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机载电小短波天线阻抗特性优化方法及宽带短波天线
本专利技术属于机载短波通信天线,涉及一种改善机载电小耦合短波天线阻抗特性的设计方法。
技术介绍
短波电台由短波电台收发机、天调系统和短波天线组成。短波天线作为机载短波通信系统的前端,是整个短波通信系统的“耳目”,其性能的优劣直接影响着整个机载短波通信系统性能的优劣。机载短波天线频率低、波长长,一般采用振子形式的天线,如性能较好的拉索天线、探针天线、顶端天线、分流天线等,但受限于目前先进飞机气动与结构条件的限制,短波天线尺寸必须小且能共形内埋或者共形贴到机身上,这些类型的天线均不适用。此外,并馈天线长达十七八米,在飞机上很难找到合适的安装位置;回形天线单天线性能较好,共形在飞机上后方向图受金属机身的影响,方向图在机体后向会产生大的凹陷;尾帽天线通过激励起整个机身进行工作,天线性能较好,但由于天线馈电点在尾翼顶端,如果对尾翼不进行特殊设计,天调很难就近安装在天线馈电点附近,且会导致馈线损耗大。且上述短波天线均有一个缺点:天线尺寸小,导致辐射阻抗很小,天调系统调谐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机载电小短波天线阻抗特性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nS1,利用电磁仿真软件HFSS设计常规机载电小短波天线A;/nS2,调节天线A尺寸,使机载电小短波天线工作频带在2~30MHz内;/nS3,以S1中设计的机载电小短波天线A为中心,增加八个电小短波天线为寄生单元B1、B2、B3、B4、B5、B6、B7、B8,组成3×3阵列形式;/nS4,设计寄生单元,使寄生单元的结构与机载电小短波天线A结构相同,馈电端口删除;/nS5,将八个寄生单元与机载电小短波天线A相邻两个单元中心之间的距离设置成d;/nS6,通过调节d的大小,调节寄生单元与机载电小短波天线A之间的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载电小短波天线阻抗特性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
S1,利用电磁仿真软件HFSS设计常规机载电小短波天线A;
S2,调节天线A尺寸,使机载电小短波天线工作频带在2~30MHz内;
S3,以S1中设计的机载电小短波天线A为中心,增加八个电小短波天线为寄生单元B1、B2、B3、B4、B5、B6、B7、B8,组成3×3阵列形式;
S4,设计寄生单元,使寄生单元的结构与机载电小短波天线A结构相同,馈电端口删除;
S5,将八个寄生单元与机载电小短波天线A相邻两个单元中心之间的距离设置成d;
S6,通过调节d的大小,调节寄生单元与机载电小短波天线A之间的耦合,在宽频带范围内使天线A端口阻抗达到易于匹配50Ω的状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载电小短波天线阻抗特性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具体为,利用电磁仿真软件HFSS设计常规机载电小短波天线A,机载电小短波天线为感性天线,即天线阻抗Z=Re+j·Rim中Rim>0。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载电小短波天线阻抗特性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具体为,以S1中设计的机载电小短波天线A为中心,增加八个电小短波天线为寄生单元B1、B2、B3、B4、B5、B6、B7、B8,组成3×3阵列形式,八个寄生单元与机载电小短波天线A朝向摆放一致,相隔距离d,互相之间不重合。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载电小短波天线阻抗特性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6具体为,调节寄生单元与机载电小短波天线A之间的耦合,在调节d的同时,用电磁仿真软件HFSS监控馈电端口处天线特性阻抗,当整个频带范围内电抗值零点随d变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莉,秦涛,杨沛斌,杨崇刚,张昆,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