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剪叉式举升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51455 阅读:10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7 18: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剪叉式举升机构,涉及清洁装置技术领域,用于举升储料箱,包括机架;主动臂的底端与机架铰连接;每个副举升臂与主动臂叉式铰连接,副举升臂的底端与机架滑动设置;举升油缸的底端与机架铰连接、顶端与主动臂铰连接;每个举升架与对应的副举升臂的顶端铰连接,每个举升架与对应的主动臂滑动设置;连接杆A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两举升架,连接杆A与储料箱铰接;翻斗油缸的一端与连接杆铰接、另一端与储料箱铰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储料箱可以在任意举升高度范围内倾翻及回收,储料箱举升下落过程中不会产生前后方向的移动,不会带来重心前后或左右方向的移动,可避免车辆在卸料过程中倾翻,安全性及工况适应性大大增强。

A scissor type lifting mechanis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剪叉式举升机构
本技术涉及清洁装置
,特别是一种剪叉式举升机构。
技术介绍
垃圾车是用于市政环卫运送各种生活垃圾的车辆,垃圾箱的倾倒方式主要以人工为主,现在一般存在如下三种情况,其一:储料箱直接固定在车架上,不具有倾倒及举升功能,只能人工卸料,缺点是费时费力。其二:储料箱铰接在车架上,可以倾翻卸料,无法举升。缺点是无法举高卸料,物料可能需要二次转移,费时费力。其三:储料箱铰接在车架上,举升时同时卸料,只能在最高位置完成最大卸料角动作,缺点是不能在最低位置卸料,举升过程中物料容易撒漏,最高位置卸料重心高有倾翻车辆危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储料箱平稳举升以及倾翻卸料独立动作的技术问题,设计了一种剪叉式举升机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剪叉式举升机构,用于举升储料箱,包括机架,还包括:一对主动臂,所述主动臂的底端与所述机架铰连接;一对副举升臂,每个所述副举升臂与所述主动臂叉式铰连接,所述副举升臂的底端与所述机架滑动设置;举升油缸,所述举升油缸的底端与所述机架铰连接、顶端与所述主动臂铰连接;一对举升架,每个所述举升架与对应的所述副举升臂的顶端铰连接,每个所述举升架与对应的所述主动臂滑动设置;连接杆A,所述连接杆A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两举升架,所述连接杆A与所述储料箱铰接;连接杆B,所述连接杆B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两举升架;以及翻斗油缸,所述翻斗油缸的一端与所述连接杆铰接、另一端与所述储料箱铰接。进一步的,所述主动臂与机架通过销轴A铰连接。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杆A与储料箱通过销轴B铰接进一步的,所述举升架的侧面设有滑道,所述主动臂的顶端固定连接滚动轴承,所述滚动轴承滚动设置在举升架的滑道内。进一步的,所述机架的侧面设有滑道,所述副举升臂的底端固定连接滚动轴承,所述滚动轴承滚动设置在机架的滑道内。进一步的,所述举升架的侧面设有滑道,所述主动臂的顶端旋转连接滑块,所述滑块滑动设轴承滚动设置在举升架滑道内。进一步的,所述机架的侧面设有滑道,所述副举升臂的底端旋转连接滑块,所述滑块滑动设置在机架的滑道内。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储料箱可以在任意举升高度范围内倾翻及回收,储料箱举升下落过程中不会产生前后方向的移动,不会带来重心前后或左右方向的移动,可避免车辆在卸料过程中倾翻,安全性及工况适应性大大增强。具体的,储料箱能够在任意位置卸料,满载情况下,储料箱能够在最低位置卸料,保证整机不会倾翻;也能够在最高位置卸料,保证倾倒高度,避免二次垃圾转移,提升作业效率,并且在最低位置清洗储料箱更加便利,避免高位冲洗撒漏及飞溅。单倾翻油缸底置式设计,减少空间占用,降低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本申请举升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以上各图中,1、储料箱;2、机架;3、主动臂;4、副举升臂;5、举升油缸;6、举升架;7、连接杆A;8、连接杆B;9、翻斗油缸;10、销轴A;11、销轴B。具体实施方式为更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为达成预定技术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下:一种剪叉式举升机构,用于举升储料箱1,如图1所示,包括机架2,一对主动臂3,一对副举升臂4,一对举升油缸5,一对举升架6,连接杆A7,连接杆B8和翻斗油缸9。主动臂3的底端与机架2铰连接,具体的,主动臂3与机架2通过销轴A10铰连接。每个副举升臂4与主动臂3叉式铰连接,副举升臂4的底端与机架2滑动设置,举升油缸5的底端与机架2铰连接、举升油缸5的顶端与主动臂3铰连接。当举升油缸5伸长或者收缩时,主动臂3与副举升臂4则会产生相对旋转的运动,副举升臂4的底端会在机架2内滑动。每个举升架6与对应的副举升臂4的顶端铰连接,每个举升架6与对应的主动臂3滑动设置。在上述结构的限位作用下,举升架6始终与地面保持平行上下移动。连接杆A7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两举升架6,连接杆B8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两举升架6。连接杆A7与储料箱1通过销轴B11铰接,翻斗油缸9的一端与连接杆铰接、另一端与储料箱1铰接。当翻斗油缸9伸长时,储料箱1则会绕着连接杆A7旋转,从而实现储料箱1的翻转动作。关于上述每个举升架6与对应的主动臂3滑动设置以及副举升臂4的底端与机架2滑动设置,本申请提供了两种方案,其一:机架2的侧面设有滑道,副举升臂4的底端固定连接滚动轴承,即副举升臂4与滚动轴承的内圈固定连接,滚动轴承的外圈滚动设置在机架2的滑道内。同理,举升架6的侧面设有滑道,主动臂3的顶端固定连接滚动轴承,滚动轴承滚动设置在举升架6的滑道内。其二:举升架6的侧面设有滑道,主动臂3的顶端旋转连接滑块,滑块滑动设置在举升架6的滑道内。机架2的侧面设有滑道,副举升臂4的底端旋转连接滑块,滑块滑动设置在机架2的滑道内,滑块在机架2内滑动的时候,滑块会与主动臂3产生一定的旋转运动。举升动作:举升油缸5大腔进油,缸杆伸长带动主动臂3一端绕销轴A10旋转,一端在举升架6的滑道内滑动;同时举升架6被带动同步动作,保证连接杆A7和连接杆B8只做上下竖直举升动作。倾翻动作:翻斗油缸9的大腔进油推动缸杆伸长,带动储料箱1绕销轴B11旋转,从而完成倾翻动作。储料箱下落及回收动作与上述动作顺序相反。以上参考了优选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描述,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限制于此,在不脱离本技术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其进行各种改进并且可以用等效物替换其中的部件,只要不存在结构冲突,各个实施例中所提到的各项技术特征均可以任意方式组合起来,且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因此,任何落入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方案均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剪叉式举升机构,用于举升储料箱(1),包括机架(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n一对主动臂(3),所述主动臂(3)的底端与所述机架(2)铰连接;/n一对副举升臂(4),每个所述副举升臂(4)与所述主动臂(3)叉式铰连接,所述副举升臂(4)的底端与所述机架(2)滑动设置;/n举升油缸(5),所述举升油缸(5)的底端与所述机架(2)铰连接、顶端与所述主动臂(3)铰连接;/n一对举升架(6),每个所述举升架(6)与对应的所述副举升臂(4)的顶端铰连接,每个所述举升架(6)与对应的所述主动臂(3)滑动设置;/n连接杆A(7),所述连接杆A(7)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两举升架(6),所述连接杆A(7)与所述储料箱(1)铰接;/n连接杆B(8),所述连接杆B(8)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两举升架(6);以及/n翻斗油缸(9),所述翻斗油缸(9)的一端与所述连接杆铰接、另一端与所述储料箱(1)铰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剪叉式举升机构,用于举升储料箱(1),包括机架(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一对主动臂(3),所述主动臂(3)的底端与所述机架(2)铰连接;
一对副举升臂(4),每个所述副举升臂(4)与所述主动臂(3)叉式铰连接,所述副举升臂(4)的底端与所述机架(2)滑动设置;
举升油缸(5),所述举升油缸(5)的底端与所述机架(2)铰连接、顶端与所述主动臂(3)铰连接;
一对举升架(6),每个所述举升架(6)与对应的所述副举升臂(4)的顶端铰连接,每个所述举升架(6)与对应的所述主动臂(3)滑动设置;
连接杆A(7),所述连接杆A(7)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两举升架(6),所述连接杆A(7)与所述储料箱(1)铰接;
连接杆B(8),所述连接杆B(8)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两举升架(6);以及
翻斗油缸(9),所述翻斗油缸(9)的一端与所述连接杆铰接、另一端与所述储料箱(1)铰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剪叉式举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臂(3)与机架(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金鸿赵新伟张运伟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同辉汽车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