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可调半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54320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7 02: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层可调半被,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单被和第二单被,还包括第三单被,第三单被与第一单被或者第二单被相连,第三单被可以卷曲、或者是覆盖于第一单被上、或者是覆盖于第二单被上;第一单被和第二单被的宽度小于被褥的标准宽度,第三单被的宽度小于被褥的标准宽度。第一单被和第二单被的宽度均小于被褥的标准宽度,第一单被和第二单被相当于半被,第一单被和第二单被相连成一条整被,第三单被可以选择卷曲,或者可以覆盖于第一单被或者第二单被上,第一单被也可以与第二单被重叠,从而改变使用时的重量,实现可调,形成单层、双层、三层或者四层等多层结构。

Multi layer adjustable half quil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层可调半被
本技术涉及一种羽绒被,尤其是一种多层可调半被。
技术介绍
羽绒是长在鹅、鸭的腹部,成芦花朵状的绒毛,由于羽绒是一种动物性蛋白质纤维,羽绒球状纤维上密布千万个三角形的细小气孔,能随气温变化而收缩膨胀,产生调温功能,可吸收人体散发流动的热气,隔绝外界冷空气的入侵。天然羽绒还具有其他保暖材料所不具备的吸湿发散的良好性能。因此,人们用羽绒作为填充物来制作各种物品使用,比如羽绒被。但是,现有的羽绒被都是单层的,内部填充的羽绒都是标准重量,比如2斤,3斤,或者5斤,不同季节、不同室内温度选择不同重量的羽绒被,比较麻烦,但是对于不同的个体,需要的羽绒被也不同,比如男子本身的体温高,因此需要的羽绒被就轻,女子本身的体温低,因此需要的羽绒被就重,此时就会出现不可调和的情况,而且一张床上也不方便放两床被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多层可调半被,包括多条单被,每一单被的宽度为常规被褥宽度小,单被可以相互重叠,或者相互卷曲,从而改变使用时的重量,适合多种选择要求。本技术的具体技术方案为:一种多层可调半被,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单被和第二单被,还包括第三单被,第三单被与第一单被或者第二单被相连,第三单被可以卷曲、或者是覆盖于第一单被上、或者是覆盖于第二单被上;第一单被和第二单被的宽度小于被褥的标准宽度,第三单被的宽度小于被褥的标准宽度。第一单被和第二单被的宽度均小于被褥的标准宽度,第一单被和第二单被相当于半被,第一单被和第二单被相连成一条整被,第三单被可以选择卷曲,或者可以覆盖于第一单被或者第二单被上,第一单被也可以与第二单被重叠,从而改变使用时的重量,实现可调,形成单层、双层、三层或者四层等多层结构;对于需要加厚的使用者而言,可以将第三单被叠加;第三单被的数量可以多块,从而实现被褥在重量上的递增;每一单被内均填充羽绒,填充的羽绒的重量可以相同,或者第三单被内填充的羽绒重量少于第一单被内的羽绒重量。作为优选,第一单被和第二单被之间通过连接边相连,连接边与第一单被或者第二单被连接的部位处连接第三单被。连接边连接第一单被和第二单被,也就是说第一单被和第二单被被连接边分离,这样第一单被和第二单被之间具有明显的界限,连接边可以卷曲,如果第三单被卷入到连接边内,则连接边就会形成鼓包,在被窝内就会形成第一单被覆盖区和第二单被覆盖区的隔离部。作为优选,第一单被具有外层,第二单被具有外层,第一单被的外层和第二单被的外层相连形成连接边,第一单被内填充羽绒,第二单被内填充羽绒,连接边处只有两外层缝合。作为优选,第三单被为两条,一条第三单被与第一单被相连,另一条第三单被与第二单被相连,两第三单被相对的面上设置有拉链条,两拉链条组合可形成完整拉链。作为优选,第一单被和第二单被的宽度均为标准被褥宽度的1/2,第三单被的宽度小于标准被褥宽度的1/2。作为优选,第三单被具有外层,两第三单被的外层相连,两第三单被相连的外层和第一单被与第二单被相连部位缝合成一体。作为优选,第一单被上设置有扣条,第二单被上设置有扣条,第三单被上设置有与扣条相配合的纽扣;第一单被上设置拉链条,第二单被上设置拉链条,第二单被上设置拉链条,第三单被上设置拉链条,拉链条组合可形成完整拉链。作为优选,第一单被和第二单被相互靠近,第三单被卷曲,此时第一单被和第二单被均为单层结构;或者第三单被覆盖于第一单被上,第一单被处为双层结构,第二单被处为单层结构;或者第三单被覆盖于第二单被上,第二单被处为双层结构,第一单被处为单层结构。作为优选,第一单被和第二单被相互靠近,连接边弯曲,第三单被卷曲压缩并卷入到连接边内。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第一单被和第二单被的宽度均小于被褥的标准宽度,第一单被和第二单被相当于半被,第一单被和第二单被相连成一条整被,第三单被可以选择卷曲,或者可以覆盖于第一单被或者第二单被上,第一单被也可以与第二单被重叠,从而改变使用时的重量,实现可调,形成单层、双层、三层或者四层等多层结构;对于需要加厚的使用者而言,可以将第三单被叠加;第三单被的数量可以多块,从而实现被褥在重量上的递增;每一单被内均填充羽绒,填充的羽绒的重量可以相同,或者第三单被内填充的羽绒重量少于第一单被内的羽绒重量。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使用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另一种使用示意图;图中:1、第一单被,2、连接边,3、第二单被,4、扣条,5、拉链条,6、第三单被,7、纽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实施例1:一种多层可调半被,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单被1和第二单被3,还包括一条第三单被6,第三单被与第一单被或者第二单被相连,第三单被连接于第一单被和第二单被连接的位置处。第一单被、第二单被和第三单被的宽度相等,均为标准被褥宽度的1/2,第一单被上和第二单被上均设置有扣条4,第三单被的边缘上设置有纽扣7,纽扣可以与扣条相配合。第三单被可以覆盖于第一单被上、或者是覆盖于第二单被上,覆盖后,纽扣与对应的扣条相扣合。这样形成的被褥两半的重量不相同。如果将第三单被卷曲,则第一单被和第二单被处的重量相等。实施例2:如图1所示,一种多层可调半被,包括第一单被1和第二单被3,第一单被和第二单被之间通过连接边2相连,第一单被具有外层,第二单被具有外层,第一单被的外层和第二单被的外层相连形成连接边,第一单被内填充羽绒,第二单被内填充羽绒,连接边处只有两外层缝合。第三单被为两条,一条第三单被与第一单被相连,另一条第三单被与第二单被相连,第三单被具有外层,两第三单被的外层相连,两第三单被相连的外层和第一单被与第二单被相连部位缝合成一体。第一单被和第二单被的宽度均为标准被褥宽度的1/2,第三单被的宽度小于标准被褥宽度的1/2。第一单被上设置有扣条4,对应的第三单被的边缘设置有纽扣7,第二单被上设置有扣条4,对应的第三单被的边缘设置有纽扣7。第一单被和第二单被相对的上表面位置设置有拉链条5,拉链条处于连接边的两侧,两拉链条组合可形成完整拉链。两第三单被相对的面上设置有拉链条,两拉链条组合可形成完整拉链。如图2所示,左侧的第三单被覆盖于第一单被上,第三单被上的纽扣与第一单被上的扣条相扣合,右侧的第三单被覆盖于第二单被上,第三单被上的纽扣与第二单被上的扣条相扣合。两第三单被相对的拉链条5组合形成完整拉链,连接边卷曲。左侧的第三单被和第一单被作为左半被,右侧的第三单被和第二单被作为右半被,左半被和右半被均为双层结构。如图3所示,第一单被和第二单被相互靠近,连接边弯曲,两第三单被卷曲压缩并卷入到连接边内,第一单被和第二单被相对的拉链条组合形成完整的拉链,第三单被卷入到连接边内,连接边形成鼓包,在被窝内形成第一单被覆盖区和第二单被覆盖区的隔离部。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技术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层可调半被,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单被(1)和第二单被(3),还包括第三单被(6),第三单被与第一单被或者第二单被相连,第三单被可以卷曲、或者是覆盖于第一单被上、或者是覆盖于第二单被上;第一单被和第二单被的宽度小于被褥的宽度,第三单被的宽度小于被褥的宽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层可调半被,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单被(1)和第二单被(3),还包括第三单被(6),第三单被与第一单被或者第二单被相连,第三单被可以卷曲、或者是覆盖于第一单被上、或者是覆盖于第二单被上;第一单被和第二单被的宽度小于被褥的宽度,第三单被的宽度小于被褥的宽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可调半被,其特征在于,第一单被和第二单被之间通过连接边(2)相连,连接边与第一单被或者第二单被连接的部位处连接第三单被。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层可调半被,其特征在于,第一单被具有外层,第二单被具有外层,第一单被的外层和第二单被的外层相连形成连接边,第一单被内填充羽绒,第二单被内填充羽绒,连接边处只有两外层缝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可调半被,其特征在于,第三单被为两条,一条第三单被与第一单被相连,另一条第三单被与第二单被相连,两第三单被相对的面上设置有拉链条(5),两拉链条组合可形成完整拉链。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层可调半被,其特征在于,第一单被和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武林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永丰羽绒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