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卸运输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85979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1 01: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卸运输车,包括车头,所述车头的一侧固定设有车身,所述车身的一侧固定设有车厢,所述车厢远离所述车头的一侧设有侧挡板,所述车厢案远离所述车身的一侧设有顶板,所述侧挡板的一侧端通过第一活动铰链与所述车厢活动连接,所述车车厢的两侧均对称设有第一液压缸,所述第一液压缸的伸出端设有第一液压杆,所述第一液压缸与所述车厢的一侧连接,所述第一液压杆远离所述第一液压缸的一端通过第一固定杆与所述侧挡板。有益效果:该装置结构简单,方便操作使用,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大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提高产品卸货的安全性,减少空间的占用,方便携带和收纳,增加了使用的方便性,增加了货物运输的安全性。

A kind of dump truc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卸运输车
本专利技术涉及卸货运输车的设计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自卸运输车。
技术介绍
目前,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对于建筑面积大、距离较长的施工工地,采用工程运输车将挖出的土方运输出去,为方便卸料,一般均采用自卸式工程运输车,这样的工程运输车方便对石头、泥土以及粮食等不易碎的产品进行输送,但是对于易碎的瓶装的矿泉水和瓶装的饮料瓶以及薯片等易碎的产品需要将其放置在包装箱中,对其记性运输,当运输到目的地时,需要对其进行卸货,但是现有的工程运输车在自动倾倒的过程汇中,将会造成产品的损坏,同时产品将会糟乱无章的放置,增加了工作人员的麻烦,传统采用人工卸货,大大的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同时降低了卸货的速度,同时侧向与地面之间有一定的距离,工作人员上下攀爬增加了难度,降低了工作效率,同时现有的车厢对于车厢的顶部内有遮雨装置,将会对纸质的放置箱造成损坏,增加了卸货的难度,所以有必要提供一种自卸运输车来解决以上存在的问题。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卸运输车,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卸运输车,包括车头,所述车头的一侧固定设有车身,所述车身的一侧固定设有车厢,所述车厢远离所述车头的一侧设有侧挡板,所述车厢案远离所述车身的一侧设有顶板,所述侧挡板的一侧端通过第一活动铰链与所述车厢活动连接,所述车车厢的两侧均对称设有第一液压缸,所述第一液压缸的伸出端设有第一液压杆,所述第一液压缸与所述车厢的一侧连接,所述第一液压杆远离所述第一液压缸的一端通过第一固定杆与所述侧挡板,所述侧挡板的侧设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的内部设有第一升降装置,所述第一升降装置包括剪刀架,所述剪刀架的一端设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远离所述剪刀架的一侧固定固定设有平台,所述剪刀架远离所述安装板的一端分别与第一连接块和移动装置连接,所述移动装置包括凸板,所述凸板上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上设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之间设有连接杆,所述第一滑块与所述剪刀架的一端通过所述连接杆活动连接,所述连接杆的中间固定设有第一螺母,所述第一螺母与第一螺纹杆螺纹连接,所述第一螺纹杆的一端与第一电机的伸出端连接,所述剪刀架与所述安装板之间通过第二连接块和第一滑动装置连接,所述第一滑动装置包括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的内部设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之间通过活动轴连接,所述剪刀架的一端通过所述活动轴与所述第二滑块活动连接,所述平台的一侧通过第二活动铰链与所述顶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顶板与所述车厢之间设有调节装置,所述车厢的内壁两侧设有分别设有限位装置和动力装置,所述限位装置和所述动力装置之间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与所述限位装置和所述动力装置之间设有第二升降装置,所述动力装置包括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伸出端设有第二螺纹杆,所述第二螺纹杆与第二螺母螺纹连接,所述第二升降装置包括第二液压缸,所述第二液压缸的伸出端设有第二液压杆,所述第二液压缸的另一端通过第二滑动装置与所述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行固定设有第三液压缸,所述第三液压缸的输出端设有第三液压杆,所述第三液压杆的另一端固定设有吊杆,所述吊杆的一端固定设有吸盘,所述吸盘的一端固定设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吸盘的两侧设有辅助装置,所述顶板与所述车厢之间设有固定装置,所述第二螺母的一侧设有第一位移传感器,所述吊杆的一侧设有第二位移传感器,所述第一位移传感器、所述第二位移传感器、第二电机、第一液压缸、第二液压缸、第三液压缸、第四液压缸均与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吸盘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电磁止逆阀和第二电磁止逆阀,所述第一电磁止逆阀和所述第二电磁止逆阀均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剪刀架均通过第一活动栓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块和第二连接块活动连接。进一步的,所述调节装置包括第四液压缸,所述第四液压缸的输出端设有第四液压杆,所述第四液压杆远离所述第四液压缸的一端设有第二固定杆,所述第二固定杆的一端与所述顶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第四液压缸远离所述第四液压杆的一端与所述侧挡板连接。进一步的,所述限位装置包括滑轨,所述滑轨的一侧固定与所述车厢的内部上,所述滑轨的内部设有第三滑块,所述第三滑块和所述第二螺母的一侧均设有固定支撑块,所述第三液压缸均固定设有所述固定支撑块上。进一步的,所述辅助装置包括所述固定绳索,所述绳索的一端固定与所述吊杆固定连接,所述绳索的另一端固定设有挂钩,所述绳索上设有调节扣。进一步的,所述固定装置包括第二锁紧螺栓和固定螺纹孔,所述螺纹孔设于所述车厢的一端,所述第二锁紧螺栓与所述螺纹孔性匹配。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液压缸和所述第二液压缸的一侧均通过第二活动栓分别与所述车厢和所述侧挡板活动连接,所述第一液压杆与所述第一固定杆活动连接,所述第二液压杆与所述第二固定杆之间通过第一锁紧螺栓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螺纹杆远离所述第一电机的一端设有第一轴承座,所述第一轴承座远离所述第一螺纹杆的一侧与固定板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螺纹杆远离所述第二电机的一端通过第二轴承座与所述车厢的侧壁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滑动装置包括第三电机,第三电机的输出端设有第三螺纹杆,所述第三螺纹杆上设有第三螺母,所述第三螺母与所述第二液压缸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螺母通过第四滑块与所述放置板滑动连接,所述支撑板上设有所述滑动槽,所述第四滑块设于所述滑动槽内。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通过将顶板一侧的第二锁紧螺栓与车厢一端的螺纹孔进行分离,然后启动第一液压缸,当侧挡板与车厢体进行水平平齐时,然后启动调节装置,将会使顶板从垂直的位置展平,当顶板与侧挡板在同一水平面时,转动第一锁紧螺栓使第四液压杆与第二固定块之间进行分开,实现顶板的一端与地面接触,实现二者之间的独立,然后启动第一升降装置,实现平台上升的作用,同时平台的上升将会通过第二活动铰链带动一侧的顶板倾斜,从而能够实现物品从顶板上滑落带地面上,避免了人工的搬运,该装置结构简单,方便操作使用,同时功能对于放置箱中易碎的玻璃盛放产品进行卸货,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大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不使用时可将第二液压杆收缩即可实现收纳的过程,减少空间的占用,方便携带和收纳,增加了使用的方便性,顶板在车厢的顶部能够对车厢的顶部起到遮雨的作用,增加了货物运输的安全性;(2)、调节装置够方便调节顶板与侧挡板之间的角度,同时方便对于顶板进行展平和倾斜,增加了顶板调节的方便性,同时顶板能够对车厢顶部进行遮挡雨的作用,避免车厢内的产品淋雨,增加了运输的安全性;(3)、限位装置能够对支撑板起到限位的作用,避免第二电机带动第二螺母转动的同时带动支撑板的转动,大大的增加了使用的安全性,同时第二螺母和第三滑块的一侧设有支撑块能够对第三液压缸起到支撑的作用,大大的增加了放置的稳定性;(4)、辅助装置能够对于起到到的产品或者包装箱起到辅助提起的作用,增加起到的安全性,同时能够增加卸货时的安全性,固定装置能够对顶板与车厢之间通过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卸运输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头(1),所述车头(1)的一侧固定设有车身(2),所述车身(2)的一侧固定设有车厢(3),所述车厢(3)远离所述车头(1)的一侧设有侧挡板(4),所述车厢(3)案远离所述车身(2)的一侧设有顶板(5),所述侧挡板(4)的一侧端通过第一活动铰链(6)与所述车厢(3)活动连接,所述车车厢(3)的两侧均对称设有第一液压缸(7),所述第一液压缸(7)的伸出端设有第一液压杆(8),所述第一液压缸(7)与所述车厢(3)的一侧连接,所述第一液压杆(8)远离所述第一液压缸(7)的一端通过第一固定杆与所述侧挡板(4),所述侧挡板(4)的侧设有放置槽(9),所述放置槽(9)的内部设有第一升降装置,所述第一升降装置包括剪刀架(10),所述剪刀架(10)的一端设有安装板(11),所述安装板(11)远离所述剪刀架(10)的一侧固定固定设有平台(12),所述剪刀架(10)远离所述安装板(11)的一端分别与第一连接块(13)和移动装置连接,所述移动装置包括凸板(14),所述凸板(14)上设有第一滑槽(15),所述第一滑槽(15)上设有第一滑块(16),所述第一滑块(16)之间设有连接杆(17),所述第一滑块(16)与所述剪刀架(10)的一端通过所述连接杆(17)活动连接,所述连接杆(17)的中间固定设有第一螺母(18),所述第一螺母(18)与第一螺纹杆(19)螺纹连接,所述第一螺纹杆(19)的一端与第一电机(20)的伸出端连接,所述剪刀架(10)与所述安装板(11)之间通过第二连接块和第一滑动装置连接,所述第一滑动装置包括第二滑槽(21),所述第二滑槽(21)的内部设有第二滑块(22),所述第二滑块(22)之间通过活动轴连接,所述剪刀架(10)的一端通过所述活动轴与所述第二滑块(22)活动连接,所述平台(12)的一侧通过第二活动铰链(23)与所述顶板(5)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顶板(5)与所述车厢(3)之间设有调节装置,所述车厢(3)的内壁两侧设有分别设有限位装置和动力装置,所述限位装置和所述动力装置之间设有支撑板(24),所述支撑板(24)与所述限位装置和所述动力装置之间设有第二升降装置,所述动力装置包括第二电机(25),所述第二电机(25)的伸出端设有第二螺纹杆(26),所述第二螺纹杆(26)与第二螺母(27)螺纹连接,所述第二升降装置包括第二液压缸,所述第二液压缸的伸出端设有第二液压杆(28),所述第二液压缸的另一端通过第二滑动装置与所述支撑板(24)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24)行固定设有第三液压缸(29),所述第三液压缸(29)的输出端设有第三液压杆(30),所述第三液压杆(30)的另一端固定设有吊杆(31),所述吊杆(31)的一端固定设有吸盘(32),所述吸盘(32)的一端固定设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吸盘(32)的两侧设有辅助装置,所述顶板(5)与所述车厢(3)之间设有固定装置,所述第二螺母(27)的一侧设有第一位移传感器,所述吊杆(31)的一侧设有第二位移传感器,所述第一位移传感器、所述第二位移传感器、第二电机(25)、第一液压缸(7)、第二液压缸、第三液压缸(29)、第四液压缸均与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吸盘(32)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电磁止逆阀和第二电磁止逆阀,所述第一电磁止逆阀和所述第二电磁止逆阀均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卸运输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头(1),所述车头(1)的一侧固定设有车身(2),所述车身(2)的一侧固定设有车厢(3),所述车厢(3)远离所述车头(1)的一侧设有侧挡板(4),所述车厢(3)案远离所述车身(2)的一侧设有顶板(5),所述侧挡板(4)的一侧端通过第一活动铰链(6)与所述车厢(3)活动连接,所述车车厢(3)的两侧均对称设有第一液压缸(7),所述第一液压缸(7)的伸出端设有第一液压杆(8),所述第一液压缸(7)与所述车厢(3)的一侧连接,所述第一液压杆(8)远离所述第一液压缸(7)的一端通过第一固定杆与所述侧挡板(4),所述侧挡板(4)的侧设有放置槽(9),所述放置槽(9)的内部设有第一升降装置,所述第一升降装置包括剪刀架(10),所述剪刀架(10)的一端设有安装板(11),所述安装板(11)远离所述剪刀架(10)的一侧固定固定设有平台(12),所述剪刀架(10)远离所述安装板(11)的一端分别与第一连接块(13)和移动装置连接,所述移动装置包括凸板(14),所述凸板(14)上设有第一滑槽(15),所述第一滑槽(15)上设有第一滑块(16),所述第一滑块(16)之间设有连接杆(17),所述第一滑块(16)与所述剪刀架(10)的一端通过所述连接杆(17)活动连接,所述连接杆(17)的中间固定设有第一螺母(18),所述第一螺母(18)与第一螺纹杆(19)螺纹连接,所述第一螺纹杆(19)的一端与第一电机(20)的伸出端连接,所述剪刀架(10)与所述安装板(11)之间通过第二连接块和第一滑动装置连接,所述第一滑动装置包括第二滑槽(21),所述第二滑槽(21)的内部设有第二滑块(22),所述第二滑块(22)之间通过活动轴连接,所述剪刀架(10)的一端通过所述活动轴与所述第二滑块(22)活动连接,所述平台(12)的一侧通过第二活动铰链(23)与所述顶板(5)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顶板(5)与所述车厢(3)之间设有调节装置,所述车厢(3)的内壁两侧设有分别设有限位装置和动力装置,所述限位装置和所述动力装置之间设有支撑板(24),所述支撑板(24)与所述限位装置和所述动力装置之间设有第二升降装置,所述动力装置包括第二电机(25),所述第二电机(25)的伸出端设有第二螺纹杆(26),所述第二螺纹杆(26)与第二螺母(27)螺纹连接,所述第二升降装置包括第二液压缸,所述第二液压缸的伸出端设有第二液压杆(28),所述第二液压缸的另一端通过第二滑动装置与所述支撑板(24)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24)行固定设有第三液压缸(29),所述第三液压缸(29)的输出端设有第三液压杆(30),所述第三液压杆(30)的另一端固定设有吊杆(31),所述吊杆(31)的一端固定设有吸盘(32),所述吸盘(32)的一端固定设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吸盘(32)的两侧设有辅助装置,所述顶板(5)与所述车厢(3)之间设有固定装置,所述第二螺母(27)的一侧设有第一位移传感器,所述吊杆(31)的一侧设有第二位移传感器,所述第一位移传感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费永根
申请(专利权)人:嘉善剑桥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