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底盘和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08439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3 22: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辆底盘和车辆,其中车辆底盘包括:纵梁本体、纵梁外支撑梁、纵梁内支撑梁和电池包。纵梁外支撑梁与纵梁本体的后端相连且向纵梁本体的外侧延伸,纵梁外支撑梁的末端与门槛梁连接固定;纵梁内支撑梁与纵梁外支撑梁相连且向纵梁本体的内侧延伸,纵梁内支撑梁与中通道连接固定;电池包设置在车辆底盘的地板上,电池包位于纵梁外支撑梁和纵梁内支撑梁的后侧,且电池包与纵梁外支撑梁和纵梁内支撑梁邻接。该车辆底盘通过设置两条传力路径,并将门槛梁及中通道整合进两条传力路径中,以使整个车辆底盘的抗撞击能力更强,且由于传力路径不经过电池包,因此电池包壳体可进行合理的轻量化设计,以降低整车重量。

Vehicle chassis and vehic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辆底盘和车辆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车辆底盘和车辆。
技术介绍
传统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一般覆盖于整个地板下部,侵占了本来用于设计地板纵梁的空间,这导致传统燃油车型用于传递碰撞力的的机舱纵梁-地板纵梁传力结构在机舱纵梁末端被截断;为保护整车驾驶舱不被正面碰撞力量冲击导致乘客发生安全风险,将机舱纵梁的后部与电池包壳体连接起来,这样正面碰撞的力量会被电池包所抵挡,避免电动车型的乘员受到伤害。但由于电池包壳体需要承载绝大部分的正面碰撞力,因此为避免在碰撞中电池包壳体被碰撞力破坏而产生爆炸的风险,需要将电池包的壳体设计的很厚,这样会导致电池包的重量和成本价格都会明显增加,存在改进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旨在提出一种车辆底盘,该车辆底盘的抗撞击能力更强,且底盘上设置的电池包壳体可进行合理的轻量化设计,以降低整车重量。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车辆底盘,包括:纵梁本体;纵梁外支撑梁,所述纵梁外支撑梁与所述纵梁本体的后端相连且向所述纵梁本体的外侧延伸,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辆底盘(100),其特征在于,包括:/n纵梁本体(1);/n纵梁外支撑梁(2),所述纵梁外支撑梁(2)与所述纵梁本体(1)的后端相连且向所述纵梁本体(1)的外侧延伸,所述纵梁外支撑梁(2)的末端与门槛梁(3)连接固定;/n纵梁内支撑梁(4),所述纵梁内支撑梁(4)与所述纵梁外支撑梁(2)相连且向所述纵梁本体(1)的内侧延伸,所述纵梁内支撑梁(4)与中通道(5)连接固定;/n电池包(6),所述电池包(6)设置在所述车辆底盘(100)的地板上,所述电池包(6)位于所述纵梁外支撑梁(2)和所述纵梁内支撑梁(4)的后侧,且所述电池包(6)与所述纵梁外支撑梁(2)和所述纵梁内支撑梁(4)邻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底盘(100),其特征在于,包括:
纵梁本体(1);
纵梁外支撑梁(2),所述纵梁外支撑梁(2)与所述纵梁本体(1)的后端相连且向所述纵梁本体(1)的外侧延伸,所述纵梁外支撑梁(2)的末端与门槛梁(3)连接固定;
纵梁内支撑梁(4),所述纵梁内支撑梁(4)与所述纵梁外支撑梁(2)相连且向所述纵梁本体(1)的内侧延伸,所述纵梁内支撑梁(4)与中通道(5)连接固定;
电池包(6),所述电池包(6)设置在所述车辆底盘(100)的地板上,所述电池包(6)位于所述纵梁外支撑梁(2)和所述纵梁内支撑梁(4)的后侧,且所述电池包(6)与所述纵梁外支撑梁(2)和所述纵梁内支撑梁(4)邻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底盘(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纵梁外支撑梁(2)的宽度从所述纵梁外支撑梁(2)与所述纵梁本体(1)的连接端向所述纵梁外支撑梁(2)的末端逐渐变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底盘(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纵梁外支撑梁(2)的末端的宽度与所述门槛梁(3)的长度相等。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底盘(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翟永根陈军军杜海啸赵广飞康克清
申请(专利权)人: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