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董克思专利>正文

一种磁吸减速和降噪汽车遮阳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355945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1 17:14
一种磁吸减速和降噪汽车遮阳帘,包括外筒、帘布、帘轴,所述外筒的一端连接有第一端盖,所述第一端盖设有减速装置,所述减速装置包括磁吸件、减速轮、减速轴,所述减速轮可转动地连接于减速轴上,所述减速轮设有凸柱、金属环,所述金属环套设于凸柱,所述金属环的内圈、凸柱的外表设有粗糙面,所述金属环与凸柱摩擦配合,所述减速轮与帘轴传动连接。通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减速装置,对收卷时的帘轴进行减速,使得帘布达到缓慢自动收卷的效果,避免因收卷速度过快撞击遮阳帘外筒;通过第一端盖内的磁吸件与帘布末端下拉件内的磁吸件相互吸附,使得帘布的末端在汽车行驶过程中保持收紧状态,避免因摇晃撞击外筒而发出噪音,达到降噪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磁吸减速和降噪汽车遮阳帘
本技术涉及汽车配件领域,特别是一种磁吸减速和降噪汽车遮阳帘。
技术介绍
汽车遮阳帘是一种对透过汽车前后左右玻璃直射入车内的阳光进行遮挡的汽车用品。使用汽车遮阳帘可以有效降低车内温度以及有效降低车内灼热的程度,此外还能避免真皮座椅和仪表板被紫外线直晒而引起老化。现有的汽车遮阳帘主要为收卷式遮阳帘。遮阳帘在收卷帘布过程中,由于缺乏可使帘布缓慢收卷的有效措施,导致帘布收卷速度过快,帘布收卷后帘布的末端撞击遮阳帘外筒,容易使外筒从玻璃上脱落,并且可能因撞击而损坏内部零件。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本技术提供一种磁吸减速和降噪汽车遮阳帘。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磁吸减速和降噪汽车遮阳帘,包括外筒、帘布、帘轴,所述帘布一端与帘轴固定连接,所述帘轴可转动地连接于外筒内,所述外筒的一端连接有第一端盖,所述第一端盖内设有减速装置,所述减速装置包括磁吸件、减速轮、减速轴,所述磁吸件连接于第一端盖内且置于减速轮一侧,所述减速轴两端分别连接于第一端盖与外筒,所述减速轮可转动地连接于减速轴上,所述减速轮设有凸柱、金属环,所述金属环套设于凸柱,所述金属环的内圈、凸柱的外表设有粗糙面,所述金属环与凸柱摩擦配合,所述减速轮与帘轴传动连接。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减速装置还包括第一双联齿轮、第二双联齿轮、辅助轴,所述辅助轴两端分别连接于第一端盖与外筒,所述第一双联齿轮可转动地连接于减速轴上,所述第二双联齿轮可转动地连接于辅助轴上,所述帘轴一端设有帘轴轮,所述第一双联齿轮与帘轴轮啮合,第二双联齿轮与第一双联齿轮、减速轮啮合。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双联齿轮、第二双联齿轮呈双齿设置,所述第一双联齿轮设有内齿、外齿,所述内齿齿数小于外齿齿数,所述内齿与帘轴轮啮合。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减速轮的一端设有台阶,所述台阶直径不小于金属环直径。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磁吸件采用磁铁,所述金属环采用铁材质。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端盖设有第一容置槽,所述磁吸件嵌入第一容置槽内。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端盖设有连接孔,所述外筒一端设有安装孔,所述第一端盖通过连接孔与外筒螺栓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本技术的减速装置,对收卷过程中转动的帘轴进行减速,使得帘布达到缓慢自动收卷的效果,避免因收卷速度过快撞击遮阳帘外筒。2:在收卷状态下,通过第一端盖内的磁吸件与帘布末端下拉件内的磁吸件相互吸附,使得帘布在汽车行驶过程中保持收紧状态,避免因摇晃帘布的末端撞击外筒而发出噪音,达到降噪目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处局部放大图。图3为本技术的减速装置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减速轮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第一端盖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收卷装置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现结合附图说明与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请参阅图1~图6,一种磁吸减速和降噪汽车遮阳帘,包括外筒45、帘布50、帘轴41、固定装置,所述帘布50一端与帘轴41固定连接,所述帘轴41可转动地连接于外筒45内,所述固定装置包括黏贴盘49、滑动卡扣48、卡扣件47,所述黏贴盘49与滑动卡扣48连接,所述滑动卡扣48与外筒45卡扣连接,所述黏贴盘49一面设有胶体,通过黏贴盘49黏贴在前档玻璃,使得本遮阳帘与前档玻璃固定连接。所述卡扣件47用于与汽车遮阳板连接,避免因黏贴盘49意外脱落导致遮阳帘下坠影响行车安全。所述外筒45的一端连接有第一端盖42,所述第一端盖42设有连接孔91,所述外筒45一端设有安装孔92,所述第一端盖42通过连接孔91与外筒45螺栓连接。所述第一端盖内设有减速装置100,所述减速装置包括磁吸件11、减速轮16、减速轴15,所述第一端盖42设有第一容置槽31,所述磁吸件11嵌入第一容置槽31内且置于减速轮16一侧。所述减速轴15两端分别连接于第一端盖的减速轴孔34与外筒的第二减速轴孔93,所述减速轮16可转动地连接于减速轴15上,所述减速轮16设有凸柱22、金属环21,所述金属环21套设于凸柱22,所述金属环21的内圈、凸柱22的外表设有粗糙面,所述金属环21与凸柱22摩擦配合,所述减速轮16与帘轴41传动连接。更优地,所述磁吸件11采用磁铁,所述金属环21采用铁材质。所述减速装置100还包括第一双联齿轮17、第二双联齿轮14、辅助轴13,所述辅助轴13两端分别连接于第一端盖的辅助轴孔35与外筒的第二辅助轴孔94,所述第一双联齿轮17可转动地连接于减速轴15上,所述第二双联齿轮14可转动地连接于辅助轴13上,所述帘轴41一端设有帘轴轮12,所述第一双联齿轮17、第二双联齿轮14呈双齿设置,所述第一双联齿轮17设有内齿18、外齿19,所述内齿18齿数小于外齿19齿数,所述内齿18与帘轴轮12啮合,所述第二双联齿轮14与第一双联齿轮17的外齿19、减速轮16啮合。如此设置,使得减速轮16通过第一双联齿轮17、第二双联齿轮14与帘轴轮12传动,提高了减速轮16与帘轴轮12的减速齿数比,同时提高了减速扭矩,使减速力增大。为了防止金属环21在进行减速过程中脱离减速轮16,所述减速轮16的一端设有台阶23,所述台阶23直径不小于金属环21直径。所述第一端盖42设有第二容置槽32,所述第二容置槽32内设有第二磁吸件43。所述帘布50末端的两侧连接有下拉件51,所述下拉件51内设有第三磁吸件46。当遮阳帘处于收卷状态时,所述第二磁吸件43与下拉件内的第三磁吸件46相互吸附,使得帘布50在汽车行驶过程中保持收紧状态,避免因摇晃帘布的末端撞击外筒45而发出噪音,达到降噪目的。请参阅图6,所述遮阳帘设有收卷装置110,所述收卷装置110用于提供动力将帘布50自动收卷于外筒45内。所述帘轴41连接帘布50的一端,所述帘轴41远离减速装置100的一端连接有第二端盖84,所述外筒45穿设于第二端盖84内,所述第二端盖84一侧设有第二固定轮83,所述第二固定轮83与第二端盖37固定连接,所述帘轴41穿设于第二固定轮83,且与之转动配合,所述帘轴41还设有套设于帘轴的第一固定轮81、扭簧82,所述扭簧82一端与第二固定轮83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一固定轮81固定连接。工作原理:收卷装置110:所述收卷装置110用于提供动力将帘布自动收卷于外筒内。当遮阳帘收卷于外筒45内时,所述扭簧82呈松弛状态。当用户下拉帘布50时,与帘轴41固定连接的第一固定81轮随帘轴41同轴转动。由于所述第一固定轮81与扭簧82一端固定连接,第一固定轮81转动时,扭簧82一端随之旋转,扭簧82发生形变呈紧绷状态。当用户放开帘布50,由于扭簧82回弹的作用力,扭簧82带动第一固定轮81以及与第一固定轮固定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磁吸减速和降噪汽车遮阳帘,包括外筒、帘布、帘轴,所述帘布一端与帘轴固定连接,所述帘轴可转动地连接于外筒内,其特征在于:/n所述外筒的一端连接有第一端盖,所述第一端盖内设有减速装置,所述减速装置包括磁吸件、减速轮、减速轴,所述磁吸件连接于第一端盖内且置于减速轮一侧,所述减速轴两端分别连接于第一端盖与外筒,所述减速轮可转动地连接于减速轴上,所述减速轮设有凸柱、金属环,所述金属环套设于凸柱,所述金属环的内圈、凸柱的外表设有粗糙面,所述金属环与凸柱摩擦配合,所述减速轮与帘轴传动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磁吸减速和降噪汽车遮阳帘,包括外筒、帘布、帘轴,所述帘布一端与帘轴固定连接,所述帘轴可转动地连接于外筒内,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筒的一端连接有第一端盖,所述第一端盖内设有减速装置,所述减速装置包括磁吸件、减速轮、减速轴,所述磁吸件连接于第一端盖内且置于减速轮一侧,所述减速轴两端分别连接于第一端盖与外筒,所述减速轮可转动地连接于减速轴上,所述减速轮设有凸柱、金属环,所述金属环套设于凸柱,所述金属环的内圈、凸柱的外表设有粗糙面,所述金属环与凸柱摩擦配合,所述减速轮与帘轴传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吸减速和降噪汽车遮阳帘,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速装置还包括第一双联齿轮、第二双联齿轮、辅助轴,所述辅助轴两端分别连接于第一端盖与外筒,所述第一双联齿轮可转动地连接于减速轴上,所述第二双联齿轮可转动地连接于辅助轴上,所述帘轴一端设有帘轴轮,所述第一双联齿轮与帘轴轮啮合,第二双联齿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克思李磊
申请(专利权)人:董克思李磊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