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钢线加工领域,公开了一种钢线氧化层打磨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钢线直径发生变化时,有些钢线的氧化层无法被打磨到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打磨装置包括打磨机构,打磨机构包括打磨件,钢线置于打磨件之间进行打磨,打磨件包括第一打磨轮、第二打磨轮、限位轮,第一打磨轮、第二打磨轮处于同一高度,限位轮位于第一打磨轮、第二打磨轮上侧,限位轮向下抵紧钢线,限位轮一面转动连接有滑板,滑板两侧与安装条插接,滑板跟随限位轮竖直运动,滑板使得限位轮上下移动,从而适应钢线的直径变化,进而对钢线的表面打磨地更加完善,提高成型的钢绞线质量。
A grinding device for oxide layer of steel wi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线氧化层打磨装置
本技术涉及钢线加工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钢线氧化层打磨装置。
技术介绍
钢线在成型过程中表面会出现一层氧化层,再次对钢线进行加工时氧化层会影响后续操作的进行。参照图8,现有技术中钢线打磨装置包括支撑机构1,支撑机构1置于地面用于支撑整个装置,打磨装置还包括有打磨机构3,打磨机构3包括第一打磨轮311、第二打磨轮312,第一打磨轮311与第二打磨轮312之间夹持挤压钢线,进而对钢线达到打磨效果。现有技术中,钢线的校直装置使用两个打磨轮夹持钢线,从而对钢线进行打磨,采用这种打磨方式,当钢线直径发生变化时,由于两个打磨轮之间的距离固定,夹持力度固定,使得直径较小的钢线上下侧无法与打磨轮完全抵紧,降低了打磨效果,影响了后续钢绞线的成型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钢线氧化层打磨装置,可以根据钢线直径不同自动调节夹持钢线的轮之间距离,进而提高钢线的打磨质量,进而提高制成的钢绞线质量。本技术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钢线氧化层打磨装置,包括打磨机构,所述打磨机构包括打磨件,钢线置于打磨件之间进行打磨,所述打磨件包括第一打磨轮、第二打磨轮、限位轮,所述第一打磨轮、第二打磨轮处于同一高度,所述限位轮位于第一打磨轮、第二打磨轮上侧,所述限位轮向下抵紧钢线,所述限位轮一面转动连接有滑板,所述滑板两侧与安装条插接,所述滑板跟随限位轮竖直运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打磨件中的限位轮一侧固定滑板,滑板被限制只进行竖直运动,使得限位轮被限制为只进行上下移动,令限位轮与上抵压轮、下抵压轮抵紧钢线,当钢线在驱动机构的带动下高速移动时,限位轮可根据钢线的运动速度进行上下移动,从而使得限位轮始终抵紧钢线,从而大多数钢线上的氧化层被打磨掉。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滑板上侧抵接设有限制滑板上下位置的调位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调位件对滑板以及限位轮高度进行调整,以适应不同的钢线并调节限位轮的张紧程度,且滑板上侧与调位件抵接,使得调位件被固定后不会影响限位轮的上下移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滑板下侧固定有挡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滑板下侧固定挡块,由于滑板上侧未被固定,挡块的存在对限位轮进行限位,防止钢线移动过慢时,限位轮过重向下移动过多,导致钢线弯曲严重无法恢复。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滑板两侧设有竖直的限位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借助限位槽对滑板的移动轨迹及范围进行限制。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滑板的重量大于限位轮的重量。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止限位轮过重向远离滑板的方向拉动滑板,使得限位轮呈倾斜状影响转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打磨机构前端设有拉直机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钢线打磨之前进行拉直,钢线变直之后上下振动幅度减小,使得钢线打磨起来更加方便。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拉直机构前端设有限制钢线振动幅度的限位组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拉直之前对钢线进行限位,减小钢线上下振动的幅度,使得后续操作更加方便。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限位组件包括限位环,所述限位环套接于钢线外侧,所述限位环两侧设有带动限位环上下移动的弹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限位环上设置带动限位环上下移动的弹簧,使得钢线被限制于限位组件内侧之后,若钢线振动幅度依然很大,可利用弹簧带动限位环上下跳动以适应钢线的振动。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将打磨件中的限位轮一侧固定滑板,滑板被限制在限位槽中进行竖直运动,使得限位轮被限制为只进行上下移动,令限位轮与上抵压轮、下抵压轮抵紧钢线,当钢线在驱动机构的带动下高速移动时,限位轮可根据钢线的运动速度进行上下移动,从而使得限位轮始终抵紧钢线,从而大多数钢线上的氧化层被打磨掉;2.在滑板下侧固定挡块,由于滑板上侧未被固定,挡块的存在对限位轮进行限位,防止钢线移动过慢时,限位轮过重向下移动过多,导致钢线弯曲严重无法恢复;3.在拉直之前对钢线进行限位,减小钢线上下振动的幅度,使得后续操作更加方便,在限位环上设置带动限位环上下移动的弹簧,使得钢线被限制于限位组件内侧之后,若钢线振动幅度依然很大,可利用弹簧带动限位环上下跳动以适应钢线的振动。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一中打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一;图2是实施例一中打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二;图3是图2中在A处体现固定块形状的局部放大图;图4是打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限位轮与调整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6实施例二中体现限位组件位置的示意图;图7实施例二中限位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现有技术中打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支撑机构;11、支撑组件;111、容尘箱;1111、盖体;1112、空腔;1113;固定块;112、支撑杆;113、安装箱;1131、安装板;12、限位组件;121、安装块;122、连接杆;123、限位杆;124、限位环;1241、限位块;1241-1、贯穿孔;125、弹簧;126、滑动杆;1261、滑杆头;2、拉直机构;21、上抵压轮;211、上抵压槽;22、下抵压轮;221、下抵压槽;3、打磨机构;31、打磨件;311、第一打磨轮;3111、第一打磨槽;312、第二打磨轮;3121、第二打磨槽;313、限位轮;3131、容置槽;32、调整组件;321、安装条;3211、限位槽;322、抵接块;323、滑板;324、挡块;325、支撑架;3251、连接板;326、调位件;3261、螺杆;3262、螺母;4、打磨辊。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一:参照图1,一种钢线氧化层打磨装置包括,支撑整个装置的支撑机构1,支撑机构1内侧设有将钢线拉直的拉直机构2以及对钢线表面氧化层进行打磨的打磨机构3,钢线在整个过程中首先经过拉直机构2进行拉直,然后通过打磨机构3对表面进行打磨处理。支撑机构1包括支撑组件11,支撑组件11包括置于地面的容尘箱111。容尘箱111的形状为长方体,容尘箱111内部为中空的空腔1112,且空腔1112上侧敞口。容尘箱111一边缘的上侧固定有安装箱113,安装箱113沿容尘箱111的长度方向设置,安装箱113的形状为长方体。安装箱113一侧的边缘位置固定有安装板1131,且安装板1131沿安装箱113长度方向向远离安装箱113的方向延伸设置。容尘箱111远离安装箱113的一侧上边缘位置铰接有盖体1111,盖体1111可在竖直方向进行旋转,且盖体1111远离容尘箱111的一侧可转动至与安装板1131搭接。参照图2、图3,容尘箱111设有盖体1111一侧的内侧壁固定有固定块1113,且固定块1113位于容尘箱111侧壁上边缘的中间位置。容尘箱111与安装箱11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钢线氧化层打磨装置,包括打磨机构(3),所述打磨机构(3)包括打磨件(31),钢线置于打磨件(31)之间进行打磨,其特征在于,所述打磨件(31)包括第一打磨轮(311)、第二打磨轮(312)、限位轮(313),所述第一打磨轮(311)、第二打磨轮(312)处于同一高度,所述限位轮(313)位于第一打磨轮(311)、第二打磨轮(312)上侧,所述限位轮(313)向下抵紧钢线,所述限位轮(313)一面转动连接有滑板(323),所述滑板(323)两侧与安装条(321)插接,所述滑板(323)跟随限位轮(313)竖直运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线氧化层打磨装置,包括打磨机构(3),所述打磨机构(3)包括打磨件(31),钢线置于打磨件(31)之间进行打磨,其特征在于,所述打磨件(31)包括第一打磨轮(311)、第二打磨轮(312)、限位轮(313),所述第一打磨轮(311)、第二打磨轮(312)处于同一高度,所述限位轮(313)位于第一打磨轮(311)、第二打磨轮(312)上侧,所述限位轮(313)向下抵紧钢线,所述限位轮(313)一面转动连接有滑板(323),所述滑板(323)两侧与安装条(321)插接,所述滑板(323)跟随限位轮(313)竖直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线氧化层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板(323)上侧抵接设有限制滑板(323)上下位置的调位件(32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线氧化层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板(323)下侧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泽双,
申请(专利权)人:唐山华冶钢管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