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董克思专利>正文

一种汽车遮阳帘的安装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596107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1 03:33
一种汽车遮阳帘的安装装置,包括吸附安装件、折弯连接件、滑动卡扣,所述滑动卡扣设有第一固定部,所述第一固定部设有第一通孔,所述吸附安装件设有第二固定部,所述第二固定部设有第二通孔,所述折弯连接件设有第一连接端、第二连接端,所述第一连接端穿设于第一通孔且与第一固定部转动配合,所述第二连接端穿设于第二通孔且与螺母通过旋拧紧固连接,所述滑动卡扣设有开口式通孔以及穿设于开口式通孔的卷筒,所述滑动卡扣与卷筒的外表面滑动配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遮阳帘能在任意车型的前挡风玻璃、后挡风玻璃上安装,并且安装装置在遮阳帘上位置、角度任意可调,提高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适用性。

An installation device of automobile sun shad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遮阳帘的安装装置
本技术涉及汽车配件领域,特别是一种汽车遮阳帘的安装装置。
技术介绍
汽车遮阳帘是一种对透过汽车前后左右玻璃直射入车内的阳光进行遮挡的汽车用品。使用汽车遮阳帘可以有效降低车内温度以及有效降低车内灼热的程度,此外还能避免真皮座椅和仪表板被紫外线直晒而引起老化。现有的汽车遮阳帘的安装方式主要为遮阳帘与前挡风玻璃连接以及与汽车遮阳板卡扣连接,达到稳固安装效果。由于用户需求,汽车后档风玻璃也需要遮阳帘对阳光进行遮挡,但由于汽车后挡风玻璃没有遮阳板,此类遮阳帘仅能安装于汽车前挡风玻璃上,无法在后挡风玻璃上进行安装。此外,此类安装于前挡风玻璃的遮阳帘,由于遮阳板的位置固定,遮阳帘的安装位置受限制,当前挡风玻璃上安装其他物体如ETC,遮阳帘的安装位置无法更好地调节。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本技术提供一种汽车遮阳帘的安装装置,旨在使遮阳帘能在任意车型的前挡风玻璃、后挡风玻璃上安装,并且使安装装置在遮阳帘上位置、角度任意可调,提高了本技术的适用性。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汽车遮阳帘的安装装置,包括吸附安装件、折弯连接件、滑动卡扣,所述滑动卡扣设有第一固定部,所述第一固定部设有第一通孔,所述吸附安装件设有第二固定部,所述第二固定部设有第二通孔、置于第二固定部一侧的螺母,所述折弯连接件设有第一连接端、第二连接端,所述第二连接端设有螺纹,所述第一连接端的延伸方向与第二连接端的延伸方向垂直,所述第一连接端穿设于第一通孔且与第一固定部转动配合,所述第二连接端穿设于第二通孔且与螺母通过旋拧紧固连接,所述滑动卡扣还设有开口式通孔,所述滑动卡扣一端设有向开口式通孔弯曲的弯曲段,所述开口式通孔设有穿设于开口式通孔的卷筒,所述卷筒呈圆柱结构,所述滑动卡扣与卷筒的外表面滑动配合。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折弯连接件的第一连接端与第二连接端直径相同,所述第一固定部的第一通孔与第二固定部的第二通孔直径相同,所述第一连接端的直径小于第一通孔的直径0.5mm。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吸附安装件包括壳体、连接轴,所述壳体中间设有第三通孔,所述壳体一侧设有吸盘,所述吸盘直径不小于壳体直径,所述壳体另一侧设有扣柄,所述连接轴穿设于第三通孔,所述连接轴一端连接吸盘,另一端连接扣柄,所述吸盘内设有真空吸附腔,所述吸盘为柔性塑胶。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卷筒两端设有端盖,所述端盖套设于卷筒两端,所述卷筒上设有至少两组安装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本技术,使遮阳帘能在任意车型的前挡风玻璃、后挡风玻璃上安装,并且安装装置在遮阳帘上位置、角度任意可调,提高了本技术的适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折弯连接件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汽车遮阳帘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现结合附图说明与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请参阅图1~图3,一种汽车遮阳帘的安装装置,包括吸附安装件31、折弯连接件35、滑动卡扣34,所述滑动卡扣34设有第一固定部41,所述第一固定部41设有第一通孔44,所述吸附安装件31设有第二固定部42,所述第二固定部42设有第二通孔45、置于第二固定部一侧的螺母36,所述折弯连接件35设有第一连接端71、第二连接端72,所述第二连接端72设有螺纹73,所述第一连接端71的延伸方向与第二连接端72的延伸方向垂直,所述第一连接端71穿设于第一通孔44且与第一固定部41转动配合,所述第二连接端72穿设于第二通孔45且与螺母36通过旋拧紧固连接,所述滑动卡扣34还设有开口式通孔61,所述滑动卡扣34一端设有向开口式通孔61弯曲的弯曲段62,所述开口式通孔61设有穿设于开口式通孔的卷筒32,所述卷筒32呈圆柱结构,所述滑动卡扣34与卷筒32的外表面滑动配合。所述折弯连接件35的第一连接端71与第二连接端72直径相同,所述第一固定部的第一通孔44与第二固定部的第二通孔45直径相同,所述第一连接端71的直径小于第一通孔44的直径0.5mm。所述吸附安装件31包括壳体55、连接轴53,所述壳体55中间设有第三通孔,所述壳体55一侧设有吸盘51,所述吸盘51直径不小于壳体55直径,所述壳体55另一侧设有扣柄54,所述连接轴53穿设于第三通孔,所述连接轴53一端连接吸盘51,另一端连接扣柄54,所述吸盘51内设有真空吸附腔52,所述吸盘51为柔性塑胶。本装置一端设有的滑动卡扣34以及卡扣设有向开口式通孔61弯曲的弯曲段62,主要作用为套设于遮阳帘卷筒32的同时,弯曲段62与圆柱形的卷筒32卡扣抵接,使本装置与遮阳帘稳固连接;本装置另一端设有的吸附安装件31主要作用为吸附于汽车玻璃上,使遮阳帘达到稳固悬挂的效果。当进行悬挂时,所述第一连接端71穿设第一固定部的第一通孔44,并且第一连接端71可绕第一通孔44的轴中心线任意旋转;所述第二连接端72穿设第二固定部的第二通孔45,并且第二连接端72在与螺母36紧固连接前,可绕第二通孔45的轴中心线任意旋转,此外,第一连接端71与第二连接端72的延伸方向相互垂直。通过前述结构的设置,实现吸附安装件31在吸附汽车玻璃前,所述吸附安装件31相对于遮阳帘的卷筒32可任意旋转调整角度,提高了产品适用性。同时,所述滑动卡扣34与卷筒32外表面滑动配合,滑动卡扣34可在卷筒32上任意调整位置,进一步地提高了产品适用性,使得遮阳帘在任意车型的挡风玻璃上可安装使用。本装置所连接的汽车遮阳帘,在对汽车玻璃进行吸附安装时由于没有安装结构的限制,本装置不仅可在前挡风玻璃、后挡风玻璃上安装,也可在汽车两侧车门玻璃上安装使用。所述吸附安装件31在进行吸附安装时,直径大于壳体55的吸盘51贴合汽车玻璃。所述吸盘51为柔性塑胶,故在表面弯曲的汽车玻璃上也可适用。贴合时,真空吸附腔52内空气被排空,所述连接轴53连接真空吸附腔52,当连接所述连接轴53另一端的扣柄54被扣上时,由于连接轴53带动真空吸附腔52往扣柄54方向被拉拔,所述真空吸附腔52内产生负压,从而将汽车玻璃吸牢,达到稳固吸附的效果。进一步地,所述卷筒32两端设有端盖21,所述端盖21套设于卷筒32两端,为了达到遮阳帘悬挂平衡的效果,所述卷筒32上设有至少两组安装装置。在本技术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端面”、“下端面”、“顶部”、“底部”、“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本技术的描述,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实际使用方向的限制。综上所述,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阅读本技术文件后,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和技术构思无需创造性脑力劳动而作出其他各种相应的变换方案,均属于本技术所保护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遮阳帘的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吸附安装件、折弯连接件、滑动卡扣,所述滑动卡扣设有第一固定部,所述第一固定部设有第一通孔,所述吸附安装件设有第二固定部,所述第二固定部设有第二通孔、置于第二固定部一侧的螺母,所述折弯连接件设有第一连接端、第二连接端,所述第二连接端设有螺纹,所述第一连接端的延伸方向与第二连接端的延伸方向垂直,所述第一连接端穿设于第一通孔且与第一固定部转动配合,所述第二连接端穿设于第二通孔且与螺母通过旋拧紧固连接,所述滑动卡扣还设有开口式通孔,所述滑动卡扣一端设有向开口式通孔弯曲的弯曲段,所述开口式通孔设有穿设于开口式通孔的卷筒,所述卷筒呈圆柱结构,所述滑动卡扣与卷筒的外表面滑动配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遮阳帘的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吸附安装件、折弯连接件、滑动卡扣,所述滑动卡扣设有第一固定部,所述第一固定部设有第一通孔,所述吸附安装件设有第二固定部,所述第二固定部设有第二通孔、置于第二固定部一侧的螺母,所述折弯连接件设有第一连接端、第二连接端,所述第二连接端设有螺纹,所述第一连接端的延伸方向与第二连接端的延伸方向垂直,所述第一连接端穿设于第一通孔且与第一固定部转动配合,所述第二连接端穿设于第二通孔且与螺母通过旋拧紧固连接,所述滑动卡扣还设有开口式通孔,所述滑动卡扣一端设有向开口式通孔弯曲的弯曲段,所述开口式通孔设有穿设于开口式通孔的卷筒,所述卷筒呈圆柱结构,所述滑动卡扣与卷筒的外表面滑动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克思李磊
申请(专利权)人:董克思李磊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