温空腔中设置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网将降温空腔分隔成用于容纳冰块的降温层和滤水层。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吸音层依次包括玻璃纤维层、吸音海绵。作为优选,所述吸音海绵表面呈波浪状,所述散热孔中填充有吸音海绵。作为优选,所述导出管与降温层连通,还包括贯穿外罩壳与滤水层连通的倒水孔。作为优选,所述外罩壳包括分体设置的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下壳体上设置有插接环,所述上壳体上设置有与插接环配合的插接槽。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使用时,空压机产生的噪音依次穿过内罩壳和外罩壳后向外传播,噪音遇到内罩壳时,被设置在内罩壳表面的第一吸音层吸附除去,其中的气浪等穿过散热孔后进入降温空腔中,穿过填充在降温空腔中的冷却介质,再经过设置在外罩壳上的第二吸音层后经过降噪,填充在降温空腔中的冷却介质可对内罩壳进行降温,从而起到既降噪又降温的优异效果;吸收热量后的冰块化成水穿过滤水层后,从底部的倒水孔中流出。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中整体结构剖视图;图2是实施例中部分结构示意图。图中,1、罩壳;11、内罩壳;111、第一吸音层;112、散热孔;12、外罩壳;121、第二吸音层;122、倒水孔;13、降温空腔;131、过滤网;132、降温层;133、滤水层;14、导出管;21、玻璃纤维层;22、吸音海绵;31、上壳体;311、插接槽;32、下壳体;321、插接环。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实施例:一种玻璃空压机降噪外壳,如图1所示,包括罩壳1,罩壳1包括内罩壳11和外罩壳12,内罩壳11和外罩壳12之间形成降温空腔13,内罩壳11上设置有第一吸音层111,外罩壳12上设置有第二吸音层121,降温空腔13中填充有冷却介质,还包括若干贯穿内罩壳11、第一吸音层111设置的散热孔112,还包括与外罩壳12连接且与降温空腔13连接的导出管14。如图1所示,导出管14中填充有海绵。如图1所示,冷却介质采用冰块,降温空腔13中设置有过滤网131,过滤网131将降温空腔13分隔成用于容纳冰块的降温层132和滤水层133。如图1、2所示,第一吸音层111依次包括玻璃纤维层21、吸音海绵22,第二吸音层121同样包括玻璃纤维层21和吸音海绵22。如图1所示,吸音海绵22表面呈波浪状,散热孔112中填充有吸音海绵,波浪状的海绵具有更好的吸音能力。如图1所示,导出管14与降温层132连通,还包括贯穿外罩壳12与滤水层133连通的倒水孔122。如图1所示,外罩壳12包括分体设置的上壳体31和下壳体32,下壳体32上设置有插接环321,上壳体31上设置有与插接环321配合的插接槽311。工作原理:使用时,空压机产生的噪音依次穿过内罩壳11和外罩壳12后向外传播,噪音遇到内罩壳11时,被设置在内罩壳11表面的第一吸音层111吸附除去,其中的气浪等穿过散热孔112后进入降温空腔13中,穿过填充在降温空腔13中的冷却介质,再经过设置在外罩壳12上的第二吸音层121后经过降噪,填充在降温空腔13中的冷却介质可对内罩壳11进行降温,从而起到既降噪又降温的优异效果;吸收热量后的冰块化成水穿过滤水层133后,从底部的倒水孔122中流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玻璃空压机降噪外壳,包括罩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罩壳(1)包括内罩壳(11)和外罩壳(12),所述内罩壳(11)和外罩壳(12)之间形成降温空腔(13),所述内罩壳(11)上设置有第一吸音层(111),所述外罩壳(12)上设置有第二吸音层(121),所述降温空腔(13)中填充有冷却介质,还包括若干贯穿内罩壳(11)、第一吸音层(111)设置的散热孔(112),还包括与外罩壳(12)连接且与降温空腔(13)连接的导出管(1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玻璃空压机降噪外壳,包括罩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罩壳(1)包括内罩壳(11)和外罩壳(12),所述内罩壳(11)和外罩壳(12)之间形成降温空腔(13),所述内罩壳(11)上设置有第一吸音层(111),所述外罩壳(12)上设置有第二吸音层(121),所述降温空腔(13)中填充有冷却介质,还包括若干贯穿内罩壳(11)、第一吸音层(111)设置的散热孔(112),还包括与外罩壳(12)连接且与降温空腔(13)连接的导出管(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玻璃空压机降噪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出管(14)中填充有海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玻璃空压机降噪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介质采用冰块,所述降温空腔(13)中设置有过滤网(131),所述过滤网(131)将降温空腔(13)分隔成用于容纳冰块的降温层(1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嘉佑
申请(专利权)人:台玻太仓工程玻璃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