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大吨位电动装载机散热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654846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7 02: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电动装载机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中大吨位电动装载机散热系统,包括变速箱液压油散热系统、液压油箱液压油散热系统和水箱散热系统,还包括散热风扇;变速箱液压油散热系统包括第一变速箱、第一齿轮泵、多路阀、第一散热器和第五温度传感器;液压油箱液压油散热系统包括液压油箱、第二齿轮泵、第二变速箱、第二散热器和第四温度传感器;水箱散热系统包括水箱、循环水泵、泵控控制器、行走控制器、第三散热器和第三温度传感器。借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将液压油散热和电控电机散热集成一体,实现自动化操作,降低环境污染,提高了电动装载机的整体散热效果、工作效率和使用寿命。

A cooling system for medium and large tonnage electric loader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大吨位电动装载机散热系统
本技术涉及电动装载机
,尤其涉及一种中大吨位电动装载机散热系统。
技术介绍
装载机是一种广泛用于公路、铁路、建筑、水电、港口、矿山等建设工程的土石方施工机械,现有技术中的装载机分为燃油驱动装载机和天然气装载机,燃油驱动装载机通过内燃机如柴油机提供动力,天然气装载机通过燃烧气体的发动机提供动力。目前,轮式装载机传动系统大都采用内燃机,该方式的动力传动系统技术成熟,发动机一般以柴油发动机为主,但是发动机燃油消耗大,浪费能源,污染环境。电动装载机以电力驱动,节约能源,环境污染程度低。但是,电动装载机也需要用到液压工作系统以及泵控控制器、行走控制器等基础组成部件;众所周知,这些基础部件在工作时,由于阀体、管路等液压油通道对液压油的阻尼等原因,造成液压油温度上升,泵控控制器、行走控制器自身的温度也会上升,过高的温度不仅会缩短这些基础部件的寿命,也会影响电动装载机的整体性能。公开号为CN209179099U的专利中公开了一种电动装载机主电机散热装置,包括主电机,变频器,蓄电池,主电机的后输出轴与风机连接,风机的出风口与C形管连通,C形管置于主电机的后端,C形管的前部设有多个出风口,风管的后端与该出风口连通,风管的前端封闭,风管的设有多个出风孔,该出风孔与主电机的壳体相对应。但是,该专利中的技术仅仅能够增强主电机前部的散热效果,却没有介绍整个电动装载机的散热系统,并且,现有技术中对于中大吨位电动装载机的散热系统的研究也相对较少。综上可知,现有技术在实际使用上显然存在不便与缺陷,所以有必要加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的缺陷,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大吨位电动装载机散热系统,其将液压油散热和电控电机散热集成一体,实现自动化操作,降低环境污染,提高了电动装载机的整体散热效果,提高电动装载机的工作效率和使用寿命。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中大吨位电动装载机散热系统,包括变速箱液压油散热系统、液压油箱液压油散热系统和水箱散热系统,还包括散热风扇,所述散热风扇电连接控制器。所述变速箱液压油散热系统包括闭环连接的第一变速箱、第一齿轮泵、多路阀和第一散热器;所述多路阀连接液压元件,所述多路阀的回油口处还安装有第五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五温度传感器电连接所述控制器。所述液压油箱液压油散热系统包括闭环连接的液压油箱、第二齿轮泵、第二变速箱和第二散热器;所述第二变速箱的出口处还安装有第四温度传感器,所述第四温度传感器电连接所述控制器。所述水箱散热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水箱和循环水泵,所述循环水泵的输出端连接泵控控制器和行走控制器,所述泵控控制器和行走控制器的输出端均连接第三散热器,所述第三散热器连接所述水箱;所述泵控控制器和行走控制器输出端的汇集处还安装有第三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三温度传感器电连接所述控制器。根据本技术的中大吨位电动装载机散热系统,所述第一齿轮泵和所述第二齿轮泵均连接油泵电机。根据本技术的中大吨位电动装载机散热系统,所述液压元件为油缸或者马达。根据本技术的中大吨位电动装载机散热系统,所述泵控控制器还连接泵控电机。根据本技术的中大吨位电动装载机散热系统,所述泵控电机连接第一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电连接所述控制器。根据本技术的中大吨位电动装载机散热系统,所述行走控制器还连接行走电机。根据本技术的中大吨位电动装载机散热系统,所述行走电机连接第二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电连接所述控制器。根据本技术的中大吨位电动装载机散热系统,所述第三散热器、第二散热器、第一散热器和散热风扇通过螺栓或者固定架连接。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大吨位电动装载机散热系统,通过设置变速箱液压油散热系统、液压油箱液压油散热系统和水箱散热系统;变速箱液压油散热系统包括第一变速箱、第一齿轮泵、多路阀和第一散热器,多路阀连接液压元件,多路阀的回油口处还安装有第五温度传感器;液压油箱液压油散热系统包括液压油箱、第二齿轮泵、第二变速箱和第二散热器,第二变速箱的出口处还安装有第四温度传感器;变速箱液压油散热系统和液压油箱液压油散热系统能够对液压油进行降温,防止液压油变质,延长相关元件的使用寿命;水箱散热系统包括水箱和循环水泵,循环水泵的输出端连接泵控控制器和行走控制器,泵控控制器和行走控制器的输出端均连接第三散热器,泵控控制器和行走控制器输出端的汇集处还安装有第三温度传感器;水箱散热系统能够对行走控制器和泵控控制器进行降温,防止相关元件由于温度过高而影响其使用性能,进而影响电动装载机的工作效率;本技术的速箱液压油散热系统、液压油箱液压油散热系统和水箱散热系统还分别连接散热风扇,进行辅助散热,提高散热效果。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将液压油散热和电控电机散热集成一体,实现自动化操作,降低环境污染,提高了电动装载机的整体散热效果,提高电动装载机的工作效率和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散热系统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第三散热器、第二散热器、第一散热器和散热风扇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在图中:1-第一变速箱,2-油泵电机,21-第一齿轮泵,22-第二齿轮泵;3-多路阀,4-液压元件,5-第一温度传感器,51-第二温度传感器,52-第三温度传感器,53-第四温度传感器,54-第五温度传感器;6-控制器,7-第二变速箱,8-行走控制器,9-行走电机,10-泵控电机,11-泵控控制器,12-液压油箱,13-水箱,14-循环水泵,15-第三散热器,16-第二散热器,17-第一散热器,18-散热风扇。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参见图1,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中大吨位电动装载机散热系统,包括变速箱液压油散热系统、液压油箱液压油散热系统和水箱散热系统,还包括散热风扇18,散热风扇18电连接控制器6,由控制器6控制散热风扇18的启动和停止。变速箱液压油散热系统包括闭环连接的第一变速箱1、第一齿轮泵21、多路阀3和第一散热器17。第一齿轮泵21连接油泵电机2;多路阀3连接液压元件4,液压元件4为油缸或者马达等液压执行元件;多路阀3的回油口处还安装有第五温度传感器54,第五温度传感器54电连接控制器6,给控制器6传输信号。变速箱液压油散热系统的工作原理是:第一变速箱1中的液压油在第一齿轮泵21的作用下,输送到多路阀3,多路阀3将液压油输送到液压元件4后,再从液压元件4返回到多路阀3,然后从多路阀3的回油口输送到第一散热器17,经过第一散热器17的作用之后,再回流到第一变速箱1中。在上述液压油的循环过程中,当多路阀3的回油口处的第五温度传感器54检测到油温很高,达到设定值时,第五温度传感器54向控制器6输出信号,控制器6控制散热风扇18的电源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中大吨位电动装载机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变速箱液压油散热系统、液压油箱液压油散热系统和水箱散热系统,还包括散热风扇,所述散热风扇电连接控制器;/n所述变速箱液压油散热系统包括闭环连接的第一变速箱、第一齿轮泵、多路阀和第一散热器;所述多路阀连接液压元件,所述多路阀的回油口处还安装有第五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五温度传感器电连接所述控制器;/n所述液压油箱液压油散热系统包括闭环连接的液压油箱、第二齿轮泵、第二变速箱和第二散热器;所述第二变速箱的出口处还安装有第四温度传感器,所述第四温度传感器电连接所述控制器;/n所述水箱散热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水箱和循环水泵,所述循环水泵的输出端连接泵控控制器和行走控制器,所述泵控控制器和行走控制器的输出端均连接第三散热器,所述第三散热器连接所述水箱;所述泵控控制器和行走控制器输出端的汇集处还安装有第三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三温度传感器电连接所述控制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大吨位电动装载机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变速箱液压油散热系统、液压油箱液压油散热系统和水箱散热系统,还包括散热风扇,所述散热风扇电连接控制器;
所述变速箱液压油散热系统包括闭环连接的第一变速箱、第一齿轮泵、多路阀和第一散热器;所述多路阀连接液压元件,所述多路阀的回油口处还安装有第五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五温度传感器电连接所述控制器;
所述液压油箱液压油散热系统包括闭环连接的液压油箱、第二齿轮泵、第二变速箱和第二散热器;所述第二变速箱的出口处还安装有第四温度传感器,所述第四温度传感器电连接所述控制器;
所述水箱散热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水箱和循环水泵,所述循环水泵的输出端连接泵控控制器和行走控制器,所述泵控控制器和行走控制器的输出端均连接第三散热器,所述第三散热器连接所述水箱;所述泵控控制器和行走控制器输出端的汇集处还安装有第三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三温度传感器电连接所述控制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大吨位电动装载机散热系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季全亮王国村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中叉重工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