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流排输出极座、电池模组及电池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40885 阅读:1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4 16: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动力电池包技术领域,提供一种汇流排输出极座、电池模组及电池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汇流排输出极座包括支座、导电件、弹性件以及输出极汇流排,输出极汇流排可拆卸地安装于支座,弹性件设置为始终对导电件提供朝向输出极汇流排的偏置力,以使位于输出极汇流排和导电件之间的外接汇流排能够分别与输出极汇流排和导电件相接触,导电件和弹性件中的至少一者设置为能够操作以克服偏置力,以使外接汇流排能够伸入输出极汇流排和导电件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了外接汇流排上下表面与输出极汇流排以及导电件之间的紧密贴合,进而实现了导电连接,省略了传统的螺栓的设置,提高了装配效率,节约了人工成本。

Bus output base, battery module and battery pac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汇流排输出极座、电池模组及电池包
本技术涉及动力电池包
,特别涉及一种汇流排输出极座、电池模组及电池包。
技术介绍
一般来说,模组输出极组件包含输出极汇流排和用于容纳输出极汇流排的支座,其中,输出极汇流排指的是沿模组上方汇流排延伸出的部分。模组在装配过程中,相邻模组的输出极汇流排之间通过外接汇流排相连。现有的输出极汇流排与外接汇流排之间通常采用螺栓进行固定,利用螺栓依次穿过输出极汇流排和外接汇流排从而实现二者间的连接,但是这种传统螺栓连接的方式存在以下问题:1、采用螺栓固定,螺栓长时间使用有力矩衰减风险。另外在打紧螺栓时,汇流排跟转会产生一个反向力矩,增加了螺栓力矩衰减及变松的风险;2、螺栓固定需要专用电枪,专用电枪价格很高,且需要充电使用,螺栓打紧后还需要工人复检扭矩,装配效率低,人工成本高;3、紧固螺栓作为标准件在使用过程中需要人员管理盘点,进而会产生额外的管理费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旨在提出一种能够实现外接汇流排和输出极汇流排之间的可靠的导电连接的汇流排输出极座、电池模组及电池包。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汇流排输出极座,包括支座、导电件、弹性件以及输出极汇流排,所述输出极汇流排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支座,所述弹性件设置为始终对所述导电件提供朝向输出极汇流排的偏置力,以使位于所述输出极汇流排和所述导电件之间的外接汇流排能够分别与所述输出极汇流排和所述导电件相接触,所述导电件和所述弹性件中的至少一者设置为能够操作以克服所述偏置力,以使所述外接汇流排能够伸入所述输出极汇流排和所述导电件之间。可选地,所述支座内设有能够容纳所述导电件的腔体,所述汇流排输出极座包括设置在所述腔体内的导向柱,所述导电件滑动设置在所述导向柱上。可选地,所述腔体底部设有与所述支座一体设置的底座,所述导向柱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弹性件套设在所述导向柱上且位于所述导电件和所述底座之间。可选地,所述导向柱外壁设有弹性凸起,所述导电件为底部开口的空心结构且套设在所述导向柱上,所述导电件的内壁设有供所述弹性凸起滑动的滑槽,所述滑槽两端设有限制所述弹性凸起从所述滑槽中脱离的止挡部。可选地,所述支座上设有用于对所述输出极汇流排位置进行限定的限位件,所述限位件的数量设置为至少两个且相对设置在所述支座的内壁,所述限位件设置为沿所述内壁向内凸出,所述限位件具有倾斜设置的导向面以及设置在所述导向面底部的止挡面,所述导向面设置为能够导向所述输出极汇流排向下滑动以使所述输出极汇流排止挡于所述止挡面底部。可选地,所述支座具有承接所述外接汇流排的安装面,所述导电件具有能够与所述外接汇流排相接触的连接面,所述导电件上设有用于按压所述导电件以使所述连接面能够低于所述安装面的按压件。可选地,所述导电件顶部设有能够穿设于所述外接汇流排和所述输出极汇流排的定位件。可选地,所述汇流排输出极座包括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支座的上盖。本技术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电池模组,包括汇流排、外接汇流排、至少两个模组单元以及上述任意方案所述的汇流排输出极座,所述汇流排、所述汇流排输出极座及所述模组单元的数量一一对应,所述汇流排设置在所述模组单元的顶部,所述输出极汇流排沿所述汇流排延伸设置,所述外接汇流排连接于相邻两个所述输出极汇流排,所述外接汇流排的上下两面分别与所述输出极汇流排和所述导电件相接触。本技术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电池包,包括上述方案所述的电池模组。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所述的汇流排输出极座具有以下优势:本技术的汇流排输出极座利用弹性件对导电件的偏置作用,实现了外接汇流排上下表面与输出极汇流排以及导电件之间的紧密贴合,进而实现了外接汇流排和输出极汇流排之间的可靠的导电连接,省略了传统的螺栓的设置,避免了螺栓力矩衰减及反松问题,能够实现外接汇流排和输出极汇流排之间的便捷连接,提高了装配效率,节约了人工成本。本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的汇流排输出极座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汇流排输出极座的主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支座、2—导电件、3—弹性件、4—限位件、5—导向柱、6—底座、7—弹性凸起、8—导向面、9—安装面、10—连接面、11—按压件、12—定位件。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及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技术。结合图1和图2,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汇流排输出极座,包括支座1、导电件2、弹性件3以及输出极汇流排,所述输出极汇流排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支座1,所述弹性件3设置为始终对所述导电件2提供朝向输出极汇流排的偏置力,以使位于所述输出极汇流排和所述导电件2之间的外接汇流排能够分别与所述输出极汇流排和所述导电件2相接触,所述导电件2和所述弹性件3中的至少一者设置为能够操作以克服所述偏置力,以使所述外接汇流排能够伸入所述输出极汇流排和所述导电件2之间。安装过程中,首先将输出极汇流排装配在支座1上,此时,导电件2能够在弹性件3提供的偏置力的作用下抵接于输出极汇流排,随后通过操作导电件2和所述弹性件3中的至少一者克服所述偏置力,将外接汇流排伸入输出极汇流排和导电件2之间,导电件2继续在弹性件3偏置力的作用下压紧外接汇流排,进而使得外接汇流排上下表面与输出极汇流排以及导电件之间紧密贴合。可见,本技术的汇流排输出极座利用弹性件对导电件的偏置作用,实现了外接汇流排和输出极汇流排之间的可靠的导电连接,能够实现外接汇流排和输出极汇流排之间的便捷连接,提高了装配效率,节约了人工成本,同时,通过省略了传统的螺栓的设置,进而克服了一系列由螺栓安装所带来的问题,例如,避免了螺栓力矩衰减及反松问题,安装过程中无需使用专用电枪,少了一个标准件的设置,还能够节省一定的管理费用。需要说明的是,为节省安装占用空间,便于导电件2的设置,所述支座1内设有能够容纳所述导电件2的腔体,所述汇流排输出极座包括设置在所述腔体内的导向柱5,所述导电件2滑动设置在所述导向柱5上。可以理解地,通过弹性件3对导电件2的偏置力,使得导电件2能够沿导向柱5滑动。当然,弹性件3可以采用任意适宜的方式设置,只要保证能够对导电件2提供偏置力即可。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腔体底部设有与所述支座1一体设置的底座6,所述导向柱5设置在所述底座6上,所述弹性件3套设在所述导向柱5上且位于所述导电件2和所述底座6之间。其中,弹性件3可以是弹簧等部件,弹簧的两端抵接于导电件2和底座6,且弹簧始终处于受压状态,以保证能够对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汇流排输出极座,其特征在于,包括支座(1)、导电件(2)、弹性件(3)以及输出极汇流排,所述输出极汇流排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支座(1),所述弹性件(3)设置为始终对所述导电件(2)提供朝向输出极汇流排的偏置力,以使位于所述输出极汇流排和所述导电件(2)之间的外接汇流排能够分别与所述输出极汇流排和所述导电件(2)相接触,所述导电件(2)和所述弹性件(3)中的至少一者设置为能够操作以克服所述偏置力,以使所述外接汇流排能够伸入所述输出极汇流排和所述导电件(2)之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汇流排输出极座,其特征在于,包括支座(1)、导电件(2)、弹性件(3)以及输出极汇流排,所述输出极汇流排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支座(1),所述弹性件(3)设置为始终对所述导电件(2)提供朝向输出极汇流排的偏置力,以使位于所述输出极汇流排和所述导电件(2)之间的外接汇流排能够分别与所述输出极汇流排和所述导电件(2)相接触,所述导电件(2)和所述弹性件(3)中的至少一者设置为能够操作以克服所述偏置力,以使所述外接汇流排能够伸入所述输出极汇流排和所述导电件(2)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汇流排输出极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1)内设有能够容纳所述导电件(2)的腔体,所述汇流排输出极座包括设置在所述腔体内的导向柱(5),所述导电件(2)滑动设置在所述导向柱(5)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汇流排输出极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腔体底部设有与所述支座(1)一体设置的底座(6),所述导向柱(5)设置在所述底座(6)上,所述弹性件(3)套设在所述导向柱(5)上且位于所述导电件(2)和所述底座(6)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汇流排输出极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柱(5)外壁设有弹性凸起(7),所述导电件(2)为底部开口的空心结构且套设在所述导向柱(5)上,所述导电件(2)的内壁设有供所述弹性凸起(7)滑动的滑槽,所述滑槽两端设有限制所述弹性凸起(7)从所述滑槽中脱离的止挡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汇流排输出极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1)上设有用于对所述输出极汇流排位置进行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学文李方哲
申请(专利权)人: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