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圆桶状物件的除尘抛光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85981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1 01: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圆桶状物件的除尘抛光机,包括机体,机体前部设置有抛光室,抛光室中设置有与动力机构传动连接的夹具,所述夹具与圆桶状物件配合连接固定,所述动力机构在驱动夹具转动的同时能够带动圆桶状物件沿其圆周面方向转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圆桶状物件的除尘抛光机,其结构简单,对操作员的操作水平要求较低,且对圆桶状物件具有更好的打磨、抛光效果。

Dedusting and polishing machine for barrel like objec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圆桶状物件的除尘抛光机
本技术涉及了一种用于圆桶状物件的除尘抛光机。
技术介绍
除尘抛光机是用于对物件进行打磨、抛光的设备,其原理是利用转动的砂轮或者砂带对物体进行打磨、抛光,并通过流动的液体将打磨、抛光时产生粉尘带走,而后将粉尘从液体中进行分离,使液体能够被循环使用。传统的除尘抛光机对圆桶状的物件打磨效果较差,对操作员的操作水平有一定的要求,容易使打磨出来的圆桶轮廓不规整。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圆桶状物件的除尘抛光机,其结构简单,对操作员的操作水平要求较低,且对圆桶状物件具有更好的打磨、抛光效果。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圆桶状物件的除尘抛光机,包括机体,机体前部设置有抛光室,抛光室中设置有与动力机构传动连接的夹具,所述夹具与圆桶状物件配合连接固定,所述动力机构在驱动夹具转动的同时能够带动圆桶状物件沿其圆周面方向转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夹具与圆桶状物件配合连接固定,通过动力机构驱动夹具转动,从而能够带动圆桶状物件沿其圆周面方向转动,操作人员仅需要将砂纸或者抛光布等抛光打磨件紧贴圆桶状物件的圆周面,圆桶状物件在转动的同时便能够完成打磨、抛光工作,操作非常简单,且打磨出来的圆桶轮廓更为规整,具有更好的打磨、抛光效果。进一步地,所述抛光室后方设置有动力室,所述动力机构设置在动力室中,动力室和抛光室之间通过一隔板进行隔离,所述隔板对应抛光室的上方位置设置有出水口,所述隔板对应抛光室的下方位置则设置有入水口,入水口和出水口之间连接有液体循环机构。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带来的效果是:隔板的设置能够防止液体和粉尘进入到动力室内,提高动力机构的使用寿命。液体从出水口流出并沿着内壁下流的同时能够对打磨、抛光时的粉尘进行吸附,并将其沿入水口带入到液体循环机构中,液体循环机构能够将粉尘从液体中进行分离,使液体能够被循环使用。进一步地,所述动力机构包括有电机、转轴,转轴转动架设在动力室的内壁处,转轴后端与电机的输出轴传动连接,转轴前端穿过隔板后与夹具后端相连接。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带来的效果是:转轴转动架设在动力室的内壁处,保证其转动方向的稳定,使其不容易出现晃动。电机输出轴可通过皮带、皮带轮或是链条、齿轮的方式驱动转轴转动,结构简单,易于实施。进一步地,所述夹具与圆桶状物件以套接方式连接,夹具其与圆桶状物件的套接处设置有吸附口,所述转轴包括有与夹具吸附口相连通的内孔,所述转轴后端连接有抽吸泵。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带来的效果是:夹具与圆桶状物件以套接方式连接,抽吸泵能够将夹具和圆桶状物件套接处的空气依次沿着吸附口、内孔抽出,使其形成真空吸附,从而能够将圆桶状物件稳定吸附、固定在夹具上。此外,抽吸泵也可以通过反转产生气流,气流依次沿着内孔、吸附口吹出,从而能够将圆桶状物件从夹具上推出,便于对圆桶状物件进行更换。进一步地,所述夹具与圆桶状物件的内圆周壁或外圆周壁配合套接。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带来的效果是:在与圆桶状物件的内圆周壁配合套接时,可方便对圆桶状物件的外圆周壁进行打磨、抛光;在与圆桶状物件的外圆周壁配合套接时,可方便对圆桶状物件的内圆周壁进行打磨、抛光。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动力机构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夹具在与圆桶状物件的内圆周壁配合套接时的原理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夹具在与圆桶状物件的外圆周壁配合套接时的原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用于圆桶状物件的除尘抛光机的实施例如图1至5所示:包括机体1,机体1前部设置有抛光室11,抛光室11中设置有与动力机构传动连接的夹具2,所述夹具2与圆桶状物件配合连接固定,所述动力机构在驱动夹具2转动的同时能够带动圆桶状物件沿其圆周面方向转动,圆桶状物件在转动的同时通过将砂纸、抛光布等打磨件紧贴其圆周面便能够方便地对齐进行打磨、抛光。机体1于抛光室11上方位置设置有照明灯14。所述抛光室11后方设置有动力室12,所述动力机构设置在动力室12中,动力室12和抛光室11之间通过一隔板13进行隔离,所述隔板13对应抛光室11的上方位置设置有出水口131,所述隔板13对应抛光室11的下方位置则设置有入水口132,入水口132和出水口131之间连接有液体循环机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入水口132的下边缘呈齿状,使液体能够均匀地覆盖隔板13表面流下,所述液体循环机构包括设置在机体1内部的液体混合室31、过滤室32,携带有粉尘的液体能够沿入水口132流入到液体混合室31中,液体混合室31连接有风机33,风机33运转时利用负压能够使粉尘和液体充分混合,防止粉尘飘散,过滤室32则通过滤网对混合的液体进行固液分离,分离粉尘后的液体经过水泵的输送重新沿入水口132流出,达到液体循环使用的功能。所述抛光室11包括有围绕设置在隔板13周围的罩板111。所述动力机构包括有电机41、转轴42,转轴42转动架设在动力室12的内壁处,本实施例中转轴42是通过两个转轴支承架43进行架设,转轴支承架43和转轴42之间连接有轴承,转轴42后端与电机41的输出轴传动连接,在本实施例中,转轴42后端与电机41的输出轴之间通过皮带44和皮带轮45的方式进行传动连接,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以采用齿轮和齿条的方式,转轴42前端穿过隔板13后与夹具2后端相连接,转轴42前端和夹具2后端可通过螺丝锁紧连接,以便于拆卸,由于隔板13表面流有液体,为了防止液体进入到动力室12中,转轴42与隔板13穿设处经过防水处理,例如在连接处设置密封环。所述夹具2与圆桶状物件以套接方式连接,夹具2其与圆桶状物件的套接处设置有吸附口21,所述转轴42包括有与夹具2吸附口21相连通的内孔421,所述转轴42后端连接有抽吸泵5,在本实施例中抽吸泵5与动力室12内壁相对固定,抽吸泵5与转轴42之间转动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抽吸泵5采用三项气泵,其在正转时能够将夹具2和圆桶状物件套接处的空气依次沿着吸附口21、内孔421抽出,使其形成真空吸附,从而能够将圆桶状物件稳定吸附、固定在夹具2上。此外,抽吸泵5也可以通过反转产生气流,气流依次沿着内孔421、吸附口21吹出,从而能够将圆桶状物件从夹具2上推出,便于对圆桶状物件进行更换。本技术中所述夹具2与圆桶状物件以套接方式连接包括两种情况,其中一种如图4所示,夹具2与圆桶状物件6的内圆周壁配合套接,即夹具2具有与圆桶状物件6配合套接的插入部22,所述吸附口21设置在插入部22的端部221处,圆桶状物件6与夹具2套接时,其外圆周壁裸露在外,以便于对其外周壁进行打磨抛光。第二种如图5所示,夹具2与圆桶状物件6的外圆周壁配合套接,即夹具2具有与圆桶状物件6配合套接的凹口23,圆桶状物件6套接在凹口23内时,其开口朝外侧方向设置,以便于对其内周壁进行打磨抛光。以上实施例,只是本技术优选地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圆桶状物件的除尘抛光机,包括机体,其特征在于:机体前部设置有抛光室,抛光室中设置有与动力机构传动连接的夹具,所述夹具与圆桶状物件配合连接固定,所述动力机构在驱动夹具转动的同时能够带动圆桶状物件沿其圆周面方向转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圆桶状物件的除尘抛光机,包括机体,其特征在于:机体前部设置有抛光室,抛光室中设置有与动力机构传动连接的夹具,所述夹具与圆桶状物件配合连接固定,所述动力机构在驱动夹具转动的同时能够带动圆桶状物件沿其圆周面方向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用于圆桶状物件的除尘抛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抛光室后方设置有动力室,所述动力机构设置在动力室中,动力室和抛光室之间通过一隔板进行隔离,所述隔板对应抛光室的上方位置设置有出水口,所述隔板对应抛光室的下方位置则设置有入水口,入水口和出水口之间连接有液体循环机构。


3.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建强
申请(专利权)人:嘉兴洁尘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温州分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