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个反应釜联用导热油循环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630172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4 12: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反应釜领域,尤其是多个反应釜联用导热油循环系统,针对现有的控制器使用不便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热源,所述热源上连接有换热器,换热器上连接有辅助热源和反应釜,辅助热源连接有控制柜,控制柜内设有控制器,所述控制柜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滑槽,滑槽内滑动安装有滑板,控制器固定安装在滑板上,控制柜的一侧内壁上转动安装有转轴,转轴的一端固定安装有齿轮盘,齿轮盘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转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通过将控制器设置在控制柜内,使得控制器获得很好的保护,同时拉动滑盖,即可使得控制器移动至控制柜外,进而便于使用和维修,满足了人们的需求。

Heat transfer oil circulation system for multiple reactor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个反应釜联用导热油循环系统
本技术涉及反应釜
,尤其涉及多个反应釜联用导热油循环系统。
技术介绍
导热油,是GB/T4016-1983《石油产品名词术语》中“热载体油”的曾用名,英文名称为Heattransferoil,用于间接传递热量的一类热稳定性较好的专用油品,但是由于国内树脂生产技术与国际发达国家的技术相比,还存在很多的不足,在树脂生产工艺中,对反应釜的温度控制技术还落后于发达国家,如何保证反应釜反应时的温度稳定,提高树脂生产的整体质量及保证人工安全都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承待解决的问题。公开号为CN207872130U的专利公开了树脂反应釜用循环导热装置,实现自动控制,节约能耗,保证温度稳定,但是此装置中并没有提到控制柜上的控制器是如何安装的,如果安装在表面,那么极易误碰,进而使得控制器误操作,如果安装在内部,那么在损坏时,由于控制箱内的空间狭小,使得控制器不便于维修存在改进的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控制器使用不便的缺点,而提出的多个反应釜联用导热油循环系统。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多个反应釜联用导热油循环系统,包括热源,所述热源上连接有换热器,换热器上连接有辅助热源和反应釜,辅助热源连接有控制柜,控制柜内设有控制器,所述控制柜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滑槽,滑槽内滑动安装有滑板,控制器固定安装在滑板上,控制柜的一侧内壁上转动安装有转轴,转轴的一端固定安装有齿轮盘,齿轮盘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转杆,转杆活动安装在滑板上,拉动滑盖,从而使得滑板将控制器带动出控制柜外便于使用或者拆卸维修。优选的,所述控制柜上滑动安装有滑盖,滑盖与控制柜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磁铁,两个磁铁相吸附,滑盖的底侧开设有带动槽,控制柜的底侧内壁上开设有限位槽,限位槽内活动安装有带动杆,带动杆的顶端延伸至带动槽内,带动杆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拉杆,拉杆的顶侧固定安装有齿条,齿条与齿轮盘相啮合,带动杆带动拉杆移动,拉杆通过齿条带动齿轮盘转动,齿轮盘带动转轴转动,同时齿轮盘带动转杆转动。优选的,所述滑槽的顶侧内壁上固定安装有第一弹簧的一端,第一弹簧的底端固定安装在滑板的顶侧上,限位槽的一侧内壁上固定安装有第二弹簧的一端,第二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安装在带动杆的一侧上,带动杆的底端在限位槽内滑动并使得第二弹簧受力,滑板的一侧在滑槽内垂直滑动并使得第一弹簧受力。优选的,所述滑板的一侧开设有滑轴槽,滑轴槽内活动安装有滑轴,滑轴的一端固定安装在转杆的一侧上,转杆通过滑轴带动滑板移动,同时滑轴在滑轴槽内滑动。优选的,所述控制柜的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滑动槽,两个滑动槽内均滑动安装有滑动块,两个滑动块相互靠近的一侧分别固定安装在滑盖的两侧上,控制柜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转槽,转轴的一端转动安装在转槽内,在需要使用控制器时,拉动滑盖,使其通过两个滑动块在两个滑动槽内滑动。本技术中,由于设置了滑板和滑盖,可以将控制器安装在控制柜内的滑板上,并通过滑盖的进一步保护,使得控制器不会被误碰;本技术中,由于设置了带动槽、带动杆、拉杆、齿轮盘和转杆,拉动滑盖,使得带动槽带动带动杆移动,进而使得拉杆带动齿轮盘转动,从而使得转杆转动,进而将控制器带动出控制柜外便于使用和维修;本技术结构简单,通过将控制器设置在控制柜内,使得控制器获得很好的保护,同时拉动滑盖,即可使得控制器移动至控制柜外,进而便于使用和维修,满足了人们的需求。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多个反应釜联用导热油循环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多个反应釜联用导热油循环系统的控制柜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多个反应釜联用导热油循环系统的控制柜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热源、2辅助热源、3控制柜、4换热器、5反应釜、6滑槽、7滑板、8控制器、9滑盖、10限位槽、11带动杆、12带动槽、13拉杆、14转轴、15齿轮盘、16转杆、17滑动槽、18滑动条、19滑轴槽、20滑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实施例1参照图1-3,多个反应釜联用导热油循环系统,包括热源1,热源1上连接有换热器4,换热器4上连接有辅助热源2和反应釜5,辅助热源2连接有控制柜3,控制柜3内设有控制器8,控制柜3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滑槽6,滑槽6内滑动安装有滑板7,控制器8固定安装在滑板7上,控制柜3的一侧内壁上转动安装有转轴14,转轴14的一端固定安装有齿轮盘15,齿轮盘15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转杆16,转杆16活动安装在滑板7上,拉动滑盖9,从而使得滑板7将控制器8带动出控制柜3外便于使用或者拆卸维修。本技术中,控制柜3上滑动安装有滑盖9,滑盖9与控制柜3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磁铁,两个磁铁相吸附,滑盖9的底侧开设有带动槽12,控制柜3的底侧内壁上开设有限位槽10,限位槽10内活动安装有带动杆11,带动杆11的顶端延伸至带动槽12内,带动杆1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拉杆13,拉杆13的顶侧固定安装有齿条,齿条与齿轮盘15相啮合,带动杆11带动拉杆12移动,拉杆12通过齿条带动齿轮盘15转动,齿轮盘15带动转轴14转动,同时齿轮盘15带动转杆16转动。本技术中,滑槽6的顶侧内壁上固定安装有第一弹簧的一端,第一弹簧的底端固定安装在滑板7的顶侧上,限位槽10的一侧内壁上固定安装有第二弹簧的一端,第二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安装在带动杆11的一侧上,带动杆11的底端在限位槽10内滑动并使得第二弹簧受力,滑板7的一侧在滑槽6内垂直滑动并使得第一弹簧受力。本技术中,滑板7的一侧开设有滑轴槽19,滑轴槽19内活动安装有滑轴20,滑轴20的一端固定安装在转杆16的一侧上,转杆16通过滑轴20带动滑板7移动,同时滑轴10在滑轴槽19内滑动。本技术中,控制柜3的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滑动槽17,两个滑动槽17内均滑动安装有滑动块18,两个滑动块18相互靠近的一侧分别固定安装在滑盖9的两侧上,控制柜3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转槽,转轴14的一端转动安装在转槽内,在需要使用控制器8时,拉动滑盖9,使其通过两个滑动块18在两个滑动槽17内滑动。实施例2参照图1-3,多个反应釜联用导热油循环系统,包括热源1,热源1上连接有换热器4,换热器4上连接有辅助热源2和反应釜5,辅助热源2连接有控制柜3,控制柜3内设有控制器8,控制柜3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滑槽6,滑槽6内滑动安装有滑板7,控制器8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滑板7上,控制柜3的一侧内壁上转动安装有转轴14,转轴14的一端通过焊接固定安装有齿轮盘15,齿轮盘15的一侧通过焊接固定安装有转杆16,转杆16活动安装在滑板7上,拉动滑盖9,从而使得滑板7将控制器8带动出控制柜3外便于使用或者拆卸维修。本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多个反应釜联用导热油循环系统,包括热源,所述热源上连接有换热器,换热器上连接有辅助热源和反应釜,辅助热源连接有控制柜,控制柜内设有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柜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滑槽,滑槽内滑动安装有滑板,控制器固定安装在滑板上,控制柜的一侧内壁上转动安装有转轴,转轴的一端固定安装有齿轮盘,齿轮盘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转杆,转杆活动安装在滑板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多个反应釜联用导热油循环系统,包括热源,所述热源上连接有换热器,换热器上连接有辅助热源和反应釜,辅助热源连接有控制柜,控制柜内设有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柜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滑槽,滑槽内滑动安装有滑板,控制器固定安装在滑板上,控制柜的一侧内壁上转动安装有转轴,转轴的一端固定安装有齿轮盘,齿轮盘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转杆,转杆活动安装在滑板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个反应釜联用导热油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柜上滑动安装有滑盖,滑盖与控制柜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磁铁,两个磁铁相吸附,滑盖的底侧开设有带动槽,控制柜的底侧内壁上开设有限位槽,限位槽内活动安装有带动杆,带动杆的顶端延伸至带动槽内,带动杆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拉杆,拉杆的顶侧固定安装有齿条,齿条与齿轮盘相啮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拓柏仕纳米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