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摩托车通风式制动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25600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4 10: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摩托车通风式制动盘,包括有制动盘本体,制动盘本体分为第一外盘及第二外盘,第一外盘固定安装于第二外盘一端,第二外盘与第一外盘连接处设置有间隔设置呈旋涡装分布的通风条,各通风条之间形成通风槽,通风槽两端与外部均联通设置,第一外盘及第二外盘在各通风槽两侧设置有与通风槽联通的增强散热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外形美观、散热性能好。

A kind of motorcycle ventilation brake disc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摩托车通风式制动盘
本技术涉及一种摩托车零部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摩托车通风式制动盘。
技术介绍
开车堵、坐车挤、骑车累,这一现象,每个普通老百姓都深有感触。摩托车、摩托车便应运而生成为市民理想实惠的代步工具,而摩托车灵便、时尚、环保,为广大市民所喜爱,摩托车都设有刹车系统、刹车系统中包括制动盘、刹车把手、制动块等,传统的制动盘外形内敛对于部分喜爱摩托车的人而言并不能满足他们的爱美之心。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摩托车通风式制动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摩托车通风式制动盘,包括有制动盘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盘本体分为第一外盘及第二外盘,所述第一外盘固定安装于第二外盘一端,第二外盘与第一外盘连接处设置有间隔设置呈旋涡装分布的通风条,各通风条之间形成通风槽,所述通风槽两端与外部均联通设置,第一外盘及第二外盘在各通风槽两侧设置有与通风槽联通的增强散热结构。上述的一种摩托车通风式制动盘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增强散热结构包括有设置于第一外盘上间隔设置的第一通风孔,第二外盘在各第一通风孔相对应位置均设置有第二通风孔。上述的一种摩托车通风式制动盘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外盘及第二外盘上还设有呈辐射状分布的装饰槽。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第一外盘及第二外盘表面设置呈辐射状分布的装饰槽,提高了制动盘整体美观度,通过在内制动盘上设置散热孔,提升内制动盘在运行时的散热性,通过设置增强散热结构进一步增强散热性能,对于摩托车改装爱好者或者摩托车爱好者来说,由于其经常行驶,因此摩托车制动盘的性能好坏直接决定了摩托车爱好者的人身安全,采用本技术提供的通风式制动盘,不仅可以大幅提高摩托车制动盘的散热效果,提高摩托车的安全系数。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外形美观、散热性能好。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1。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2。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图2所示:一种摩托车通风式制动盘,包括有制动盘本体,制动盘本体分为第一外盘1及第二外盘2,第一外盘1固定安装于第二外盘2一端,第二外盘2与第一外盘1连接处设置有间隔设置呈旋涡装分布的通风条21,各通风条21之间形成通风槽22,通风槽22两端与外部均联通设置,第一外盘1及第二外盘2在各通风槽22两侧设置有与通风槽22联通的增强散热结构,增强散热结构包括有设置于第一外盘1上间隔设置的第一通风孔11,第二外盘2在各第一通风孔11相对应位置均设置有第二通风孔23,第一外盘1及第二外盘2上还设有呈辐射状分布的装饰槽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摩托车通风式制动盘,包括有制动盘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盘本体分为第一外盘及第二外盘,所述第一外盘固定安装于第二外盘一端,第二外盘与第一外盘连接处设置有间隔设置呈旋涡装分布的通风条,各通风条之间形成通风槽,所述通风槽两端与外部均联通设置,第一外盘及第二外盘在各通风槽两侧设置有与通风槽联通的增强散热结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摩托车通风式制动盘,包括有制动盘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盘本体分为第一外盘及第二外盘,所述第一外盘固定安装于第二外盘一端,第二外盘与第一外盘连接处设置有间隔设置呈旋涡装分布的通风条,各通风条之间形成通风槽,所述通风槽两端与外部均联通设置,第一外盘及第二外盘在各通风槽两侧设置有与通风槽联通的增强散热结构。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林洁
申请(专利权)人:瑞安市森翔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