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控制仿形靶车的安全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601527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1 05: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控制仿形靶车的安全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包括分动箱本体、摆臂、复位部、连接部、第一挡杆、驱动机构和支撑部;所述支撑部装设于所述驱动机构的驱动端顶部,所述驱动机构的驱动端穿过所述支撑部与所述摆臂的第一端传动连接;所述支撑部上设置有第一限位凸起和第二限位凸起;所述摆臂的第二端通过所述连接部与所述第一挡杆中部传动连接且所述摆臂的第二端在所述第一限位凸起和第二限位凸起间旋转;所述复位部套设于所述驱动机构的驱动端外侧并位于所述摆臂与所述支撑部间,该复位部上端向下抵压于所述摆臂上侧,下端嵌设于所述支撑部内。通过驱动电机控制摆臂和连接部,实现汽车动力切断,通过复位部能够实现汽车动力恢复。

A safety control system and control method based on control profiling target ca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控制仿形靶车的安全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领域,尤其是指一种基于控制仿形靶车的安全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无人驾驶智能车辆是今后汽车发展的趋势,现阶段无人驾驶智能车辆尚处在研发阶段,各类技术与现行相关法律法规存在一定的冲突。目前各类技术均是驾驶辅助技术。在研发过程中,需要对车辆进行检修。为满足车辆检修安全要求,需要对检修状态下的车辆设置安全模式。现行安全模式主要依靠传感器以及软件控制,该模式下,对车辆控制状态发生了变化,不利于判读车辆正常控制模式下的车辆状态数据;同时,该状态下存在车辆突然启动,造成人员、设备损伤的安全隐患,不利于对现场的安全管理。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基于控制仿形靶车的安全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提高车辆检修时的安全性。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基于控制仿形靶车的安全控制系统,包括分动箱本体、摆臂、复位部、连接部、第一挡杆、驱动机构和支撑部;所述第一挡杆可摆动地装设于所述分动箱本体一侧;所述驱动机构的固定端装设于所述分动箱本体顶部;所述支撑部装设于所述驱动机构的驱动端顶部,且所述驱动机构的驱动端穿过所述支撑部与所述摆臂的第一端传动连接;所述支撑部上设置有第一限位凸起和第二限位凸起;所述第一限位凸起与所述支撑部的轴心形成第一连接线;所述第二限位凸起与所述支撑部的轴心形成第二连接线;所述第一连接线和第二连接线之间的夹角呈钝角;所述摆臂的第二端通过所述连接部与所述第一挡杆中部传动连接且所述摆臂的第二端在所述第一限位凸起和第二限位凸起间旋转;所述复位部套设于所述驱动机构的驱动端外侧并位于所述摆臂与所述支撑部间,该复位部上端向下抵压于所述摆臂上侧,下端嵌设于所述支撑部内;所述第一挡杆下端与所述分动箱本体的第一换挡端传动连接,以进行挡位切换。一种应用于上述安全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启动安全模式控制器,默认第二挡杆处于二驱模式;S2:当摆臂的第二端处于第一限位凸起一侧时,第一挡杆处于高速挡位;当摆臂的第二端处于第二限位凸起一侧时,第一挡杆处于空挡;由安全模式控制器判断,当第一挡杆处于高速挡位时,同时车辆感应系统检测到车辆即将处于危险状态时,进入安全模式;S3:当所述摆臂第二端位于第一限位凸起所在一侧时,安全模式控制器控制驱动电机启动,驱动电机的驱动端产生扭矩,摆臂的第一端旋转,复位部在摆臂的第一端的带动下旋转,以将所述复位部的上端由第一限位凸起所在一侧朝第二限位凸起所在一侧推动,同时带动摆臂的第二端由第一限位凸起所在一侧朝第二限位凸起所在一侧旋转;S4:连接部在摆臂的第二端推动下推动第一挡杆退出高速挡位,此时第一挡杆处于空挡,汽车发动机暂停运行,动力传输被切断。进一步的,还包括:S5:安全模式控制器控制自锁开关启动,驱动电机进入自锁状态,摆臂保持位于第二限位凸起所在一侧,第一挡杆始终处于空挡状态。进一步的,还包括:S6:当车辆感应系统检测到车辆脱离危险状态后,退出安全模式;S7:安全模式控制器控制驱动电机断电,摆臂在复位部的带动下,回到起始位置,第一挡杆再次挂入高速挡位。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以车辆处于二驱状态为例,设置驱动机构、摆臂、连接部和摆臂,以实现对第一挡杆的自动控制,当汽车在检修时进入安全模式后,在驱动机构的驱动下,带动摆臂和连接部推动第一挡杆进入空挡模式,能够实现汽车动力被自动切断,确保维修人员安全,提高了车辆的安全性;且在车辆脱离危险状态后,自动退出安全模式,第一挡杆在复位部、摆臂和连接部的共同作用下,挂入高速挡位;本专利技术采用独立的电控系统,在机械传动的基础上,增设驱动机构以实现对分动箱挡位的自动控制,提高了车辆检修时安全模式的可靠性,且以切断动力传输的方式确保安全性,不会影响车辆的其他控制状态,有利于车辆运行数据的保存与分析。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基于控制仿形靶车的安全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俯视图;图3为图1的正视图;图4为图1的左视图;图5为图4中A部分的放大图。标号说明:1、分动箱本体;11、第一换挡端;12、第二换挡端;2、摆臂;21、第一端;22、第二端;3、复位部;4、连接部;5、第一挡杆;6、驱动机构;7、支撑部;71、第一限位凸起;72、第二限位凸起;73、第一连接线;74、第二连接线;8、第二挡杆。具体实施方式为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请参照图1-图5,一种基于控制仿形靶车的安全控制系统,包括分动箱本体、摆臂、复位部、连接部、第一挡杆、驱动机构和支撑部;所述第一挡杆可摆动地装设于所述分动箱本体一侧;所述驱动机构的固定端装设于所述分动箱本体顶部;所述支撑部装设于所述驱动机构的驱动端顶部,且所述驱动机构的驱动端穿过所述支撑部与所述摆臂的第一端传动连接;所述支撑部上设置有第一限位凸起和第二限位凸起;所述第一限位凸起与所述支撑部的轴心形成第一连接线;所述第二限位凸起与所述支撑部的轴心形成第二连接线;所述第一连接线和第二连接线之间的夹角呈钝角;所述摆臂的第二端通过所述连接部与所述第一挡杆中部传动连接且所述摆臂的第二端在所述第一限位凸起和第二限位凸起间旋转;所述复位部套设于所述驱动机构的驱动端外侧并位于所述摆臂与所述支撑部间,该复位部上端向下抵压于所述摆臂上侧,下端嵌设于所述支撑部内;所述第一挡杆下端与所述分动箱本体的第一换挡端传动连接,以进行挡位切换。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在于:由驱动机构带动摆臂的第一端由第一限位凸起朝第二限位凸起一侧旋转,第一挡杆被挂入空挡;当驱动机构断电后,复位部带动摆臂的第二端复位,第一挡杆挂入高速挡位。从上述描述可知,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以车辆处于二驱状态为例,设置驱动机构、摆臂、连接部和摆臂,以实现对第一挡杆的自动控制,当汽车在检修时进入安全模式后,在驱动机构的驱动下,带动摆臂和连接部推动第一挡杆进入空挡模式,能够实现汽车动力被自动切断,确保维修人员安全,提高了车辆的安全性;且在车辆脱离危险状态后,自动退出安全模式,第一挡杆在复位部、摆臂和连接部的共同作用下,挂入高速挡位;本专利技术采用独立的电控系统,在机械传动的基础上,增设驱动机构以实现对分动箱挡位的自动控制,提高了车辆检修时安全模式的可靠性,且以切断动力传输的方式确保安全性,不会影响车辆的其他控制状态,有利于车辆运行数据的保存与分析。进一步的,所述连接部为连杆。进一步的,所述复位部为扭簧。由上述描述可知,复位部采用扭簧,能够在电机力矩的作用下产生与电机力矩对抗的扭转力,进而能够在电机断电后,实现摆臂的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控制仿形靶车的安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分动箱本体、摆臂、复位部、连接部、第一挡杆、驱动机构和支撑部;/n所述第一挡杆可摆动地装设于所述分动箱本体一侧;/n所述驱动机构的固定端装设于所述分动箱本体顶部;/n所述支撑部装设于所述驱动机构的驱动端顶部,且所述驱动机构的驱动端穿过所述支撑部与所述摆臂的第一端传动连接;/n所述支撑部上设置有第一限位凸起和第二限位凸起;/n所述第一限位凸起与所述支撑部的轴心形成第一连接线;/n所述第二限位凸起与所述支撑部的轴心形成第二连接线;/n所述第一连接线和第二连接线之间的夹角呈钝角;/n所述摆臂的第二端通过所述连接部与所述第一挡杆中部传动连接且所述摆臂的第二端在所述第一限位凸起和第二限位凸起间旋转;/n所述复位部套设于所述驱动机构的驱动端外侧并位于所述摆臂与所述支撑部间,该复位部上端向下抵压于所述摆臂上侧,下端嵌设于所述支撑部内;/n所述第一挡杆下端与所述分动箱本体的第一换挡端传动连接,以进行挡位切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控制仿形靶车的安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分动箱本体、摆臂、复位部、连接部、第一挡杆、驱动机构和支撑部;
所述第一挡杆可摆动地装设于所述分动箱本体一侧;
所述驱动机构的固定端装设于所述分动箱本体顶部;
所述支撑部装设于所述驱动机构的驱动端顶部,且所述驱动机构的驱动端穿过所述支撑部与所述摆臂的第一端传动连接;
所述支撑部上设置有第一限位凸起和第二限位凸起;
所述第一限位凸起与所述支撑部的轴心形成第一连接线;
所述第二限位凸起与所述支撑部的轴心形成第二连接线;
所述第一连接线和第二连接线之间的夹角呈钝角;
所述摆臂的第二端通过所述连接部与所述第一挡杆中部传动连接且所述摆臂的第二端在所述第一限位凸起和第二限位凸起间旋转;
所述复位部套设于所述驱动机构的驱动端外侧并位于所述摆臂与所述支撑部间,该复位部上端向下抵压于所述摆臂上侧,下端嵌设于所述支撑部内;
所述第一挡杆下端与所述分动箱本体的第一换挡端传动连接,以进行挡位切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于控制仿形靶车的安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为连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于控制仿形靶车的安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部为扭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于控制仿形靶车的安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为圆盘。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于控制仿形靶车的安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为驱动电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于控制仿形靶车的安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挡杆,所述第二挡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林亮余雁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盛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