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安坐功能的助行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54845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7 02: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安坐功能的助行器,包括助行器两侧的侧支撑架,侧支撑架包括前支撑柱和后支撑柱,后支撑柱靠近上端的柱体上弯折成型有向前凸起的弧形卡扣;所述侧支撑架的前支撑柱之间设有横轴,横轴的两端成型有固定套,固定套插套固定在前支撑柱上;所述的横轴上插套有下轴套,下轴套上固定连接有若干根弹性绷带;弹性绷带的上端固定在上轴套,上轴套的两端螺接有与弧形卡扣相对的调节套管;所述前支撑柱的上端插套固定有定位套,定位套的外壁上成型有定位柱,调节套管插套在定位柱上。

A walking aid with sitting fun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安坐功能的助行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具有安坐功能的助行器。
技术介绍
助行器,是辅助人体支撑体重、保持平衡和行走的器具称为助行器。现有常规的助行器一般由两个侧支撑架和侧支撑架之间的横梁组成,使用时,使用者站立在侧支撑架之间,手持侧支撑架进行辅助支架。简而言之,助行器就是围设在患者四周并在一侧开设有进口的支撑支架,目前的助行器只具备辅助支撑的作用,当患者在使用助行行走疲劳时,现有的助行器无法为患者提供安坐功能,从而需要一款可以在患者走累时可以为患者提供休息的助行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之不足,而提供了一种具有安坐功能的助行器,其采用的助行器能在患者走累时变形为座椅,进而可以为患者提供休息。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具有安坐功能的助行器,包括助行器两侧的侧支撑架,侧支撑架包括前支撑柱和后支撑柱,前支撑柱的上端成型有水平的扶手杆,扶手杆的后端成型有斜支杆,斜支杆的下端成型有水平的辅助杆,辅助杆的后端和后支撑柱的上端成型在一起;后支撑柱靠近上端的柱体上弯折成型有向前凸起的弧形卡扣;所述侧支撑架的前支撑柱之间设有横轴,横轴的两端成型有固定套,固定套插套固定在前支撑柱上;所述的横轴上插套有下轴套,下轴套上固定连接有若干根弹性绷带;弹性绷带的上端固定在上轴套,上轴套的两端螺接有与弧形卡扣相对的调节套管;所述前支撑柱的上端插套固定有定位套,定位套的外壁上成型有定位柱,调节套管插套在定位柱上。优选的,所述定位套上的定位柱呈横向,定位柱之间的间距大于上轴套的长度。优选的,所述弹性绷带的两端成型有圆形的套体,弹性绷带的两端分别插套固定在下轴套和上轴套上;所述的弹性绷带呈线性均匀分布在下轴套或上轴套上。优选的,所述调节套管靠近定位柱一端的外壁上成型有圆环形的拨轮,定位柱的直径等于调节套管内壁的直径。优选的,所述侧支撑架上弧形卡扣内壁的直径等于调节套管外壁的直径。优选的,所述侧支撑架之间的间距小于上轴套和调节套管的长度之和。优选的,所述侧支撑架上的弧形卡扣呈向下倾斜。优选的,所述侧支撑架上的弧形卡扣位于下轴套的上侧,侧支撑架的前支撑柱和后支撑柱之间固定连接有若干纵梁。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其采用的助行器具备多种功能,除了助行器本身的助行功能外,还可以在在患者走累时变形为座椅,进而可以为患者提供休息。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立体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侧视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后视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剖视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侧支撑架;11、前支撑柱;12、扶手杆;13、斜支杆;14、辅助杆;15、后支撑柱;151、弧形卡扣;2、横轴;21、固定套;3、下轴套;4、定位套;41、定位柱;5、调节套管;51、拨轮;6、上轴套;7、弹性绷带;8、纵梁。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见图1至4所示,一种具有安坐功能的助行器,包括助行器两侧的侧支撑架1,侧支撑架1包括前支撑柱11和后支撑柱15,前支撑柱11的上端成型有水平的扶手杆12,扶手杆12的后端成型有斜支杆13,斜支杆13的下端成型有水平的辅助杆14,辅助杆14的后端和后支撑柱15的上端成型在一起;后支撑柱15靠近上端的柱体上弯折成型有向前凸起的弧形卡扣151;所述侧支撑架1的前支撑柱15之间设有横轴2,横轴2的两端成型有固定套21,固定套21插套固定在前支撑柱11上;所述的横轴2上插套有下轴套3,下轴套3上固定连接有若干根弹性绷带7;弹性绷带7的上端固定在上轴套6,上轴套6的两端螺接有与弧形卡扣151相对的调节套管5;所述前支撑柱11的上端插套固定有定位套4,定位套4的外壁上成型有定位柱41,调节套管5插套在定位柱41上。所述定位套4上的定位柱41呈横向,定位柱41之间的间距大于上轴套6的长度。所述弹性绷带7的两端成型有圆形的套体,弹性绷带7的两端分别插套固定在下轴套3和上轴套6上;所述的弹性绷带7呈线性均匀分布在下轴套3或上轴套6上。所述调节套管5靠近定位柱41一端的外壁上成型有圆环形的拨轮51,定位柱41的直径等于调节套管5内壁的直径。所述侧支撑架1上弧形卡扣151内壁的直径等于调节套管5外壁的直径。所述侧支撑架1之间的间距小于上轴套6和调节套管5的长度之和。所述侧支撑架1上的弧形卡扣151呈向下倾斜。所述侧支撑架1上的弧形卡扣151位于下轴套3的上侧,侧支撑架1的前支撑柱11和后支撑柱15之间固定连接有若干纵梁8。工作原理:本专利技术为具有安坐功能的助行器,其助行器的结构和外形与现有的助行器结构外形基本一致,只是在后支撑柱15上成型弧形卡扣151,并增设弹性绷带7;在作为助行器使用时,如图1所示,弹性绷带7不会影响助行器的使用;而利用弹性绷带7可以变为座椅,方式如下:旋转调节套管5,将调节套管5伸入上轴套6内进而与定位柱41脱离,然后拉动上轴套6至后支撑柱15处,并旋转调节套管5伸出上轴套6,将调节套管5卡扣在弧形卡扣151上,从而弹性绷带7可以变形为椅子板,为患者提供安坐。所述实施例用以例示性说明本专利技术,而非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均可在不违背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及范畴下,对所述实施例进行修改,因此本专利技术的权利保护范围,应如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要求所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安坐功能的助行器,包括助行器两侧的侧支撑架(1),侧支撑架(1)包括前支撑柱(11)和后支撑柱(15),前支撑柱(11)的上端成型有水平的扶手杆(12),扶手杆(12)的后端成型有斜支杆(13),斜支杆(13)的下端成型有水平的辅助杆(14),辅助杆(14)的后端和后支撑柱(15)的上端成型在一起;其特征在于:后支撑柱(15)靠近上端的柱体上弯折成型有向前凸起的弧形卡扣(151);所述侧支撑架(1)的前支撑柱(15)之间设有横轴(2),横轴(2)的两端成型有固定套(21),固定套(21)插套固定在前支撑柱(11)上;所述的横轴(2)上插套有下轴套(3),下轴套(3)上固定连接有若干根弹性绷带(7);弹性绷带(7)的上端固定在上轴套(6),上轴套(6)的两端螺接有与弧形卡扣(151)相对的调节套管(5);所述前支撑柱(11)的上端插套固定有定位套(4),定位套(4)的外壁上成型有定位柱(41),调节套管(5)插套在定位柱(41)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安坐功能的助行器,包括助行器两侧的侧支撑架(1),侧支撑架(1)包括前支撑柱(11)和后支撑柱(15),前支撑柱(11)的上端成型有水平的扶手杆(12),扶手杆(12)的后端成型有斜支杆(13),斜支杆(13)的下端成型有水平的辅助杆(14),辅助杆(14)的后端和后支撑柱(15)的上端成型在一起;其特征在于:后支撑柱(15)靠近上端的柱体上弯折成型有向前凸起的弧形卡扣(151);所述侧支撑架(1)的前支撑柱(15)之间设有横轴(2),横轴(2)的两端成型有固定套(21),固定套(21)插套固定在前支撑柱(11)上;所述的横轴(2)上插套有下轴套(3),下轴套(3)上固定连接有若干根弹性绷带(7);弹性绷带(7)的上端固定在上轴套(6),上轴套(6)的两端螺接有与弧形卡扣(151)相对的调节套管(5);所述前支撑柱(11)的上端插套固定有定位套(4),定位套(4)的外壁上成型有定位柱(41),调节套管(5)插套在定位柱(41)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安坐功能的助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套(4)上的定位柱(41)呈横向,定位柱(41)之间的间距大于上轴套(6)的长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安坐功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艳波冯海燕
申请(专利权)人:米伦医疗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